? ? ? ? ?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風好,則族風好、民風好、國風好。家風是融化在我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淀在我們骨髓里的品格,是我們立世做人的風范,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格調,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而這一切又有賴于一個家庭的“基本法”——家規。
? ? ? ?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雖然沒有正兒八經的家規條例,但一家之言的訓誡卻如影隨形的伴我成長著,生活中處處都有著它的身影。
? ? ? ? 幼時,我們都是一群不諳世事的孩子,調皮搗蛋是我們的天性。那時我和妹妹雖是一母同胞,卻勢如水火。在我眼里,總覺得父母偏心,自己好像是撿來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得先讓著妹妹,就連新衣服妹妹也比我多得多。全家的目光似乎都在圍著妹妹轉。這讓我感到很傷心,好像自己被拋棄了,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所以我常常惹是生非:以逗妹妹哭鬧為樂,讓媽媽知道我的存在;以剪舊衣服為趣,讓媽媽買新的;吃飯以拖拉浪費為主,讓媽媽不厭其煩的嘮叨。
? ? ? ? 我的小心思,很快就被爸爸看透了,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夕陽下,我們大手牽小手,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爸爸邊走邊說:“我們元元一直最懂事、最乖巧,是最愛爸爸媽媽的,最近怎么常常惹媽媽生氣呢?”
? ? ? ? 爸爸專注地看著我,看得我有點兒心虛,我的小心思似乎被看透了,我突然也意識到自己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倔強的我不愿承認錯誤,我也眨巴著眼睛望著爸爸,爸爸接著說:“我給你講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吧!”我點了點頭,當時我雖然不知道爸爸的用意,但是當爸爸講完后,我覺得我應該向故事中的孔融學習,做一個懂得謙讓的孩子。
? ? ? ? 接著爸爸指著還在田里播種的渾身臟兮兮的叔叔,對我說:“你看這么熱的天,這么晚了叔叔還在勞作,你知道為什么嗎?”我搖了搖頭。“因為不勞動,我們就沒有吃的、穿的、用的;你穿的新衣服,吃的飯都是爸爸媽媽用汗水換來的。所以,孩子不要再糟蹋糧食,亂剪衣服了,知道嗎?”我看著爸爸,鄭重地點了點頭,爸爸欣慰地笑了,自言自語地說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話我雖然聽不懂,但是我卻牢牢記住了這句話。
? ? ? ? 讀大學的時候,我開始慢慢地懂得為人處世,明辨是非。也漸漸地萌生了愛美之心、攀比之意。看著很多同學都有一技之長,頓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于是和家人商量,本來覺得藝多不壓身,爸爸卻說:“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藝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直記著爸爸的一席話,所以大學五年,我除了鍛煉自己的能力之余,心無旁騖的學了五年的聲樂。從一個門外漢,到現在可以游刃有余的指點一二。
? ? ? 參加工作后,我在一所偏僻的農村小學教書。鄉村的節奏是一支慢悠悠的小曲,容易讓人沉醉。爸爸看得比我多,想得比我遠,在我即將上任之際,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在與人交往當中,難免禍從口出,你應常思己過,莫論人非;在工作中,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我謹記著,慎行著。我的生活因此簡單、充實而又快樂!
? ? ? ? 當我找到自己的歸宿,即將離開養育我的爸爸媽媽時,雖有些舍不得,卻被即將到來的幸福填滿了心房。媽媽牽著我的手,十分不舍;爸爸卻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情,用低沉的嗓音對我說:“孩子,婚姻如茶,平淡是真,簡單是福,妻賢夫禍少,家和萬事興。”
? ? ? ? 直到現在我有了孩子,才知道一個人成長的不易。回想這一路走來,人生路上的每個岔路口,都有著爸爸的金玉良言伴我成長。現在,我雖然只是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但是我覺得我生活得很幸福。這得感恩我的父母,感謝他們把我教導得如此好,沒有好逸惡勞、好高騖遠的想法,只有一路向陽、積極進取的行動。
? ? ?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如若每個家庭,每個家長都有這樣一份拳拳愛子心,注重家規家訓,注重家風的培養,我們的社會將會多么和諧,我們的生活將會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