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爭霸初期,提到武力值爆表,所向披靡的虎狼將軍,你會首先想到呂布。那么具體來說,他究竟有多厲害呢?
第五回,諸侯虎牢關討伐董卓,董卓義子呂布出戰,生生逼退了八路大軍,方天畫戟傍身,駕赤兔馬如馭龍,令人還未回過神來備戰,就被一戟刺于馬下。最后三英戰呂布,劉備,關羽,張飛同時與布酣戰百余回合,尚不能分出勝負。
第十二回,曹操在濮陽城內被呂布所困,若非掩面用計逃走,只怕不是被布生擒就是被大火燒死。即便后來曹操用詐困住呂布,也需要許褚,韋典這樣的六員大將才能招架住他。
人人都知呂布勇猛,蝦兵蟹將無不畏懼,呂布曾用箭射中百步外的畫戟小枝,而硬讓袁術和劉備相互罷兵,平息了一場紛戰。有呂布在的地方一直都是令曹操傷腦筋的硬骨頭所在,明著拉攏暗著抽薪,煞費苦心。“冢中枯骨”的袁術沒把握啃掉呂布這硬骨頭,就想方設法的用“疏不間親”之故和呂布攀親家以讓布成為自己攻打劉備的前鋒。
在東漢末年,虎狼將軍呂布便是那些有家底有勢力的諸侯所爭取,利用,又畏懼的存在。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還有那近百斤重的方天畫戟,最好的裝備集于一身,可以想象,這樣一位戰將在戰場上必定是風光無兩的英武形象。英雄配美人,恰如呂布配貂蟬,不論貂蟬暗中有意或無意,呂布都是那個把她從董卓的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的英雄,再順帶除掉了董卓這個喪心病狂的大禍害。
英雄總和“赤膽忠心”相隨。呂布的確勇猛膽大,別管對方幾倍于自己的軍力,每每戰爭都首當其沖,有義父丁原和董卓在的時候,保鏢呂布必定立于身旁,使其毫發無傷,根本不需要親自出手。
至于忠義,戰亂年代,尤為可貴,呂布亦然,他厭惡不忠不義之人。有投降的逃兵殺了主子,卷了主子的金珠財寶來投獻呂布,布怒,將其誅殺。
他與劉備在奪徐州的戰爭上曾幾次把劉備趕跑,慌忙出逃的劉備哪里有心管自己徐州城內的一家老小,然而,呂布畢竟和一般小人不同, 他心中的戰爭是男人的,成敗不累及親眷,這是他的底線和原則。故而,敗了的劉備,他的一家老小,呂布分毫未犯,并衣食供應,直到劉備接手。
紛爭年代,賢能的人被不斷發掘,并開始擇營站隊;有力量的人,無論能力大小都想分天下一杯羹,有的落草為寇,有的黃巾起義,有的將祖業割據進一步擴大,有的直接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中呂布”更不能例外,他如此所向無敵,當然要趨近更有勢力的團隊,一方小小諸侯怎能滿足他澎湃的雄心呢?于是他首先選擇的是朝廷的重臣丁原,并由此開始了認干爹這個一發不可收拾的方式。
然而丁原這個干爹雖然認了,卻不能令他滿意,或許敏感的他在和丁原對抗董卓大軍的時候發現了,丁原大勢已去,他需要如董卓那般更強的主子,所以隨著李肅一點撥,呂布徹底倒戈到董卓陣營,并輕而易舉的,不帶任何愧疚的提著丁原的項上人頭來見董卓,作為歸順首功。
正面對抗有阻力,那便暗中看準機巧迂回下手,這是省時省力的常用方法,到哪邊都是被人利用的機巧棋子呂布,就這樣一轉陣營,以壯志難舒而殺了丁原,再次認了董卓為義父。義父這個稱謂,在呂布那里早已失去了尊敬的意味,不過是誰能承擔我的雄心和力量,我便成為他的貼身保鏢,“義”一字的意義,早已不復存在。
不知董卓在看到丁原人頭的時候是否有點危機意識,李肅在薦呂布時,稱他“有勇無謀,見利忘義”,這樣一虎狼,就不怕他會反噬自己?果然,呂布為了一個女人貂蟬,合計殺了董卓,雖然全天下都在叫好,他還會被認為是大義滅親的英雄嗎?當然不會,人們只會暗地里更加忌憚又輕蔑他。
殺了兩任義父的“孤膽英雄”卻被董卓的余黨趕出了天子身旁,從此開始了沒有義父罩著的無家可歸的生活。他并不是真的沒地方住,而是,別人都留不久他,或是不敢留他。呂布先投袁術,袁術怪呂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納;投袁紹,紹納,呂布卻自侍有點戰功傲慢袁紹手下將士,紹欲殺,呂布逃走;后投張邈,張邈利用呂布的勇,讓他去奪曹操的城池。
與曹操在濮陽這一戰,雙方可謂是斗智斗勇,曹操并沒有把有勇無謀的呂布放在眼里,呂布身邊有軍師陳宮,故勇猛的呂布和智謀軍師確實讓曹操吃了幾場敗仗,不過最終結果是曹操勝了,因為呂布自負又不全聽軍師建議。
兵敗的將軍沒臉回到張邈哪里,尋思來去,投奔徐州劉備吧,只有徐州那一塊地方的弱勢劉備一時心軟接受了呂布,沒想到卻是引狼入室,無奈的開始了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一系列計謀戰爭。
呂布被劉備安排在了徐州旁的小沛城屯軍,結果呂布趁著劉備不在,張飛醉酒,深夜奪了徐州城,只把小沛留給了劉備,城主劉備卻成了呂布的階下賓,布把小沛城作為自己的外圍防守,才容下劉備。
呂布雖厭惡不仁不義,自己卻正行不義之事,然而,他并不返觀內視,也并未看到自己的矛盾之處。
奸雄曹操剛剛開始挾天子令諸侯,怎么允許有這樣一枚定時炸彈,還可能被諸侯利用危害到自己呢,于是善用詐的曹操開始處心積慮的想要除掉他。也不甚奇怪,曹操籠絡賢才如饑似渴,每每在戰場上看到敵軍的哪個將士勇猛一些了,就開始暗暗稱奇,想方設法的要收為己用,那么,呂布這樣以一敵百的人物難道他就不動心嗎?
這就是曹操強于董卓等人的地方,了解賢才的他慧眼明心,在魚龍混雜,強弱參差的能人里面,他更看重的是信義忠心,無信義的將士再勇猛也免談,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曹操如此厚待關羽了。
或許呂布比關羽勇猛,可單一個人的力量并不是無懈可擊,白蟻可以噬空千年老樹,就如六員曹操大將同樣可以逼敗呂布一樣,不仁不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令人畏懼互不相容,這樣的力量定不是團結持久作戰所需要的。
曹操不直接迎呂布的鋒芒,而順著呂布的野心,誘導他,先使呂布成為自己的爪牙,又以名利吊著他,暗中又謀合呂布身旁的軍師陳登父子和劉備,釜底抽薪準備除掉他。
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呂布的確是這樣的虎狼形象,而丁原董卓一直在喂飽他,可依舊滿足不了他的野心和欲望,只要足以色利誘之,呂布還是會撇掉舊義,并有可能轉頭反咬恩人一口。曹操卻稱呂布為鷹:鷹,狐兔未息,不敢先飽,饑則為用,飽則飏去。呂布聽到以鷹形容自己還很滿意,并說曹操了解他,實際上,不過是曹操開始利用他的說辭。
內外失心,是呂布失敗的直接原因,在最后下邳城之戰,發現自己被算計的呂布在和曹操劉備的聯合軍對抗中失敗了。不聽軍師陳宮的建議,卻聽信妻妾婦人的安樂短見,成日在下邳城內酒色玩樂,說是要用“以逸待勞”之計疲憊曹軍,結果自欺欺人,發現自己被酒色所傷失去戰斗力時已悔之晚矣。先失赤兔,再失畫戟,最后被自己的將士捆到了曹操面前,至此呂布徹底敗了。
然而,成為階下囚的呂布并沒有灰心,開始故技重施,想要伴隨曹操身旁來定天下,被呂布坑慘的劉備在一旁說道:公不見丁建陽(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當然不許虎狼再翻身。縛虎臨死還在祈求望寬,豈不是太懦!原來戰場英勇并不能論人雄雌,臨危不懼至死不低頭,方是大丈夫!
脫離了義父的后臺勢力,無信義又好利的呂布如墻頭草,哪邊對自己有利,哪邊的當前的勢頭較高,他就奔向那里。可如此強大的定時炸彈,一旦沒有及時準確地拋出去毀滅敵人,便會把自己炸得片甲不留。
如此,誰還能容得下呂布呢?
亂世紛爭,爭為主,義為先,出師有名,這是前提。眾不敵精,正不敵奇,寡謀不敵廟算,勝敗兵家常,一勇難敵眾,占得了守不住不叫成功,視得近又能謀得遠才叫智慧。
最后,定格住呂布最威武的形象吧:三叉束發紫金冠,西川紅錦百花袍,壽面吞頭連環鎧,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