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駝玲
序:做晨讀導圖兩天的大收獲——因為脈絡清晰,發現寫文章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由此可見,寫文章之前 ,做思維導圖是非常必要的。于我而言,這是個欣喜的發現。寫作的路上,自己的一點點體驗和收獲,我想是最珍貴的。
今天剽悍晨讀,給大家分享的書叫《重要的事情說3點》。
聽完,看完,做完導圖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溝通的技術和魅力。
對于我這個不太擅長溝通的人來說, 就是寶貴的一堂課。
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有訓練過任何關于溝通的技巧。說話張口就能解決的事,何必大費周折。根本沒想過對方是否愿意聽,并且聽得懂,如果不愿意聽或者聽不懂那就是對方的事,和說話的人沒啥關系。
現在才明白,只有自己說好了對方才愿意聽;說得簡潔明了,對方才聽得明白;只有花心思說好自己的意愿,對方才能答應自己的請求。
晨讀說,把要傳達的信息概括為3點,僅用這一招,思路會立馬變得非常清晰,因為“3”這個數字便于記憶,3個要點可以穩定地支撐起1個中心思想,語言風格小小的改變,就能大大提高你的溝通效率。
對于這個觀點,我首先是表示新奇,其次便是認同。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交待完他人許多事情,然后著急急忙忙去做別的事,往往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對方追著問剛才說的啥,又或者接到對方打來的電話, 讓你把剛才說的再說一遍。原因只有一個——剛才你叫了半天,結果是家人根本沒聽清楚。這對于急性子的我來說,是個硬傷。
就像我上周送孩子去我媽那,摞下一只包,就撤腿向外跑。邊跑還邊向我媽大聲說,包里有我放的魚肝油記得給她吃,熱了記得給她脫衣服,如果尿濕了我換洗的衣服也帶了(小孩子有時玩忘了,會尿到褲子上)。對了,包里有她平時愛吃的零食,喜歡看的故事書……叭啦叭啦說了一通。
想想真是好笑!換了別人一下交待我這么多事我也不記得。難怪我媽聽得眉頭皺起來了。這得是親外婆才會又打電話來詢問我。
那幾天,早上時間極其寶貴。本來是想著寫個紙條留給我媽的,可孩子一打岔又給忘了。
如果當時我對我媽這樣說,我媽準能一下就記住。
一,吃的喝的全在我包里了,您只要給她喂顆魚肝油。
二,注意冷暖,給她穿脫衣服。
三,她有情緒了,就講講故事書,安撫安撫。
看,多簡單。
所以,只需多多參照今天的導圖,盡早掌握非常受用的三個溝通方法 ,實現溝通目標,每一次溝通就有希望都變成愉快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