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窗外,煙花絢爛,爆竹聲起,喜氣四溢。
? ? 屋內,香氣彌漫,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 此時,除夕夜,我們一家子圍坐在桌子前,盡情享受這份獨屬于年三十的喜情。母親端上了一盤餃子,升起的熱氣中,是這一大家子紅潤的臉。
? ? 而我,卻看向了母親,母親大概也是懂我的意思,也看向了我,我相信,母親與我想到的是同一個人,因為在這歡喜的日子里,唯有我與母親,是與這份熱鬧格格不入的臉色,我與母親不自覺地傾灑出來了一些悲情。這個日子,那個女人,大概也想擁有這份畫面,也想做一頓沁人的餃子吧。
? ?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家中多了一個身影,是一個婦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第一次來家中我當是叫花子,以為母親打發些碎錢,就好了。可后來,我發現我想錯了。那個女人出現在我家中的次數越來越多,而且每次來,母親總要做些飯菜,端在桌子上,我就站在旁邊,看著她狼吞虎咽的吃。
? ? 一開始,女人來時兩手空空,什么都不拿,坐下了,就等我母親的飯菜端上來,期間也不看我,更不要提什么與我說兩句話了。吃完了,唯唯諾諾的向我母親應兩聲就走。而這也正是我樂得看見的,因為她是個叫花子,我覺得她臟,萬一被朋友知道了我與一個叫花子有什么交集,那怕是被他們笑話死,我還怎么見我的朋友們。這事也并不是沒有,我聽一個朋友講過,村中有個收破爛老漢的孩子,大家伙都避而遠之,朋友還特意過來對我交代,千萬不要接近那個孩子,不然大家就都不和我玩了。那個女人也是這樣的人,不,她是叫花子本身。
? ? 后來,來的次數多了,女人手上拿著些東西了,但那些都是些什么東西,有時是一袋方便面,有時是一顆土豆,從始至終,就這兩樣。而我不理解的是,母親將這些東西都接下來,并且連聲謝謝。
? ? 后來,我實在受不了了。就去找了母親,問母親那個女人到底是什么人,可母親閉口不談,我也不好強逼母親說,也就隨它去了。
? ? 那天,母親駕車趕往家的途中,在一處破屋子前停下來。這屋子到底有多破,門前有一片地,稀稀落落的種著些農作物,隱約看見幾顆土豆從干燥的土里露出小半個身子。大致一看,屋頂是茅草頂上蓋著幾片殘瓦,屋子通體是木頭的,撐梁的柱子也像是隨時要斷了一樣。窗子還是幾張紙勉強蓋住了那四方地。門就更不能看了,千瘡百孔。實在很難相信,在這個時代,竟然還有這樣的房子,在這周圍都是朱紅瓦綠的樓房,直聳入云,像是個巨人,低身俯瞰著這殘破不堪的侏儒。
? ? 我拉著母親,問母親這是哪兒,來這里干嘛?母親沒說話,帶著我進去屋子里。
? ? 屋子里,只有里屋和外屋,里屋只有個灶臺,外屋只有個炕。炕上坐著的是那個女人,她看著是我母親和我,忙站起身,一直“嘿嘿”笑著,讓我和母親做炕上,我看著她笑得是那么傻。母親坐下了,我嫌棄臟,就在門口站著,女人看著我不坐,走過來拉著我胳膊,讓我坐下,我一把甩開了她的手,她就還是“嘿嘿”笑,卻沒拉我,手也不知道往哪放,一直在褲子上蹭著。我覺著她笑得有些癡。母親瞪了我一眼,我只好不樂意的坐下了。
? ? 母親和那個女人聊著,我無聊起身進了里屋。我看見了什么,一屋子的餃子,灶臺上,地下都是餃子。
? ? 母親喊我要走了,我與母親出了門,要走的時候,那個女人轉身進了里屋,拿出來一袋方便面,遞給我,我收下了。
? ? 在車上,我有一肚子的話想問母親。沒等我問,母親自己對我說了。
? ? 那個女人,是外地的,嫁了個本地的男人,而且生下了一對兒女。可后來,不知道為了什么,男人帶著孩子走了,走的時候對女人說,幾天就回來了。女人這一等就是十幾年,等到發了瘋。男人沒回來,兒女也沒回來。女人記得兒女愛吃餃子,就每天包餃子,逢人就說,我兒子女兒過幾天就要回來了,他們回來我給他們下餃子吃,他們就會可高興了,后來也不說了,就是每天包一個餃子。餃子都是土豆餡兒,是母親給女人買的土豆籽兒,種在門前的那一方土地上,可沒水怎么可能種出來,母親偷著把土豆埋在那地里。女人就靠著政府每個月給的兩箱子方便面,兩袋子面活著,面都包了餃子,賴以生存的只有那兩箱方便面。
? ? 我聽了,就讓母親停車,我把那袋方便面還回去,本來就沒吃的,怎么還能要這面呢。母親不讓還。母親對我說,她雖然是個瘋子,可好人壞人還是分得清的,這面,對于她來說,是最貴重的東西了,就讓她心里好受一點吧。
? ? 后來,母親還是經常將那女人接在家里吃飯,而那個女人見了我還是“嘿嘿”的笑,可是我覺著我有些苦澀,女人倒有些好看了。
? ? 我長大了,讀書的地方離家遠了,很長一段時間不回家。最后一次見都沒見上。那個女人死了,母親雇人給女人修了一座墳。母親帶我去了女人家里,墳頭就在屋子后面,餃子還在里屋。我將里屋的餃子全都拿出來灑在墳上,磕了三個頭。
? ? 我在母親懷里哭了,我也不知道哭什么。我問母親,這餃子女人一個都沒吃,都給她兒女留著,假如她兒女真回來了,會吃嗎?母親,也是在哭,并沒有回答我。黃土下,埋著的可憐人那么多,這只是其中一個。
? ? 母親過來,摸著我的頭,“今天過年,多吃幾個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