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讀了林夕的《是非疲勞》,其中一篇講了一個很有意味兒的事兒。
林夕在書中提及,自己曾經應某出版社要求,需要預備四五張生活照以備訪問見報。
前來拍照的記者,為了照片刊登時能有很好效果,要求林夕站在一處瀑布旁,用掌心盛著流水,作出很有感受的深思模樣。
可林夕說擺拍并不是真實情感的流露,自己在有旁人的打擾之下,是不可能從水流而念及天地之悠悠的,因而他拒絕了記者的這一提議。
林夕在文章末尾表達了這樣的意思,何必勉強自己做生活的模特兒,而將不真實的自己呈現于報端。
率真灑脫的林夕,選擇活出一個最真實的自己。而不去刻意配合出版方,為了迎合讀者的喜好而刻意改變自己。
這種拒絕做生活的模特兒,而選擇做獨一無二的自己,的確是一種尚佳的生活態度。
02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習慣用他人眼中的自己做標桿,不斷的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試。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種正面的改善,可就怕他人產生了問題,呈現的自己扭曲了,便也跟著越改越差勁兒。
我也常常反思自己,活的過于外在,就如同讓自己活在了別人的眼中,衡量自我的標準或許單薄與干癟,一不小心就會迷失了自己。
而太多的我們,執著于塑造生活的完美,不斷的掩蓋他人目之所及的殘缺與縫隙。
終其一生都在縫縫補補,并不察覺真正的快樂。
在父母師長眼中做乖孩子,一板一眼的循規蹈矩,壓制著自己的頑皮活潑天性,自此獲得了一個與旁人如出一轍的童年記憶。
在不幸婚姻中佯裝幸福,只貪圖旁人一句“夫妻楷模”,把彼此束縛在美好的假象之中,自此便是一生。
03
這段時間是畢業生找工作的熱潮,比我大一歲的哥哥是免費師范生,前段時間直接簽好了工作,也免去了在寒風中奔波勞碌,五點起床就排隊遞交簡歷的辛苦。
周末回家,預料之中,一見面家中的長輩便對我流露出惋惜之情。
提起我當初報考志愿的擰巴,說當今社會工作這么不好找,當初還不如報考一個十拿九穩的專業,畢業直接就工作,安穩度過平生。
人和人的選擇并不相同,雖不知道未來的前景如何,可至少我當初的愿望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想邁出了第一步,便已知道未來是一副預料中的清晰模樣。
我是一個并不安分的人,喜歡未知和刺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生活中變數轉化為可確切把握的東西。
明知與未來路上的苦一定會相逢,可仍愿有一日活出自己的樣子,初心至今未改。
04
前段時間,朋友在朋友圈上傳了一張去西藏的火車票。
照片里,她瘦弱的身子背著鼓鼓的大包,一手拉著巨大的行李,我打趣她,你這是準備去西藏安家嗎?
誰知她回復我說,正有此意,這次就是打算去西藏找工作。
如果我記憶沒有出差錯,這已經是她第二次去西藏了。
第一次旅途結束,之后她一直嚷著自己是要嫁給西藏的女人。并且狂傳西藏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跪拜前行的虔誠信徒和民族服飾的人群。
我一直以為她只是說說而已。畢竟說走就走,讓自己的未來生根在只去過一次的陌生地方,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是未免太唐突也太冒險的決定。
可她還是去了,是那種我學不來的驚人的肆意灑脫。現在時常在朋友圈里能看到她在西藏帶著藏帽的照片,她紅著臉笑的開心。
她不是生活中常見的那種循規蹈矩的女孩,甚至會有人說她有些瘋狂。
可她就是不做生活的模特兒,而要做嫁給西藏的女人。
不做生活的模特兒,不讓把自己的生活在旁人眼中安營扎寨。
05
還記得一則故事。
莊子妻子過世,惠子前去吊唁,卻見莊子竟于墳頭鼓盆而歌。他生氣的指責莊子冷血、不近乎人情,“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而莊子卻答到,妻子逝世,自己固然非常悲傷,可想到了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便也不感到悲傷了。
莊子悼亡妻并不拘泥于形式的傷感,不需要將與妻子遷蝶情深展露于外人,而是在內心傷懷悲切。
這種超脫便也是不做生活的模特兒,不為平衡與滿足他人眼中的自我,而刻意營造一種所謂“理所應當”的世俗大悲傷。
06
當然,我們沒有莊子的灑脫與修為,要想控制七情六欲于心中有數也十分困難。
至少我們可以做到,“與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與現實妥協而不忘突破”。
不要太執著于眼中的自己,貪圖營造一種光鮮亮麗的虛幻,去迎合與取悅他人。
做生活的模特兒,最后華麗麗的擁有別人口中完美的生活,和無數一模一樣的模特兒展覽在櫥窗里,并沒有多么有趣兒。
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在他人眼中安營扎寨,而要探尋一方讓自己心生歡喜的天地,哪怕終其一生,倒也無愧無心。
希望我們能活的內在富饒,而不為刻意迎合。
始終為自己鐘愛的人生遠景而努力,能夠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是薛瘦脫(歡迎點擊關注我)
很開心你能讀到文末~
喜歡記得點贊
愿幸運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