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來了
成長路上與你相伴,是我最大的幸運
今天上午,我去給繪本館的孩子們上禪繞畫的體驗沙龍了,孩子們專注認真的樣子真的超級可愛。
下午和摯友交談甚歡,晚飯后便開始完善近幾天一直在畫的一幅禪繞畫,畫畫的過程中,有很多想法冒出來,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哈。
文末有今天的反思與感悟哦!(請告訴我,你不是看到這句話就翻到了最后)
一天晚上要休息了,閉上眼睛,眼前不知怎地便出現這樣的畫面,覺得很有意思,便想用禪繞畫表現出來。
早上,便畫出了腦中冒出的大體輪廓。
中間的圓好像地面,于是準備畫上地磚
到這一步的時候,不知道何時被水浸染了,筆水暈開。
當我第二天早上看到這樣的景象,我不知道這是如何發生的,因水漬的不期而至,甚至有了扔掉重畫的念頭。
不過,當我靜靜地看著這個畫面——也許我應該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心中冒出這樣的念頭,接下來的思緒便全集中在如何將水漬與畫面融合上。
于是,便用筆先將水漬包裹,并在深淺不同的兩團水漬中間畫上豎線,營造出“天坑”的感覺,最后便有了下面的情境。
當“天坑”出現的時候,那種透視感,讓我小小的自豪了一把——不錯嘛,可以營造出這樣的感覺。
三根天柱將整個空間分隔成四個區域,于是便開始填充這些空間。
好似天地之間的空隙,于是選擇了更多的植物的禪繞元素,大自然,永遠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凈土。
繼續添加植物元素
仍然是植物元素
第三個空間畫了一棵幸福樹,愿天地之間充滿幸福與愛。
第四個空間畫了一個“水紋”,水是生命之源、上善若水、水滴石穿,請自行理解與腦補。
之前一個群里曾有人問,人生有什么意義?
人生本沒有意義,是我們賦予了它意義。
今天上午在做分享的時候,我發現所有的媽媽畫的禪繞畫都是比較小的,有的媽媽的畫面甚至可以用局促來形容,而我們的孩子在構建禪繞畫的框架時,無一例外全都畫了一個非常大的框。
其實,從保證課程進度和效果來看,我對孩子們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她們將紙對折一次后再進行框架的繪制,這樣對于我去把控沙龍的節奏是有好處的。
但是,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不想以犧牲孩子們的自由表現為代價來掌控課堂節奏。
當然,這對我也提出了不少的挑戰,不過我喜歡在這樣的挑戰中成長。
當孩子們展示他們的畫作時,那種畫面的開闊感以及整個畫面呈現出來的包容性,真的讓我眼前一亮。
尤其是孩子們在大大的格子里填充圖案時,那種專注和認真,讓我看的入迷。
專注的孩子真的太可愛,小手握著筆,一筆筆的重復著那樣簡單的圖案,她們的腦袋瓜里在想什么?我真的很好奇。
孩子的眼中沒有那么多的規則與條框,她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沒有邊界的,而我們成人因為有太多的規則和標準反而束縛了自己的手腳。
媽媽們的作品比孩子的作品規整很多,但是卻缺少了那種開闊與靈動。
這真的是需要我們向孩子學習的地方,學習他們的開闊與天馬行空,學習他們的包容與無所畏懼。
課后,有一個6歲的小女孩說“孩子是媽媽的老師”。
雖然都說童言無忌,不過這真的是一句真理。
雙向養育一直說,要想養育孩子,必須先養育自己。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有那么多需要成長的地方,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就是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嗎?”
“養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旅程。”
我相信,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PS:喜歡就分享,支持就點贊。你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快來鼓勵我吧!
我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作者:良耳
山東妹子在北京,北師大教育學碩士畢業,
一直走在兒童早期教育和心靈成長的路上,
現在是雙向養育踐行導師、心理咨詢師、
沙盤咨詢師、禪繞畫分享者、兒童情商指導師
愿意和你分享養育、成長和禪繞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