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是群居動物,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與同族的生活,于是便開始有了交流和溝通,我們發明了屬于我們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當然了,日常使用更多的其實是語言溝通,以至于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句話能讓你事倍功半,但,一句話也能讓你事半功倍。”學會如何好好說話,真的非常地重要。
我們的語言溝通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工作等等方方面面,我們每天都會和愛人、和家人、和朋友、和同事溝通交流,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存在語言溝通,但是,我們也知道,溝通往往不是像計算機程序一樣,我們輸入a,就一定能得到b的結果來反饋給我們,于是我們根本無法真正地做到脫口而出,因為“脫口而出”有時候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徒增很多無謂的麻煩。因為人與人的溝通最復雜的地方在于溝通的雙方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這就造成了我們溝通無法十分準確、刻板地具有標準答案,很多時候我們的溝通往往事與愿違,所以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有些人非常善于溝通,他們總是能侃侃而談,簡單幾句就調動起氣氛,使得整場對話溝通非常順利輕松和有趣,但是也總有人一開口就得罪人,惹人生氣,這就是不會說話的結果。當然,我也不是說我們說話溝通要學什么“心計”之類的,只是想告訴你,學會如何好好說話,真的非常地重要。有的時候,你就是因為不會說話而誤了事。
作為心理學界三巨頭之一阿德勒認為“人生的所有課題皆與人際關系有關,除此再無其他。”阿德勒心理學堪稱研究職場溝通之道的利器。來自日本的企業人力資源顧問小蒼廣先生,作為研究阿德勒多年的成果,他向我們展示了他將阿德勒的思想精髓融入溝通領域,通過4個層面的逐步完善,幫助我們打造完美溝通,使你我的才華不再因溝通問題而被埋沒。
首先就是使用七個小方法來打造理想溝通距離:
1. 不負擔、不介意、不踐踏
2. 不糾結“勝負”,舍棄“縱向關系”
3. 對事,不對人
4. 不審判、懲罰對方
5. 避免感情用事
6. 不怕失敗,也不苛責他人
7. 爭當“獻血者”,不做“吸血鬼”
這樣一來,就能夠使你與溝通對象之間能有一個非常合適的溝通基礎,這樣的交談才會是使雙方都感到舒服和暢快的,而也只有這樣的溝通才能有機會更深入的交流。
接下去就是讓別人尊重你,信任你,只有尊重和信任,才能有好的溝通;當然,在溝通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要做到既不“強加于人”,也不“多管閑事”,在回應他人的要求時,也要做到既不盲目服從,也不刻意回避。小蒼廣先生在他的新書《好好說話:跟阿德勒學溝通》中一一詳細展開,為我們破解如何“好好說話”的秘密。可以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溝通指南,如果你覺得自己一直不會說話,口才不佳,你一定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