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看了標題會想,養貓能和生孩子比?當然是要生孩子啊,人活著總是要結婚、要生孩子、要養育下一代,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自己實現不了也要讓孩子實現!不生孩子怎么證明我在世界上存在過!
真的,是有人這么想的。不管他養沒養過貓,肯定會有人義無反顧的選擇生孩子的。
我養了一只貓,我馬上要結婚了,我現在面臨著是繼續養貓還是準備生孩子的抉擇,我很痛苦。
我的貓,就是我的孩子
我的貓是普通的土貓,它叫玉之丞,小名叫小玉。玉之丞是日劇《貓侍》里那只白貓的名字。
一年多以前我在去吃午飯的路上遇見它,它當時和它的兄弟姐妹們擠在一個小小的筐子里,毛茸茸的一團一團,怯生生的等著領養的人。我一眼就選定了它,頭腦一熱就準備帶它回家。當時我們租住的公寓小小的像學校宿舍一樣,而且公寓規定不可以養貓。但我還是把它放在小小的盒子里,捧回了家。
小玉是一只敏感膽小的貓。它剛到家的時候小的可以藏到鞋子里,我們白天上班,把它藏到洗手間,怕公寓管理員開房間查水電時發現它。下班回家給它沖貓奶粉,喂它吃貓奶糕,把它抱在懷里,使勁看它的眼睛,希望能讀懂它一藍一黃的眼睛里的意思。
養小玉前我和男友沒有一起養過動物。養小玉后,我們一起變成了貓奴。他比我細心,小玉該吃哪種貓糧、用哪種貓砂都是他決定的。他知道很多關于貓的知識,是科學養貓的典范。而我是放任散養派,只是希望能給小玉更大的空間,讓它自由成長。
貓奴的體驗應該都是相似的,貓生病的時候我們一起痛苦,貓開心的時候我們樂的像200斤的孩子。它雖然是我們養的寵物,但我們是都是獨立的個體。我養了它,就相當于是干預了它的人生,跟我生了它沒有區別。如果我中途不養了,這不是拋棄女友的渣男,更是拋棄孩子的沒人性的父母啊。
養貓和生孩子為啥不可兼得
無數醫生、專家都說過,懷孕期間完全可以養貓。但是一切都抵不過父母聽來的一個懷孕期間養貓,結果生出“畸形兒”的例子……
這種時候據理力爭就是引起家庭矛盾……而且確實可能會有風險……
所以這一部分不想細說了。但是因為這個矛盾,讓我想到了更深刻的問題,那就是“為啥要生孩子?”
為啥要生孩子
不是不可兼得的問題,而是更本質的,為啥一定要生孩子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得到了很多答案,但我無法說服自己……
1、為了給父母“玩”
“父母年紀大了,帶帶孩子,享享天倫之樂。”生孩子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那父母為啥會有這種需求呢?是因為別的老頭老太都有孫子孫女玩,“攀比”心理?是因為在子女身上寄予的期望沒有實現,要繼續培養孫輩?是因為有豐厚家產要繼承?
2、是愛的結晶
愛的結晶不一定非得是孩子啊,別的結晶也行啊。
3、養兒防老
現在努力掙錢,老了有各種養老的方式可以選擇。
4、為了生命的延續
因為“別人”生了你,所以你也要生一個“別人”來延續人類……這是身為人的責任感……
5、是一種樂趣
(⊙o⊙)…
為什么要生孩子呢?從“小我”的角度講,茫茫人海中小小的我的基因不延續下去,完全對人類沒有任何影響。但如果所有人都是我這樣的想法的話,人口就會變少,進入老齡化社會,blablabla……
個人不想生,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因為完全不想對另一個生命負責。也有可能是沒有能力負責,無數年輕人覺得自己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只要過完我這一生就好了,我死掉了,世界就消失了。
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己的無能帶來的
寫到這里,其實是梳理了自己的思路。不是貓的問題,也不是生孩子的問題,痛苦是因為自己沒有果斷的解決這些問題。
沒有勇氣說服家長同意繼續養貓,繼而懷疑生孩子的意義……
為什么沒有勇氣?是因為對原生家庭父母權威的恐懼嗎?嗯……以后再想吧。
(最近遇到一些特別不好的事,心情煩躁,沒有辦法構思文章。自由寫作是想擁有的能力,想寫但寫不出來。希望慢慢逼迫自己,希望逐漸好起來。)
21天無戒寫作訓練營,日更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