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更努力一點才是,人是能通過持續的努力獲得進步的。
一、什么是整體理論和漸進理論
整體理論:比如表揚孩子在某某方面很聰明,很有天賦。這樣就切斷了成功與努力的關系,容易讓人把成功與天賦聯系起來,而忽略了努力的作用。
漸進理論:對孩子說你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鼓勵孩子不斷地去學習,去相信成功來源于努力,相信自己能通過努力慢慢變好。
讀書的時候我們就經常看到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里已經把成功歸結于汗水,即我們付出的努力,與成功是成正比的,而非天賦,我們只有努力才會有成功。
在本書中能發現,作者本人非常有天賦,在6歲的時候,偶然經過公園中,發現了自己對象棋的熱愛,從而產生后續一系列事情的發生。興趣是起點,之后持續的行動,才能成功,在書中我們會看到作者很用心去體會如何掌握一門技能,很用心去做。不停的調整自己的狀態,直到顛峰。
說明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努力程度,對結果的影響非常大。
“天才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建立在熱愛、激情、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的。追求卓越的關鍵在于,要堅持充滿活力、長期的學習過程,不再滿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二、走出舒適區,愛上學習
不斷學習一些新的技能,讓自己愛上學習,去挑戰那些蹦起來才能夠得到的目標,不要害怕犯錯誤。
就拿書中的例子來說:有一次作者和一個230磅重的彪形大漢的太極拳推手比賽中,被彪形大漢撞成了右手骨折。一般人對于這種情況的處理辦法是先休養一段時間,等右手骨折好了再接受訓練,但是作者卻沒有休息,使用比較弱的左手開始訓練,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克服情緒帶來的負面作用,心平氣和的接受,再試著將這些為自己所用。
走出舒適區,就是要我們能承受挫折,并從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來改善自己,提升自己。
三、劃小圈,學習要深不要廣
劃小圈:“有效地壓縮技能的外在表現同時又緊緊圍繞技能的內在實質。一段時間之后,廣度就會慢慢縮小而力量則會逐漸增加。”這是書中的原話,用大白話來說劃小圈就是要精減自己的學習目標,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對一個技能要充分學習,直至掌握后,再去學習下一個技能。 不要什么都想想學,什么都想要,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能成為頂尖高手并沒有什么秘訣,而是對基本技能的東西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學得更深一點而不是更廣一點,因為學得更深可以讓我們把潛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極具創造力的部分挖掘出來。
本書作者也是在兩件事情上做得足夠深,下象棋的時候專心鉆研象棋,學習太極拳的時候全心投入進去,而不是什么都想學,結果什么都學不好。
要充分的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然后不斷地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并記住哪些已融會貫通,哪些已遺忘。
成長就是要完全融入某項活動,挖掘自己思維的潛能。不斷地深入拓展,不停的深耕自己所處的領域,通過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新手也能成為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