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內短視頻的火迅速燒到了各個領域。其中,以生活方式類短視頻最為火爆,不論是一條、二更、即刻還是三顧,都受到資本青睞。他們通過優質的內容來獲得粉絲,然后通過電商、品牌廣告等方式變現。
在眾多短視頻平臺爭搶國內優質資源之際,“優游友柚”把目光投向國外,專門引進海外生活方式。
關注日本生活方式
“優游友柚”的定位是一個海外內容生活方式短視頻的生產和分發平臺。這個項目誕生在日本東京,同時在上海也有注冊公司。其三位創始人來自不同的國家,分別是日本、加拿大和中國。郭兮若就是那位中國人,他在日本呆了十年,也是“優游友柚”項目的主要發起者。
“我們把日本優質的資源,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介紹到國內來。”郭兮若把用戶定位在20~40歲,有購買能力的日本文化、商品愛好者。“這個群體在中國接近6000萬人”。
“國內也有不少視頻平臺將目光投向日本,但拍攝難度和成本都較高,進展并不順利。優游友柚擁有日本當地資源優勢,推進起來更快。”郭兮若說。
按郭兮若的描述,“優游友柚”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生產原創短視頻,進行IP孵化;第二階段,做視頻電商;第三階段,成立PGC聯盟,成為日本視頻的國內對接和分發推廣平臺。
“優游友柚”的切入點是旅游和匠人故事。基于此,孵化成兩大IP:柚之行和匠人譜。
日本有47個都道府縣,“柚之行”是基于旅行的短視頻,計劃在一年內走遍每個縣,將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美食、特色民宿等拍攝制作成一個三五分鐘的短視頻。
匠人譜則是通過日本觀光協會、匠人協會等組織,尋訪日本優質的匠人資源,用短視頻講述匠人情懷以及產品背后的故事。關于匠人的選題方向,并沒有很清晰的限定,“首先還是看想不想聽他的故事”。
IP孵化只是“優游友柚”的起點,他們的夢想顯然不止于此。郭兮若更遠的目標是打造日本優質短視頻內容發行平臺,即通過整合日本本地的PGC資源,挑選優質內容,分享到國內來。
“除了富士山,櫻花,大家以后想起日本還可能想到我們。我們是他們了解日本的窗口。”郭兮若說。
“從今年初開始做樣片,圍繞東京周邊,已經拍攝了7個縣。匠人視頻也拍了幾個,內容涵蓋和服、日本刀、榻榻米、玻璃鋼筆等。7月份開始,我們嘗試在國內小范圍測試,在微信、騰訊視頻、新浪這三個渠道分發。目前每段視頻點擊量將近20萬。”郭兮若說。
郭兮若透露,現在正在跟國內較大的新媒體平臺和視頻平臺洽談合作,未來將和第三方公司共同發行和運營推廣。
變現:視頻電商
生活方式類視頻雖然都喜歡講情懷,但作為商業項目,必然還是要逐利的。一條、二更都做定制視頻,也做廣告、導流電商。“優游友柚”也是差不多的變現思路,甚至更加直白地表明要做“視頻電商”。
郭兮若介紹,基于旅游內容的“柚之行”短視頻,考慮的變現方式有二:一是和第三方旅行公司合作定制旅游方案,將拍攝路線開發成獨家出境游旅行路線,幫用戶高定從機票到簽證、地接的定制旅游服務,從中分成;二是在每個縣的視頻拍攝里面,邀請旅游達人或者人氣網紅,用他們的號召力吸引一定數量的粉絲跟隨拍攝旅行團,直接變現。
簡言之,在圖文攻略之外,郭兮若希望通過旅游短視頻影響一部分人的旅行決策,跟隨視頻呈現的線路來旅行。通過視頻渠道去旅行的客戶,“優游友柚”獲得一定分成。
而在匠人視頻方面,其實國內已經有可參照的商業變現模式,即通過短視頻呈現匠人和他的產品,吸引粉絲,形成品牌推廣,然后導入電商,進行產品銷售變現。“優游友柚”更直接,提出要做視頻電商。
“我們每拍一個匠人,希望能盡量拿到他的產品在國內銷售代理權。”郭兮若說。
憑借其在日本PGC資源的獲取能力,“優游友柚”作為一個中間商,和國內流量較高的視頻分發平臺合作,通過優質視頻內容塑造匠人產品品牌。除了線上販賣,線下渠道也在考慮。
目前,優游友柚正在尋求天使投資,資金主要用于視頻拍攝和國內的宣傳推廣。在記者接觸他的兩天內,他已經在國內見了5個投資人。他表示,希望能在今年11月份之前拿到一輪融資,讓項目快速跑起來。
“如果資金如期進來,IP孵化、視頻電商、PGC聯盟,這三個是可以齊頭并進的。”郭曦若說。
郭曦若還有更大的野心。“每個國家都當成一個好的市場來運作。”在他看來,這種模式是可以復制的。日本只是第一站,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存在自己獨特的旅游、匠人等資源,可以做PGC內容聯盟,通過產品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