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門村”,實際上叫做風門村。該村落位于河南省焦作沁陽市郊外,該村始建于嘉慶五年,也就是公元1800年。從1981年開始由于自然條件限制,該村居民陸續遷出,至2007年已無人居住。
2002年,一批“驢友”闖入這里,在村落里進行探險活動。據這批“驢友”陳述:他們在該村落中經歷了一系列靈異事件,由此,風門村被誤傳為“封門村”,連同一系列所謂的靈異事件伴隨著網絡輿論漫天飛。
2014年4月27日,我和我的團隊攜帶一系列裝備和設備奔赴河南省焦作沁陽市,針對風門村進行為期5天的探險和調查,最終以實際記錄情況得出“風門村靈異事件”純屬扯淡的最終結論。以下是我們當時調查的過程和相關記錄信息,以及針對部分所謂的“詭異事件”給出的解答。
2014年4月28日,我們在向導的幫助下順利進入風門村。這里我要特別說一下,進入風門村的路很隱蔽,基本被叢深的雜草所掩蓋,所以如果不是刻意去找的話很難找到。但是根據那群“驢友”的陳述,他們自稱是無意闖入風門村,根據風門村入口處的地形和周圍環境來看,“無意闖入”純屬扯淡。也就是說,他們在撒謊。
進入風門村地界后,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風門村的大概情況。由于我們攜帶了大量的裝備、設備和干糧,因此我們的推進速度比較慢,歷經1個多小時后才到達風門村。村口加上村落內共有3塊看起來年代久遠的石碑,根據石碑上的文字記載,我們大概能了解到該村落在嘉慶年間就已經存在,可以說,風門村是一座真正的古村。
查看完村落的大致情況后,我們從“驢友”所提到的那三座寺廟中選取其中一座尋路而去。在這座寺廟里供奉的是一對身著官裝的男女石雕像,雕像男左女右,顯現威嚴端莊的坐立形態。其左邊為一怒目圓睜的武將,右邊中間端立的是一位文官,文官左為一夜叉,右為一侍女。從石雕的著裝上看,應該屬于宋朝或明代服飾。這對石雕由于年久失修,保護不當,已經看不出石雕的具體面貌。查看寺廟后,我們用無人機對風門村進行了航拍偵測。偵測結果是,這三座寺廟雖在不同地界,但很巧合地相連成一三角形,并且將風門村圍在三角形范圍內。除此之外,并未有任何詭異的地方。
回到村落后,我們查看了那把所謂的太師椅,這把太師椅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厚厚的灰塵已經將其覆蓋。隨后,我們在村落里安置了數個便攜式監控器和一部分紅外攝像機,計劃對村落進行連續3天3夜的監控和實時拍攝。布置好設備后,我們退回到來時的樹林里,找到一個較為開闊并且隱蔽的地帶作為駐守營地。
風門村的夜晚溫差比較大,所以來這里之前我們就事先準備了登山專用的羽絨睡袋和防風登山帳。并且以每兩人為一組值班,每4小時換一班。值班隊員每人都裝備有戈博野外生存刀具或開山刀、求生哨、對講機、專業戶外冷光棒和一把信號槍。第一夜并無什么情況發生。
天亮后,我們再次進入村落,將昨夜拍下的數據取出,更換新的內存和電池。之后再次對風門村進行航拍以及對其周圍環境進行實地踏勘。
第二夜后也無大恙。
第三夜過后,第四天早晨,我們收拾完營地進入風門村,將所有設備回收后打道回府。
5月2日,我們來到沁陽市區一家酒店,將連續三天三夜的拍攝數據和監控數據分組進行查看。除了在第三天晚上拍到一只類似于野貓的動物外一無所獲。
當天下午,我們查閱了大量關于風門村的資料。資料顯示,1972年的軍事地圖上顯示的是“風門村”,該村落雖說自1981年開始陸續有村民遷出,但實際上直到2002年依舊有一些村民還是會回到這里。并且,當地喪葬民俗中有“落葉歸根”的思想,所以也就能解釋為什么那批“驢友”會看到屋子里有逝去的老人的黑白照。
再者,很多農村老人都習慣給自己備上一口棺材,等到自己老去或者親人老去便讓兒女將其遺體放入早已備好的棺材內下葬。所以也就能解釋為什么那群“驢友”會遭遇棺材莫名消失的詭異事件。
最后,我們在風門村的日子里并未偵測到任何不穩定的磁場。我們所攜帶的通訊設備也從未遇到失靈的情況。在進出風門村的過程中也未曾聽聞過任何警告(如果風門村真的有問題,那么我們進入風門村前必定會接收到一些關于不要進入風門村的善意警告。但實際上在我們進入風門村前只有一些當地居民告訴我們要多帶干糧,里面沒有飯吃之類的很正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