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走來向陽而生 ?35

掐指一算,葉秀竹已經在木材廠工作近兩年了,不論陰天下雨還是冰雪寒霜,她都三百天如一日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走了過來。相對于她這樣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農村婦女來說,如果僅僅是工作上的勞累會讓人吃不消的話,那還不算什么,也沒必要當回事。因為疲勞的工作,持續的勞累并不會讓一個人的思想以及精神得以壯大,真正的歷練還要源于現實中的殘酷斗爭。

葉秀竹一個善良溫婉的母親,卻在這兩年的工作中,見識了太多人的生性涼薄和欺詐偽善。當然這些小角色之所以運用一些小手腕小動作無非是想少干些活,被他們少干的這些工作卻又微不足道,但能極大地慰藉他們的內心,更讓他們感到自豪,得以炫耀的是這些小手腕小動作仿佛是驚天之筆,合天地之謀才能孕育出的計策。

悲哀啊!是視野的鄙陋,還是斗爭的狹隘,智慧肯定不會垂青這些宵小。

陳少誠是這家木材廠的會計,他很年輕,大學畢業后就被分配到了這家鄉鎮企業里擔任會計。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洗禮,全國上下都在整合國有大中型企業和鄉鎮小企業,逐步開始企業個體化法人化。陳少誠這些年在木材廠工作中耳濡目染,見證了鄉鎮小企業發展的弊端,透析阻礙企業做大做強的癥結,一直在思考著如何才能大力發展企業經濟,使眼前艱難的生產命脈得以改觀。

但凡是機會都是為有準備的人而生的!這話一點不假。

就在不久前,蘭坡鄉有這樣一條新鮮而又讓人心奮的消息傳出。蘭坡鄉將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著力加強做好鄉鎮企業轉型工作,換句話說,原本屬于公家的廠房可以承包給個人,企業的歸屬權將完全移交給承接法人。這將是這個時代的信號,這個時代的新型經濟體發展的開端。

陳少誠是興奮的、喜悅的,因為他一展身手和抱負的時代即將到來。埋身基層幾載,志氣至今未息,這就是牛人,就是強人。想要有所成就,開辟事業,必須學會承受。陳少誠總算沒有白費心血,目標理想突然間迫近,讓他振奮異常。

木材廠的黨委內部也召開了轉型分析會,面對突如其來的機遇,稍有忽視就會錯失良機,這是歷史的經驗。因此,木材廠黨委研究決定由副廠長牽頭組隊到市里先進的企業進行觀摩學習。

這些大人物的事情,按理說與周孝仁一家毫無瓜葛。可令人嗔目的是,葉秀竹的名字赫然醒目地寫在這次學習隊伍的名單里。這是怎么回事?她可是一字不識啊!也沒見她與哪位領導沾親帶故啊!她除了埋頭干活,也不見她走過誰的后門。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往給葉秀竹小鞋穿的老姐妹們,都沉浸在一種著有趣味的討論中,像是課堂上圍繞一道論證題發表見解的學生們。

她們當然不會理解,因為她們的小手腕小動作是達不到企業法人的領導高度的;葉秀竹也不會想到,因為她從未想過,也根本就不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眼下的她和初來時的她沒有任何改變,只有一個目的,賺錢供孩子們上學讀書。這是她的信念使然,可就是這種執著的信念在天長日久中散發出了醇香,閃爍出了光芒。企業需要這樣的工人,這樣兢兢業業,踏實肯干的人。企業能夠高效有規律地運轉,是離不開這樣能夠讓領導信任放心的工人的。這是品格的優勢,因此,在這沒有平臺的競爭中,葉秀竹勝出了。她勝的是那么輕描淡寫、不費力氣。

其實,葉秀竹的勝出,完全要歸功于陳少誠。是他將她推出來的,是他平日里的留心觀察,發現了葉秀竹。

“哥,我餓了。你餓不?我肚子都叫了好半天了。”說話的是小崇熙

周孝仁下午出去了,到天漸黑,該吃晚飯了,還沒有回來。而葉秀竹已經隨隊去了渤海。此時,家里只剩下兄弟倆人。哥倆看完動畫片<葫蘆娃>,心思就不被電視吸引了。由于年紀還小,父母哪怕是短暫的離開,也會讓孩子異常想念,加上天已經黑了,更讓幼小的心靈缺乏安全感。

“鍋里有還些剩餅,不過太涼了,吃了會拉肚子,不如哥給你煮點稀飯,順便將餅熱熱,你看好么?”周崇墨富有想象和擔當地對弟弟說。他壓根就沒有做過飯,也不會做飯,但是弟弟餓的那副楚楚可憐的嬌嫩樣,讓他心疼,讓他不顧一切地想讓弟弟喜笑顏開,這就是兄弟。這就是當哥哥的姿態,盡管他還小,還不懂許多道理,但這份心意,這份情愫卻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啊!

“哥,你會做飯么,我咋沒看你做過呢?你還是別弄了,說不定爸過一會兒就回來了。哥,我想媽了,媽得什么時候回來啊?”崇熙幽幽地說道。

“放心吧,我看爸媽做過,挺容易的。我也想媽了,不知道她什么時候回來。”崇墨輕松地回答道,又飽含思念與依賴地重復弟弟的話。

“熟了,熟了,來給你一碗,小熙。貌似火燒多了,要不就是水少了,這稀飯顯得有些粘稠。不過聞起來挺香的,快吃吧!”崇墨好似一名廚師般對自己的作品點評著。

“哥,你這飯怎么這么多黑點啊?爸媽平時做的可不這樣。咦?這黑點也咬不動啊!不對,這是鐵屑。”小熙嘗了一口,滋味怪怪的,不解地問道。

“是么?我嘗嘗,哪有啊,這不是挺好喝的么?”小墨說道。可能是還沉浸在自己的作品里,對不足的地方就直接忽略了。

是的!周崇墨的確很用心地為弟弟煮稀飯,很疼愛弟弟,這份心意是不能被忽視的,但是技巧卻十分的不成熟。因為他忘記飯前刷鍋了,不刷鍋怎么能行呢?孩子終歸是孩子啊,責備是無從談起的,全當是一出小鬧劇吧!

周孝仁回來后,淋漓盡致地盡到了一位父親的責任,做實了嚴父之名,不但批評了小墨,還勒令小墨將他煮的稀飯自己喝完,不準剩下。

葉秀竹是第一次來到渤海市里,但是市區里的繁華并沒有給她的視野帶來多大沖擊。不要忘記,她也是在首都燕京生活過的人呢!也是有見識的人啊!可她終歸是在農村生活了近六年,一下子重見這寬廣的街道,繁華的市貌,文明的行人,多彩的門面等,怎能不讓她動容,勾起她的遐思呢?

女人是感性的,葉秀竹也不可能跳出這樣情感的束縛,她很快就聯想起了自己花容月貌的年輕時代,為人母后的婦道家常,這些讓她感慨萬千,思緒頗多。

“咦,小葉呢?”走在隊伍前面的陳少誠回過頭來清點了一下成員,發現少了葉秀竹。原來這支學習隊伍的領導是木材廠的副廠長,但由于臨時有事走不開,就由陳少誠負責了。

“對啊,怎么不見小葉了,不是跟丟了吧!趕緊找找,她可是不認識字的,別看迷了路。”個子比較高的大張說道。

此刻葉秀竹正駐足金鋼橋上,望著眼下微起波瀾而又清澈的海河水。河兩岸的垂釣者煞是悠閑,橋上也有用大提網捕魚的人,河中的船只也很惹眼。可這些都沒有吸引住葉秀竹的目光,哪怕是讓她的目光片刻停留都沒有做到。手扶橋梁,背后來來往往的行人,奔流不息,這是同她一樣的人們,都在為各自的生活忙碌奔波,為自己的將來和家庭的幸福全力奮斗著。

遠處的高樓大廈挺拔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各種汽車奔馳在大街小巷,相比那個讓自己日夜惦念的家人所居住的小村莊,破敗的土坯房,各種滋味涌上心頭。農村的孩子要怎么樣才能過上城市般的生活?她的孩子們如果有一天也來到這里,并且留下來在這里生活,那會是一件多么美好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

是的,這次渤海之行讓葉秀竹更加堅定了她當初的選擇,要讓孩子們讀書。只有讀書,才能有出息,才能走出那個泥濘的小村子。她要創造神話,創造傳奇,沒有人能夠讓她放棄這美好又飽含期望的追求。她會更努力地賺錢,不論多么辛苦、勞碌,都不會動搖,因為身體上的疲勞已經被精神上的希望掩蓋,相信她終會成功!

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若干年后,一定會享受到她傾心耕耘的收獲。

“小葉,小葉,你怎么在這里啊?大家都在四處找你呢!”大張在橋上找到了她。

“哦!我忘了,一時想事情走神了,所以沒有跟上隊伍,讓大家費心了。”葉秀竹抱歉地說道。

“沒啥的,你沒事就行,不然我們怎么跟你那寶貝兒子們交代啊,是吧!這次多虧大張了,原來個子高還有這樣的好處啊!”陳少誠不太在意地說道。

“什么好處啊?”葉秀竹不解地問道。

“容易找人唄!”不知是誰搭了一句。就是這句打開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的,還有人建議大張成立一個專門尋找失蹤人員的公司,說什么的都有。

就這樣,葉秀竹她們為期一周的觀摩學習結束了,她回到了云水村,回到了家人的身邊。這對家里的兩個孩子來說比什么都值得高興,因為他們日夜期盼的媽媽,做夢都會囈語呼喚的女人回來了,他們懸著的而又孤單的心靈此刻充滿了溫暖。

經過這次學習,葉秀竹還如往常一樣上班干活,但她的心境卻不同了,她不再因為旁人的刁難而變得憂愁,她有些放開了,豁達了。因為她的內心充滿了力量,心里的目標更加明確了。

多走走,四處看看固然好,但若僅僅是走馬觀花地暢游,相信葉秀竹也不會有所收獲,最難得的是她心中有目標有希望,懷著這一切,走走看看,才使她的視野開闊、明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小崇墨的無心之舉,被云水和寒莊兩村的人津津樂道,傳的神乎其神。是啊,誰也不會料想到那種情況下,小崇墨的舉動居然化腐...
    慎獨乾乾閱讀 268評論 0 1
  • 衛生院的病房內,燈火通明。屋內只放置一張病床,床的旁邊是一架小桌子,上面擺放著兩個水壺。 此時,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崇...
    慎獨乾乾閱讀 297評論 0 1
  • 夕陽無限,彩霞浸染,多么美麗的落日余暉啊!站在潮白河橋頭大堤上,望著遠處的村子,一片恬靜,尤其是因燒火做飯房頂煙筒...
    慎獨乾乾閱讀 228評論 0 1
  • “嫂子,你也在這里啊!今天崇墨爸捕魚去了,在橋頭賣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沒有賣出去。這不,我剛剛燉好,他就讓我給崇墨...
    慎獨乾乾閱讀 218評論 0 1
  • 潮白河大堤兩側斜坡上落滿了樹葉,原本長滿青草綠油油的河灘內,此時也變得枯黃。秋去冬來,天氣又開始變冷了。 “孩子他...
    慎獨乾乾閱讀 25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