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現如今,相親變得越來越普遍,電視上相親節目層出不窮,各種相親網站更是司空見慣。相親成了適婚男女最快捷找對象的途徑,目標明確,門當戶對,長輩支持...原本相親也并不是不可取的事,只是有多少人 就這樣在父母的不斷催促下,在權錢利益的衡量中,在一次又一次尷尬無趣的聊天中匆匆定下與自己共度一生的伴侶?沒有長時間的交往談戀愛,沒有深入的了解,全憑媒人的嘴巴,就這樣踏入婚姻。至于婚后的生活,全憑你運氣了。
可是,只見過幾次面的人,你真的敢就這樣托付終身嗎?
二
我身邊也有相親閃婚的朋友。
小Q是我朋友的朋友。她家境殷實,父母恩愛,她也長得漂亮,是典型的白富美。從澳洲留學回來后就被安排著相親。相親對象是一房地產商老板的兒子,家境同樣富裕,并且長得一表人才。就這樣見了幾面,不到三個月兩個人就結婚了。婚禮很盛大,流水席辦了好幾天。白富美配高富帥,門當戶對,本來這是個皆大歡喜的開始,但之后的劇情卻并不如想象般如意。
結婚后,小Q才知道,她老公不止脾氣不好,并且嗜賭。并不是那種小打小鬧的小賭怡情,是那種今天飛拉斯維加斯,明天飛澳門,不把錢用完不回家的那種賭。她的公婆,每年都需要替她老公還掉幾百萬的欠債。
小Q掙扎了一年多,最后決定離婚。
她跟我朋友說,
“剛結婚那會,大家都羨慕我,覺得我眼光很好,找了一個好看又有錢的老公,甚至我爸媽都覺得找了個金龜婿。我被自己的虛榮沖昏頭了,也曾經以為遇到了真愛,媒人說他好我就信了,完全沒有深入了解他。兩個月零八天,我竟然就這樣將自己打包結婚。”她說,“我人生還那么長,不想再浪費在每天害怕他將家產輸光的恐懼中。”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跟小Q一樣,有底氣離婚。后臺有個朋友也曾經跟我留言,跟她老公也是相親認識,年紀到了,家長催促,閃婚后才發現丈夫的各種毛病,自私懶惰不上進,在家一直是甩手掌柜,小孩子哭鬧只會怪她沒照顧好,每天跟游戲作伴,從沒想過幫忙。甚至有次因為小爭執而將她推倒在地。她說,每天都覺得很累,要工作要照顧孩子照顧公婆,還要照顧她心理未長大的老公。也想過離婚,可是狠不下心,舍不得孩子在單親家庭,害怕離婚會過得更糟糕,總是期望著老公能變好。
三
看過一段描述現代相親的話
“今日,不談佳人,只論婚嫁之世事。自古媒妁之言,高堂之命,定其子女婚緣,其若不是,均恍恍惚。但今下,相親之時,不問身體康否,不問為人如何,不問待事怎樣,不問家中父母安好,甚至不問年方幾何,卻只直接來問:爾可有自居之室?可有行路良駒?可有可觀之財?可有飽食之事?兄弟姊妹幾何?父母高堂百年之后所存財產如何分之?等等,諸如此般無理取鬧之言卻無所不用其極且問的堂而皇之,是所謂,世風日下,難成婚緣,一葉障目,唯權錢利息也。”
買件衣服,都需要貨比三家,為何到了婚姻,卻有那么多人可以不看三觀不講感情,僅看家境而潦草的將共度一生的人定下。
有的女孩子,剛從學校出來,連戀愛都沒怎么談,就被逼著相親,逼著快速成長成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很多男生也是,剛踏入社會,成長得還不夠成熟,卻不得不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社會的壓力,不成熟的心性,沒有感情基礎的伴侶...繼而是無止境的爭吵。
現實生活不會像電影,有那么多起伏跌宕,大起大落的劇情。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瑣碎,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加溫,直到你再也逃不出。
最后,什么都可以是殺死這段婚姻的劊子手。
四
那相親閃婚就一定遇不到好人嗎?不是的。
幸運點的話,你可能還是會遇到一個顧家上進又愛你的TA。概率問題而已。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相親后,結婚前,先談戀愛一段時間才是明智之舉。去了解他的處事他的三觀他的脾性,看看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你才更能知道TA是不是適合你的人,你遇到渣男渣女的可能性就會小一點。
畢竟,
愛一個人,愛的是TA的優點,
而婚姻,卻是在和TA的缺點過日子。
五
相親只是認識一個人的途徑,它和所有的方式一樣,都是需要感情做基礎的。
如果你想閃婚,希望你不是因為父母的催促,不是因為社會的輿論,也不是因為將就。而是因為,你確定那個人,你愿意用一輩子的時間與TA糾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