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段有效演講》培訓學習總結
文字-李娟
在2018年年初,我在自我提升年度目標中,寫下了一項想要提升的技能,那就是演講。上半年,我看了一些關于演講的書籍,也聽了一些線上微課,但是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系統學習演講的方法,很幸運我遇到了演講教練王坤老師,6月16日-6月18日,這三天期間,在公司的組織下,在杭州優術教育的支持下,我可以聆聽到演講教練王坤老師的《六段有效演講》課程,王坤老師是“有效演講藝術的踐行者與推廣者”、“世界500強企業的演講培訓教練”、“國際職業認證標準聯合會認證高級培訓師”。
? 我對這次培訓機會非常的重視,因為這正是我想要的。王坤老師讓我擔任六段有效演講福州班的班主任,負責課程的開場主持和整個班級的后期考核管理工作,我非常的樂意,并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對同學們負責,盡力保持好這份對學習演講的熱度。
6月16日上午8:30,同學們早早的來到了培訓會場,進行簽到入場。
9:00整,我做為培訓開場主持,向同學們介紹了課程背景和課題內容,并約定了上課紀律,通過互動的方式選出4位小組組長。
我們的演講教練,王坤老師一開腔,聲音洪亮,神采奕奕,讓人為之一振,而且三天都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確實讓我很佩服。
小伙伴們,你應該很想知道什么是六段有效演講吧!
六段有效演講的設計思路是,演講技能一定不是光靠聽課聽出來的,而是通過多次上臺練出來的,所以六段有效演講采取課前布置作業,課中給予學習方法加實操經驗、課后6段+強化訓練的方法,讓學員能夠真正地學會演講,服務于平時的工作和生活。
一段: 緩解演講緊張與恐懼。因為過度緊張與恐懼會嚴重影響你的發揮,這也是我的最大痛點,是我們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段:演講內容策劃藝術。PTASC模型,教大家構建演講結構,讓你的演講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學習采用風箏結構。還有就是如何設計演講的內容;
三段:演講語言表達藝術。主要從演講態勢語言訓練和演講有聲語言訓練兩個方面展開,在該段的學習中,王坤老師更多的運用實操演練的方式;
四段:演講控場藝術。講解了如何有效控制演講時間以及演講現場應變技巧;
五段:即興演講藝術。即興演講是最難的,我們在收到即興演講指令后,需要快速整理思路并有效表達,首先、其次、最后分別定什么。老師教我們三定法:定話題定觀點定案例。這里一樣的,還是可以運用到經典結構:風箏結構;
六段:演講綜合演練。通過學習,每個小組的學員輪流上演講,學員根據各自實際工作生活中涉及到的內容進行演講,王坤老師都給予了精準的點評與輔導。
在每一段的講解與演練中,我都受益匪淺。
六段有效演講之第一段緩解演講緊張與恐懼。
在這一段的學中習我學到了如何緩解演講緊張與恐懼的四種方法。調整信念、人物支持、多講多練、充分準備。
方法一:調整信念。課堂中,老師舉的俞敏洪的例子,就非常的生動的講述了,調整信念的重要性,這個也是我需要提高的地方,老師推薦了《終身成長》這本書,這本書里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一種叫固定型思維模式,一種叫成長型思維模式。它們體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商生來注定,避免挑戰的威脅,輕易放棄或一蹶不振;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可以提高,抓住進步的機會,找到下一個努力的方向。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達成人生和職業目標。
演講訓練也是一樣的,需要有成長性的思維。樂觀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能看到一個機會,而悲觀的人,則在每個機會中看到某種憂患。千萬要記住,一個人思考的角度,可以主宰你現對事情的態度。
方法二:人物支持。
這里的人和物是分開的。人,內心里的人物支持,你可以在現場學員中,發展內心的人物支持者,比如點頭的、微笑的、樂于互動的聽眾。物的支持,手里拿一些物品和不拿一些物品,兩種感覺是不一樣的。經過實踐證明,手里拿東西和不拿東西,緊張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拿點東西就會覺得更有安全感些。比如在演講的時侯,你可以拿翻頁筆、可以拿話筒。
方法三:多講多練。
在演講緊張與恐懼中,你、我、他都非常清楚,演講恐懼前人人平等。大家要重視演講表達的特點,要善于把自己放到一個不得不鍛煉的場景中,逼自己不斷地完善自我,這才是有效的做法。
多上臺多講,一次就會比一次更好。你講1場和10場100場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每一場都是在上一場的基礎上進行積累,每一次都進步那么一點點,你的熟練度提高了,自然緊張程度就會下降。
方法四:充分準備。
在演講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演講準備,第一就是不打無準備之戰;第二是要寫稿,這是必須的;第三是試講演練、這也非常重要。
六段有效演講之第二段演講內容策劃藝術。
在這一段中我學習到PTASC模型。即P(演講目的)、T(演講主題)、A(聽眾)、S(結構)以及C(演講內容)這5個方面,讓我了解到一個好的演講內容設計應該需要明確演講的目的、確定演講的主題、分析演講對象、構建演講結構及設計精彩的演講內容。
這里我總結一下風箏結構和設計演講內容:
1、要想表達有條理性和邏輯性,可以采用風箏結構,這個結構是先拋出主題或是觀點,然后列論據,最后收尾總結。風箏結構的優點是收放自如,互動性強。最高級的互動是思維的互動,能夠抓住聽眾的思維說下去,吸引聽眾跟著演講者的思維走。
2、設計演講內容:
01確定主題導入方法,有四種方法,優先順序可以用:案例故事→提出問題→名人名言→開門見山。
02明確每部分觀點:觀點,即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注意:每部分只傳播一個核心觀點。
就像1984年成立的TED演講一樣,這個會議的宗旨是“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每個
TED演講只闡述一個核心觀點。
03選擇并設計案例:這里的案例可以是親身經歷的,可以是親自觀察的,也可以是道聽途說的,采用道聽途說的案例需要特別注意:按照你自己的邏輯判斷是否合理,不合理就要放棄采用,能求證盡力求證,保證案例的真實性。
案例設計影視化,就是有背景(現實環境,客觀情況)、對抗(問題,緊迫感,轉折點)、解決,這三個內容。
舉個例子:楊瀾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發表《世界上人們最恐懼的事情》演講時,就用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有一次呢和黃宏主持一個很大的晚會,然后呢,應該他來介紹下一位致辭的嘉賓,他就說,接下來,某某某協會的主席將為我們致辭,然后他突然忘了人家叫什么了,他說楊瀾我考考你,他叫什么呢?我心想我真沒背你的詞呀。我也不知道,我就非常本能的一個反應,我說,總不會是你吧。他這時侯就知道,我也不知道是誰,然后他的反應也很快,他就說我說的是這一屆的,不是下一屆的。就在這個時侯這位主席先生,也覺得有點尷尬不好意思,他主動上來救場,他說該我該我了,總算給我們解了圍。
04確定收尾方法:演講收尾的方法,有四種:總結歸納法、呼吁行動法、首尾呼應法、名人名言法。
六段有效演講之第三段演講語言表達藝術。
主要有態勢語言和有聲語言兩個方面:
演講態勢語言訓練:站姿/表情/目光/手勢。
練習站姿原則腰板要挺直,采用貼墻站立的方法;表情上,表情與內容相匹配,通用表情就是微笑;目光,可以采用密蜂采蜜法,環視與點視;手勢,原則要舒展,忌諱雙手背后,雙臂交叉。
有聲語言呈現藝術,也就是語速語調。
語速:中文演講正常語速在:200-300個字,新聞聯播的主持的語速一般在:210-220字每分鐘。
語調:音量的高低,語氣的強弱、語速的快慢、停頓的變化。處理重音有4種方法:抬高音量、加強語氣、放緩語速、稍作停頓。
語調練習的方法:
第一,找出一段300字以內的演講稿。
第二,將這段文字中的重音標記出來。
第三,運用處理重音的4種方法,將這段文字表達出來。
六段有效演講之第四段演講控場藝術。
演講過程中控的是時間和應變技巧。
1、如何有效控制演講時間:講前兩部曲+講中一部曲。
講前的兩部曲第一部曲,需要明確主題和目的、盡可能寫稿、刪除廢話。第二部曲就是要試講,通過試講情況調整內容,再反復演練。
講中一部曲:時間控制,可以采用鐘表或是他人手勢等。
2、應變技巧,這里就有很多種情況:
比如你拋出一個問題,沒人回應怎么辦?老師教我們的方法可以在后續演講時實踐運用,自問自答、主動邀請現場學員,選擇估摸可以配合你的人、轉換問題。
再比如:聽眾提問的問題,你不太熟悉或者不會怎么辦?首先態度要排在第一位,直接坦誠的面對,如實告訴大家,愿意課后問老師或查資料給回復;或者借助現場的其他聽眾大腦。
六段有效演講之第五段即興演講藝術。
快速整理思路并有效表達,老師教我們三定法:定話題、定觀點、定案例。定話題:捕捉現場元素,用自己熟悉與熱愛的。
定觀點:即興演講中只闡述一個觀點就可以了,能短則短。
定案例:不能只講道理,要給到案例,這就需要你平時多搜集案例素材。
六段有效演講之第六段演講綜合演煉。
學習演講,只聽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課后不斷的反復練習,王坤老師給大家提供了6段+訓練方案,聽說這個訓練方案會持續半年的時間,主要目的是督促學員從基礎走向專業。
我是這樣考慮的,半年跟著老師的訓練計劃走,總比自己再花個少則2年多則10年以上來摸索演講訓練強,首先時間上就節省了不少,大家不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嘛。
三天的課程很快,老師帶給我們的方法卻足以受用一生。知易行難,這里分享王陽明一句名言共勉大家:知等于行,行等于知,知而不行,等于未知。
演講訓練行動計劃
1、多講多練,按王老師的訓練方法,踏踏實實的訓練自己,從第一階段開始,參與第一階段的30天有聲朗讀訓練。
2、閱讀書籍《終身成長》,理解并運用成長性思維。
3、每天練習5分鐘站姿:腰板挺直,貼墻站立。
4、收集案例素材,目標:兩天1個,最終達到至少100個故事在腦海里。
在這里,我要感恩王坤老師,感謝六段有效演講福州班的所有同學們,感謝我們第二組的小伙伴們,祝賀你們在小組賽中獲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