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利的刀才是好刀?全面解析家用廚刀

看過電影《飲食男女》的朋友,都知道大廚老朱用的廚刀,三排都放不下,連斧頭都有,作為一般家庭選廚刀當然不用這么專業,不過講究還是有不少的,一把廚刀要用上很多年,值得花點時間挑件合適的。

曾經有人驕傲的說:“看中國的廚師功夫多好,一把菜刀就能做一大桌子菜,相比老外的廚師得要用五花八門的刀才能做菜。”在很多人的記憶里媽媽只用一把老菜刀就做出了可口的菜肴。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出一桌好菜,挑兩件趁手的兵器當然是很重要的。今天,筆者就與大家聊聊廚刀那些事。

一、家用廚刀的常見類型

1、切片刀

切片刀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刀了,切蔬菜、切肉都用這個。切片刀開刃角度小,強調鋒利,重量適中,刀頭略重,一般以推切和來回拉切的動作為主。由于使用頻率高,所以值得買一把品質好一點的。但不要用這種刀去砍骨頭或剁硬物,容易損傷刀刃。

2、斬骨刀

剁排骨、砍魚頭、切雞塊請使用斬骨刀,斬骨刀要比切片刀厚重,開刃角度也大,為保證不崩潰硬度不會太高,適合砍骨頭和硬物,不追求鋒利但求皮實。手感重一些的比較好,重心要靠近中間,挑選的時候要選結實的刀柄類型,刀柄一旦松動堅決不可使用。剁砍的時候保證骨頭放平了、穩固了,運力的方向一定要與刀的平面重合,刀歪了,或者骨頭沒放平,或者冰凍的,都會出現意外,什么骨頭砍得飛出去啊,刀口卷刃啊,最慘的是砍到手了。

3、多用途刀

大的刀在西方是做主廚刀用,由于文化和習慣的差異,這種刀在中國環境里出場機會并不多,大部分切和割的任務都由切片刀做了。多用途刀在剔骨、去骨和摘蔬菜的時候用的比較多,太長了的用著不方便,刀刃8cm到10cm的比較合適,拿在手里做事比較靈活。

4、水果刀

水果刀當然是切水果的,由于水果都是直接入口的,所以水果刀不與其他廚刀混用比較好,由于不少水果遇到鐵會產生變黑等反應,所以水果刀用陶瓷刀比較合適。出行時帶一把小折刀是很不錯的,但是注意帶鎖定的折刀刃長不要超過6cm,那是管制刀具會被沒收的。

二、如何選購廚刀

1、鋒利

人們判斷一把刀是不是好刀總喜歡問,這刀是否鋒利?我想這里有個觀念上的誤區,只要不是太差的刀都可以磨得非常鋒利,即使是像易拉罐鐵皮那樣的軟材料一樣可以磨得吹毛斷發,鋒利是開刃角度和磨刀技術決定的。鋒利的刀刀刃很薄,開刃角度小,比如剃刀,但同時因為刀刃的材料太少了,缺少對刃尖的支撐,所以鋒利的刀容易變形容易磨損,優質的鋼材強度高,在刀刃鋒利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足夠的強度,不易形變和磨損。

所謂好刀是其鋒利度能持久保持,也就是保持性,保持性才是刀的核心價值。測試一把刀是否為好刀的標準不是看這刀是否能凌空斷發,而是用刀切瓦楞紙板,高端粉末鋼的刀可以切幾十米依然削紙如絲,一般的刀哪怕切一刀紙板都會起白線。任何刀,哪怕是號稱永不需磨的陶瓷刀,都有用鈍的一天。刀是一定需要磨的,好刀的價值在于可以用很長時間才需要打理一次。另外家里用的刀不建議磨的非常鋒利,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刀切到手時有發生。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手著想,廚刀不要太鋒利,切東西順暢即可。廚刀也不能太鈍,鈍刀每一切用的力量就大,一樣是容易傷到手的,所以刀要常打理。最危險的是一個用慣鈍刀的人突然換了一把快刀。

2、硬度、韌性和保持性

一般來說,刀刃的硬度越高其保持性越好,但并不絕對,有些高合金鋼要比同等硬度的不銹鋼保持性好很多。對于切片刀而言,硬度可以高一些,對于斬骨刀來說,不要太高,硬度太高了容易崩口,硬度低點只會卷刃,稍微磨一下還能用。選刀時我們可以看到商家介紹的硬度,一般在52HRC到62HRC之間,一般來說,高于52HRC的刀就夠用了,58HRC硬度的刀可以很好的兼顧硬度和韌性。

3、性價比

僅以實用的角度說,自己家里用的廚刀不用買很貴的,幾千塊的一把好刀只是可以讓你一年少磨四到五次刀而已,刀是否常年鋒利在于您的磨刀手藝和勤快程度。如果你資金充裕,那么買一套品牌的廚刀是不錯的,放廚房里比較美觀。如果您不追求廚刀的整體效果,那么可以買單刀。對于出場頻率最高的切片刀,可以買一把稍微好點的,100到200元的就能滿足日常所需,200到300元之間的切片刀就非常出色了。斬骨刀這種性能不做苛刻要求而且出場頻率較低的刀,可以買一把便宜的,水果刀可以30-50塊買一把漂亮的陶瓷刀,可以用很多年。多用途刀、小刀這種可以淘一把外形美觀的,算下來300塊預算內就可以購齊所需,這種高低檔搭配配置的刀在使用體驗上跟好的套刀差別不大。

4、銹

刀是會銹的,即使是不銹鋼的刀,時間長了也會有銹跡,越硬的刀越容易銹。由于切肉時會有油脂覆蓋在刀身上,所以如果每天都在家里做飯,那么銹并不是大問題,如果您是很長時間才親手做一次飯的家庭,那么盡量不要選用碳鋼刀。

4、材質

材質是影響刀刃保持性的最主要要素,也往往是好刀貴的原因。

碳鋼:

傳統的中式廚刀都是碳鋼做的,一些廣東的大廚都還喜歡用陳枝記的碳鋼廚刀。普通的彈簧鋼能輕松做出62HRC硬度的刀刃,保持性非常不錯,而且因為微觀組織的差異,碳鋼刀比不銹鋼刀更容易磨得鋒利,它的切割力要好一點。碳鋼刀一般都比較廉價,屬于物美價廉的刀,缺點是容易銹,而且切一些食材會起反應變色。如果您每天自己做飯且預算有限,那么買一把碳鋼刀是非常超值的選擇。如果您是碗可以放池子里幾天不洗的姑娘,那么請不要選碳鋼刀,下次再見它的時候估計您都不敢認了。碳鋼的刀越老越有韻味,那種古樸滄桑的質感是不銹鋼所不能比擬的。

不銹鋼:

不銹鋼材質的刀現在是家用廚刀的主流。網上很多不銹鋼菜刀都標注為 304不銹鋼,這種鋼材的標號為3Cr13mov,即有0.3%的碳,13%的鉻,以及添加了鉬和釩細化晶粒,Cr前的數字代表鋼材里碳的含量,碳越多刀越硬,價格也相對更高,3Cr13是最低端的廚刀鋼材,由于沒有加入鉬和釩,所以保持性不如3Cr13mov。400不銹鋼就是含碳0.4%的,所謂的5鉻鋼就是5Cr13mov,即含碳量0.5%,硬度58左右,7鉻的廚刀比較少見,一般5鉻的就夠用了,含碳量太高了刀口容易崩。用的比較頻繁的家庭,像3Cr13mov一個月到兩個月磨一次就足夠了。對于一些以次充好的不銹鋼刀,在選購時可以敲擊刀身聽聽聲音,聲音清脆、音調高的鋼材好,顏色越深的硬度越高。敲擊聲音疲軟光亮如鐵皮的廉價刀不要購買,同樣的價錢可以買一把碳鋼刀。

高端合金鋼:

一些高端的合金鋼材家庭使用有些性能浪費,中端的鋼材有VG10,一種保持性很好的鋼材,再高端的有粉末鋼,比如日立鋼廠出的ZDP-189、美國的V3等,高端折刀、日本廚刀里有用這樣的極端鋼材,硬度有的能達到驚人的67HRC,不過需要5000目以上的精心打磨才能發揮出其性能,家庭使用的話完全沒必要。

陶瓷:

陶瓷刀的特點是硬度非常高,而且性質穩定不會跟食材起反應,永不會銹。但陶瓷刀并不是超時空戰士用的神刀,它的缺點是很脆,很容易崩口,而且幾乎不能磨,普通磨石是磨不動這刀的,所以絕不要用這種刀去砍東西。所幸現在的陶瓷刀價格都很便宜了,只要小心使用一把幾十塊的陶瓷小刀可以用很多年都依然鋒利,小刀選陶瓷材質的非常合適,外形美觀而且輕便耐用。切片刀由于免不了有磕磕碰碰,所以不建議用陶瓷材質的。由于陶瓷刀出廠的時候都打磨的非常鋒利,而且常年鋒利,故提醒大家使用時一定小心。

5、刀型和重量

一般切片刀和斬骨刀的刃都是帶一點弧線的,砧板用久了會有凹陷,太平直的刀容易切不斷食材。以前西方為了切像法國棒那種硬面包設計有帶鋸齒的面包刀,現在的面包都加了添加劑很松軟,用一把鋒利的刀切就可以了,鋸齒刀的出場機會太少,可以不買。對于刀型現在有許多新穎的設計,建議還是使用傳統刀型的比較好,畢竟是用了上千年的設計,有其存在的科學性。

切片刀并不是越輕越好,切菜的時候需要借助刀本身的重量來完成一個動作,所以稍微重一點的刀切起菜來反而比較省力,太重的刀腕力不夠的姑娘駕馭不了,具體需要個人上手掂量判斷。斬骨刀一般要重一點,這樣劈砍起來才有力量。

切菜講究“前切后剁”,切片刀重心要靠前,感覺上就是刀頭重,這樣切的時候比較省力,只需抖動手腕即可。斬骨刀要求重心靠后,剁的時候用刀的后半部,這樣劈砍的時候穩定行好,不會出現大的震顫和搖擺,也比較安全。

要想挑到適合的刀,建議還是上手試試,手傳達的感覺才是最可靠的。纖弱的女生腕力小可以挑一把輕一點小一點的,腕力足的男人則要一把稍微重一點的。以手恰好可以握住刀柄為佳,大了吃力,小了費力且危險。

6、刀柄

刀柄大致分為穿心柄、龍骨柄、全金屬柄和內嵌柄幾種,對刀柄的要求是要堅固耐用、操控性好,防滑,握持舒適。金屬柄時尚,復合材料柄舒適美觀,如果貼上兩塊非洲烏木做柄材則像是一件藝術品了。

穿心柄:

傳統的中式碳鋼菜刀都是用的穿心柄,這里有便于生產的考慮。鐵匠將菜刀毛坯切出一條折90°鍛打成刀柄,插上圓木柄以后再鉚接上就行了。這種刀柄有兩個缺點,第一,刀柄一般是圓形的,在切肉的過程中手里難免會沾上油脂,圓形的握柄容易打滑,特別是解肉剔骨的時候需要軸向用力,刀柄打滑增加了手受傷的危險。第二,穿心柄大多是木柄,廉價的木柄在使用時會吸收水和油,如果隔一段時間不用則木柄表層脫水收縮,會形成開裂,木柄一旦裂開或松動就應當停止使用,否則十分危險。現在也少有修菜刀柄的師傅了,一旦刀柄裂了這刀基本就要換了。如果家里有穿心柄廚刀的,建議經常使用或保養,避免干燥和暴曬,減少木柄開裂。

龍骨柄:

龍骨柄就是用兩片木質或復合材料的柄片夾住刀柄,然后鉚接起來的。這種柄非常堅固耐用,正常使用的幾乎不會出現松動損壞的情況。即使是斬骨刀這種需要猛砍的刀,刀砍缺了刀柄也不會壞,大可放心。龍骨柄大多是方形截面,握持的時候穩定性也比較好,復合材料或木質的柄材也起到了一定防滑的作用。

全金屬柄:

全金屬柄的刀是刀身與刀柄用一整塊金屬材料鍛造出來的,這種刀柄結實是一個優點,缺點也比較多,首先刀柄太重,所以這種刀的重心都在柄上,小刀還好,切片刀和斬骨刀就不太適合。其次,金屬的防滑性太差,手里沾了水和油以后就不好操控了。一般舍得用全金屬柄的刀,鋼材都不怎么樣,看上去用量足,實際品質不高。

內嵌柄:

內嵌柄是用一整塊合成材料的刀柄套住金屬刀柄,并加入工業樹脂填充固定的。優點是這種刀柄比較美觀時尚,握柄一般都符合人體工學,握起來手感很好,而且復合材料的防滑性能不錯。大品牌的刀柄還是很堅固的,一般正常使用不會出問題。如果出現松動請停止使用,特別是斬骨刀。

三、廚刀品牌的選擇

1、國產品牌

國產品牌中以張小泉、王麻子和十八子比較有名,這幾家都是有自己生產線的大廠,用的鋼材也是國產。由于現在市場消費觀念的原因,廠家都希望能把刀做的非常鋒利,鋒利的刀就是好刀,對保持性的關注并不多,要想增加保持性在刃紋和磨制的工序上都有一些講究,這也帶來了一些成本上的壓力。不過這些大廠的國產刀品質還是不錯的,足夠滿足一般家庭日常所需。200元以下的切片單刀建議選用國產品牌,60元以下的預算則建議購買國產的碳鋼刀。

2、德國品牌

德國索林根的刀劍產業從中世紀時就享譽世界,德國人嚴謹細致的性格也一直保證著德系廚刀的品質。

德國品牌中知名度最高且銷售渠道最多的當屬雙立人,雙立人在上海有代工廠,所生產的刀也是用的國內鋼材。即便雙立人也是“國產”刀,其鋼材的選用和科學的熱處理仍然賦予刀不俗的品質,經過深冷處理的刀刃硬度、保持性都非常好。

德國另一個高端品牌wusthof,又名三叉,刀型優美,刀刃保持性也好,只是還是歐式的廚刀設計,中式菜刀的選擇不多,只有銀色沸點和美食家系列有中式菜刀。相比雙立人則要中國化的多,有很多中式菜刀可供選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