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工作中,你是否發現,很多時候那些人們根深蒂固的一些觀念很可能是錯誤的,這些習以為常的思維觀念,束縛著我們,成為了我們的慣性思維。
因為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用著自己的慣性思維,幾乎很好去懷疑。
之前你或許沒有質疑的想法,等到別人有疑問,提出了截然不一樣的觀念時,你或許才會訝異地產生了懷疑,而懷疑之后就要學會創新,用自己的想法來詮釋。
誰都喜歡聽話的人,于是大家都做了那個聽話的人,從小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聽書本的話,工作后聽領導的話,聽師傅的話。
這是環境和教育影響所致,也是因為“聽話”是最安全便捷的生存方式,而質疑則是需要付出嚴重的代價的。
于是很多人理所當然地放棄了質疑,最后積重難返,潛意識里迷信書本,服從權威,不敢懷疑。
我們擁有的知識不足以撐起我們的自信。想質疑就得看到問題所在,想看出問題必然有知識積累,沒有足夠的底氣,哪敢質疑。
不自信便會自卑,生怕萬一錯了被人看笑話,于是便退縮了,一任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就是不敢相信自己的思想。
還有就是懶惰。有時候想質疑需得下功夫去研究,有時候質疑會惹出一堆麻煩,要爭論,要挑戰,要擔責任,這么一想便罷了,甘愿做個懶散閑人。
如此一來,自然做人做事都不會出色了。
多數人喜歡用慣性思維的方式,覺得順其自然就好了,不肯創新。
當我們處在不利條件下,不要自我設限,太早的放棄會錯失可能出現的轉機。
很多的年輕人整天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生氣,對工作不上心,生活也沒熱情。問他們實在不喜歡現在的生活,那就去做自己喜歡又能夠賺到錢的事情吧,得到的回答總是,“哎,我不行的。”
就這樣,日子那是得過且過,敲一天鐘,做一天和尚。
自己做著現在這份穩定的工作已經很不錯了,盡管大家都感覺到外面的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沒有什么事情可以永遠穩定下去。
成功千千萬,起點在會變。
這個變就是不要固步自封,要會跳出自己的思維圈,去努力,去發現屬于自己的一條路。
多少的成功就是學會改變自己的慣性思維,學會了在原有基礎變革創新,用新的思維更好的為自己的人生道路發展提供資糧。
向那些大咖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多讀有名學者,教育家的一些書,開拓發散自己的思維。
之前讀《喬布斯傳》的時候有看到,喬布斯打算做一個超大容量的音樂播放器,沒有繁瑣的操作流程,可以裝進口袋里。
這種概念看起來不可思議,因為大家都是用的CD、隨聲聽,沒人想過一種更創新的產品。
喬布斯想到了,因為他跳出了固有的思維框架,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地方,于是大獲成功。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學會反省,一天之中的所做,所見,所聞,發散思維,去分析,推動你前進的腳步!
寂恒公子
一位愛寫字、讀書、旅游的行者
weichat:75783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