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叔在知乎上的回答 002 ~ **
有哪些優秀的溝通思路?
【思路一】Door in the face 以退為進
當我們和人溝通,希望對方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先提一個比你真正想讓對方做的事情大一號的請求,把對方搞懵逼了。等對方say no的時候,再退一步,提自己真正想要提的請求。
< 栗子 >
A:能請你在下周的研討會上發言嗎?
B:啊?我最不擅長這類了……
A:這樣啊……那你能幫我發邀請郵件嗎?
B:嗯嗯,這個沒問題!
人往往在看到別人做出讓步后,自己也會容易讓步。否則心里會產生愧疚感。
【思路二】Foot in the door 得寸進尺
當我們和人溝通,希望對方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先提一個小請求,讓對方上鉤。然后,再順勢擴大這個請求。
< 栗子 >
A:能幫忙到樓下扔個垃圾嗎?
B:OK!
A:再順便幫我去小區門衛那里拿個快遞吧!
B:哦哦,好的。
人一旦接受一個請求后,往往很難拒絕另一個順帶的請求。這種時候,心理上會覺得這兩個請求的差異不大。
【思路三】Low ball 先甜后苦
當我們和人溝通,希望對方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先用足夠讓人驚喜的條件取得對方的認同。之后,再告訴對方不利因素。
< 栗子 >
A:這款手機很便宜,而且性能也都符合你的要求!
B:那不錯啊!就要這款!
A:只是……你要入一個新套餐,比你現在每月的套餐要多20元。
B:嗯嗯,可以的。
人在剛剛做出承諾的情況下,往往很難馬上推翻自己已做出的承諾。尤其,在前一個承諾是賺一點小便宜的情況下。
要補充的是,
1)這是不同的溝通思路,互相并不排斥。
有小伙伴可能會覺得,第一個思路和第二個思路看上去有點矛盾嚒。確實一眼看去是會覺得矛盾,但仔細想想,其實是達到最終目的的不同路徑。思路一是從高往低走,借用讓步的愧疚心理;思路二是從低往高走,通過分兩步走的方式,讓對方感覺每步的邊際負擔很小。
這兩種思路是可并行成立,并不互相排斥的。
比如說,第一個例子采用思路二的話,就是:
A:能幫我列一個參會人的名單嗎?
B:好啊!沒問題!
A:然后,順便幫我把邀請郵件也發了吧!
B:好的,明白。
然后,第二個例子采用思路一的話,就是:
A:今天的晚飯你來做吧!
B:啊?不行的,我沒時間的。
A:那你幫我去小區門衛那里拿個快遞吧!
B:嗯嗯,這個可以有。
2)這幾個思路適合用在“只準成功,不許失敗”的關鍵時刻,日常過度使用傷RP哦。
套路用多了就不叫套路了。哈~
3)這些思路不能保證次次管用,只能提高溝通的成功概率。
概率!概率!!
這個邏輯就不用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