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年里,不斷聽到身邊的朋友,離婚,離婚,離婚……幾乎一年一個,有時候跟他們聊起天了,我都笑稱,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還能堅守了。
四個朋友,都是女孩,離婚之后,都很快找到更好的人,二婚也很幸福。四個女孩里面,有凈身出戶的,也有帶著孩子再嫁的;總之,都比一婚幸福美滿。至于離婚的原因,無非就是老公不忠,或者婆婆有矛盾等等。有一個特例,是為了追求心中所愛;雖然我認為她是拋棄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現在生活歸于平靜,剛和真愛生了個大胖兒子;我也只能認為,她過的也的確比原來好。
在父母那一輩,離婚總是難以啟齒;而且尤其以母親一方隱忍居多;我母親也是其中一個。我的父母同歲,男人總會比女人晚熟好多年。母親操持家務,照顧孩子的時候,父親還是一個天天燈紅酒綠的不顧家的男人。我印象中,父母的確吵過架,應該也就是為了外面的鶯鶯燕燕;嚇得我躲在房間里都不敢出來。我印象中,父親最過分的一次,是喝的爛醉如泥回來,身上還帶著被啃咬的痕跡。那次,母親真的是氣壞了,已經歇斯底里無法控制。我當時在房里緊攥著拳頭,幻想著我哪天見到這個狐貍精,絕對不會給她好看的。從此以后,我對父親單位里那些,看著就不正經的女同事,一向不予以理會,甚至內心里不自覺的就想罵“狐貍精”。
這樣的事情,估計不止一次兩次,母親一直隱忍;到了父親進入50歲大關,竟然慢慢懂得回歸了家庭;但是我也已經離家到遠方讀書,工作,成家立業。我甚至覺得,父親在我準備離家的時候,才慢慢意識到,我這個女兒的存在;甚至在我戀愛,結婚的時候,父親都對對方不滿意;但是我堅持要自己決定。以至于之后自己再婚姻家庭中遇到很多矛盾時,都會任性的想想為什么當初沒有接受父親的建議。
我的父親進入中年,終于知道回歸家庭;但是很多家庭還是在煎熬中,但都不愿意把離婚擺上臺面。當我知道有離婚這個詞語的時候,每次看到父母吵得不可開交,我都很想喊一句,趕緊離婚吧。在那個年代,離婚家庭的孩子多多少少會被同齡人帶著有色眼鏡評價。所以,父母為了自己名聲,為了孩子也是不會輕易離婚。即使吵吵鬧鬧多年,仍然跨不過去那個被人議論的門檻。
我深交的朋友不多,就在為數不多成家的朋友里,竟然離婚的比例這么高,讓我很難想象。雖然年幼時對父母吵架的印象根深蒂固,但傳統家庭教育讓我自己再婚姻中遇到問題時,即使吵的再兇,我也不會把這兩個字輕易提出。但在氣頭上的時候,真的覺得這么過下去太沒意思了,為什么不能去尋找新的幸福?可是冷靜的時候又想,真的需要這么沖動嗎?至少我還沒有到心灰意冷的時候。
但,現在離婚似乎已經不是特別忌諱去談的事情了。當初你儂我儂,結婚之后發現各自貌合神離,甚至已不再牽掛對方,那何苦互相牽絆呢?離婚,轉身再去尋找各自更好的未來,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如此想想,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對方的心思被外面的鶯鶯燕燕吸引,不管是真是假,至少心已經不在了,那何苦要讓自己再這棵樹上吊死。只要是能養活自己的女孩子,根本不需要綁著這個男人過活;至少在未婚男人居多的現在,即使離了婚,只要男人喜歡,也不會被說什么。所以,現在離婚率這么高,也的確是大家越來越懂得忠于自己的心,不要委屈自己,也不要為難對方。
無論是忠于家庭,還是忠于自己;其實都是為了愛。忠于家庭,不愿看到家庭的分裂,是對家庭愛的深重。忠于自己,是為了不要委屈自己,甚至不要委屈自己曾經愛過的人,瀟灑的離開,面對更好的生活。
離婚,其實也是平常的事情。就像繩子,能系上,也能解開。婚姻,可以結合,也可以解除;但婚姻畢竟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的一種男女結合方式,也許社會的開放能接受未婚同居,或者好幾個伴侶,但婚姻始終是一個建立家庭的大門,跨進去就是一個家庭,出來也意味著一個家庭的解散。如果出來更幸福,大家都會祝福;但如果出來不幸福,也只能是自食其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