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之前,了解香港大多是從香港電影上,那時,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發(fā)展期,基本上在我們這里的錄像廳和家里的電視屏幕上,基本上被香港的電視,錄像所霸屏。劉德華,周潤發(fā),周星馳,林青霞,鐘楚紅一大堆俊男靚女成了我們那個年代必追的明星。
隨著自己工作的原因,開始了在深圳的生活,深圳只是和香港一河之隔,但前些年,由于證件的問題,過香港還不是那么方便,所以,雖然距離很近,但總感覺很遙遠(yuǎn)。再后來,開通了香港自由行,由于我已經(jīng)是深戶的原因,可以無限次經(jīng)常出入香港,讓我逐漸認(rèn)識和了解了那個陌生而神秘的東方之都。
去的多了,也漸漸的熟悉了,從開始的僅僅是購購物,走馬觀花的看看,到后來的走向香港的日常市民生活,走入他們的小區(qū),他們的菜市場,再走的遠(yuǎn)點,登上了香港周邊的島嶼去感受真正的原汁原味的老香港的生活。
由于香港的歷史原因,處于中西方文化的交匯點,所以,這個城市有很多東西看起來與內(nèi)地的城市有很多的不同。在一個城市中,你很難看到那么多國家的人在和諧相處,做公交車,你身邊可能是英國人,印度人,日本人或者是韓國人,各種語言在這里交匯,當(dāng)然,使用最多的還是英語和粵語,隨著這些年大陸游客的增多,講普通話的也漸漸多了起來。
一般人可能對于香港的印象,停留在那高樓大廈,現(xiàn)代的都市生活,而當(dāng)我離開了維多利亞港那已經(jīng)有些密集恐懼癥的此起彼伏的高樓大廈,離開那些有人如織的商業(yè)街之后,走入尋常香港百姓生活的社區(qū)街道的時候,你馬上就會感覺到那一份靜謐。仿佛開啟了時光機,生活節(jié)奏一下子慢了下來。絕大多數(shù)的生活區(qū)的房子是比較舊的,和深圳的現(xiàn)代相比,這里好似國內(nèi)的某個縣鎮(zhèn)。很多房子看起來已經(jīng)有一定的年頭了,上面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歲月的痕跡,甚至還有些綠苔躺在上面曬太陽。街道兩旁的草地,干凈而整潔,一眼望去,街道兩旁人影稀少,但隨處可見的地上,屋外,基本上見不到塵土和垃圾。旁邊的球場,空曠而寂靜,但我知道下班后,或者周日,這里一定熱鬧非凡。
走在香港的大街上,無論是過紅綠燈,還是排隊等候未到的公交車,大家總是那么平靜,那么安詳,沒有意思吵鬧,更沒有插隊,喧嘩,讓你身在其中,不由自主的被這氛圍所感染,在國內(nèi)的一些“壞”習(xí)慣,也不得不收斂起來。隨便步入一間香港的茶餐廳,很多老香港在這里吃飯會友,相談甚歡。
當(dāng)我的孩子在香港出生之后,和這個城市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了,也有機會接觸到香港的教育,香港的教育的對人性的重視,對個體的關(guān)心,讓我感受到了與大陸不同的教育體制,讓我開始更深入的融入到了香港這座城市中。慢慢的,去香港逛街的機會慢慢超過了深圳,甚至已經(jīng)有幾年沒有去過深圳老街了,但基本上每周都會徘徊在香港街頭。
很多人喜歡去維多利亞港,而我更喜歡一些老街里弄,喜歡看真實原味的老香港的生活,喜歡那些老舊的但很有韻味的建筑,更喜歡那些溫潤和諧忙而有序的香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