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補完課,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姥姥家,給姥姥燒一次鍋,吃一塊在姥姥家烤的燒紅薯,我欣然同意了。
孩子從小在鄉(xiāng)下姥姥家長大,跟姥姥很親。現在已經是九年級的她,由于平時功課緊張,大半年的光景沒有去看望姥姥了。
孩子說她特別懷念冬日里,姥姥一邊燒火,一邊給她烤紅薯的情景。那時她依偎在姥姥身旁,瞧著紅通通的火苗從灶膛里猛地躥出來,她就伸出小手去烤火,姥姥一邊拉風箱,一邊用一個小燒火棍撥拉著灶火下面的紅薯,撥拉過來,撥拉過去,反復的撥。姥姥說這樣做,紅薯就不會烤焦啦。有時姥姥還把紅薯從大鍋地下撥拉到灶火外邊的土灰里,用手捏捏。本來紅薯的外衣很光滑很平整,這時變得皺巴巴的啦,紅顏色的衣服也不再鮮艷了。
孩子看見姥姥把變得灰頭土臉的紅薯捏過后,又撥拉到灶膛里,直到紅薯那身好看的紅衣服完全變成一身厚厚的黑鎧甲,姥姥才小心翼翼地把紅薯從灶火下撥拉出來,一下一下的扒拉到灶膛門口下邊的土灰里,掩埋的嚴嚴實實。過了一會兒,姥姥停止燒火,扒拉開土灰,露出來一個大塊頭的黑武士來。哦,那個風流倜儻的紅衣大俠,儼然是一位威風凜凜的黑武士啦!
姥姥把黑武士捧在手心里,先吹跑外邊的一層土灰,然后兩只手輪換著在圍裙上擦了一把。接著一只手掬著黑武士,另一只手開始從頭部往下一點一點的扒那身黑衣服,孩子趴在姥姥肩膀上,興奮的盯著那被扒了上衣的黑武士,小嘴砸吧著,口水都流到姥姥耳朵上了。被扒了衣服的黑武士,身子骨松松垮垮的,黃嫩的皮膚,像姥姥平日里煮的雞蛋黃,越往里去,蛋黃色越濃郁,還冒著熱騰騰的氣息,頓時一股奇香飄散在姥姥家四面透風的廚房里。這是烤紅薯散發(fā)出來的香味,也只有姥姥烤的紅薯才有這種味道。
姥姥在褪了鎧甲的紅薯上,吹了吹,那熱氣就蕩開了。孩子迎上去,咬了一小口,歡快的咽了,都沒來得及嚼。姥姥又吹了吹紅薯上的熱氣,孩子又咬了一口,姥姥轉過頭來,親了親孩子紅撲撲的小臉蛋,孩子把姥姥手上的紅薯推到姥姥嘴邊,姥姥也咬了一口,祖孫倆都笑了。
燒火做飯的時候,是姥姥和孩子最快樂的時光。
孩子跟我說,她最懷念童年時期姥姥給她烤紅薯的那一幕。
在鄉(xiāng)下,在冬日的早上,在一個石棉瓦搭起來的四面透風的棚子里,祖孫倆烤紅薯吃紅薯的場景,定格在孩子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