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煙文化
? 煙草雖然對人體危害很大,但在農村抽煙的人數還是很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文化,何時能戒掉這個癮,看來還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歲月。
? ? 農村空巢老人比例很大,郁悶和孤獨占據了這些老人的心靈,老爺爺們自己種上老旱煙,曬干抹碎,用旱煙袋裝起來,閑暇無聊之余裝上煙斗,煙霧繚繞,吧嗒吧嗒抽起來,過著余生。
? ? 實際上,煙與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見了朋友、親戚,抽支煙,問寒問暖,顯的更為親切,如果和沒抽煙的人聊天,那是單調而沒有活力。煙酒是從來不分家,往往紅白喜事,七盆八碗上桌,煙酒會隨之而來,你斟我酌,香煙一明一暗,推三讓四,喝出厚道,抽出團聚,有一種平等的歡樂氣氛。
? ? 農村抽煙的絕大多數是男人們,更多人抽旱煙,經濟實惠。卷煙卷兒也算是一門技術,撕一張小紙條,放進適量的煙葉,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巧妙的卷成圓錐體,用打火機點燃,悠閑的過著太平盛世的日子。有時候和煙友蹲在一起,各自拿出煙袋和紙條,互換煙葉,談論莊稼的長勢,交流各自的農耕經驗,希望來年的莊稼更為豐收。
? ? ? 田間勞作,煙具是首要的必需品。一分耕耘一份收獲,邁力勞動才是莊稼人的本錢。艱辛的勞作往往會有些體力不支,坐下來歇息時,不免要拿出煙具,抽上一鍋,渾身來勁何兒。就這樣換回了萬粒歸倉的豐收喜悅。
? ? 嚴冬到來,銀裝素裹,土炕成了娛樂的活動場所,打撲克游胡(胡:是民間流傳的一種撲克牌,是按照點數的大小來玩,有,天爺,虎,戲,牛,花十,梅十,紅八,幺七,錘六,等。牛比虎大,由天爺,梅十,紅八構成一副擺等等,據說宋朝流行。)整個屋子里更是烏煙瘴氣,裊裊飄散,吼聲滔天,隱隱約約有著友好往來和諧景象。這就體現農村與城市的差別,而在城市,對面的鄰居即不知名,也不知姓,串門聊天那就不用說了。卻在鄉下農村,每當閑暇,煙民們聚集在一起,張開嘴巴,紫煙飄然而起,冒出頭頂,一股嗆人的旱煙味四處擴散,指頭縫隙被煙蒂熏的發黃,指手畫腳,場所語言。女人們聚集,嘰里呱啦,無話不談。孩子們聚集,打沙包,彈玻璃球。這些都體現出農耕民族團結、平等,和諧,自由的優良美德。
? 農耕名族有好多順口溜:“狗啃骨頭牛舔磚,蟬吸露水人抽煙”,“飯后一鍋煙,賽過活神仙”,“研究研究,就是煙酒煙酒”,“地頭抽煙,抬頭看天,回頭看田”“干活加抽煙,一弓搭兩弦”……這些順口溜都體現了農耕名族的煙文化。農村煙文化是普遍的再不能普遍的一種產物,卻在農耕名族的心目中永遠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