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1947年——),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福建長樂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長于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yè)。現(xiàn)任《聯(lián)合文學》社社長。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后,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并先后執(zhí)教于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shù)十種,并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其代表作有《漢字書法之美》、《蔣勛說紅樓夢》、《孤獨六講》 、《美的沉思》、 《舍得,舍不得》等。
1.面對生命的遷變幻滅,我忽然珍惜起身邊的人,父母、兄弟、朋友,在短短的旅途中曾經(jīng)結(jié)伴而行的,甚至那些同船而渡、在路上匆忙擦肩而去的,既然對這一個終于不過是幻滅的世界而言,都無非是“他鄉(xiāng)之客”,那么,萍水相逢,且容我道一聲:珍重!珍重!
2.富裕是因為生活中有期待,有信仰,有還可以活得更好的努力與上進,有人之所以為人的不可動搖的自信與尊嚴。
3.生命的困頓、沉郁、挫折,理想幻滅后的自苦,像虛空曠野中狼的嗥叫,卻又連回音也沒有。
燕子來時,更能消幾番風雨。
夕陽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
4.在一個巨大的不斷替換外形的生命輪回中,原來自己是牛馬,是豬狗,頃刻還要輪轉(zhuǎn)成地上的螞蟻、飛蚊、蚯蚓或水蛭,可以用什么方法認識自己內(nèi)在的卑微呢?可以謙遜到認識自己所有如此短暫。不只是財富、權力、愛與恨,也是這會悲會喜的身體,這滿是愛欲與憂傷的皮肉骨骼啊!
5.我坐在窗前,等待著天光暗下來。我想,隨著光的逐漸降落,我的視覺也便要逐漸喪失辨認的能力了。但是,似乎這樣的想法并不正確。視覺中有更多的部分與心事有關。可能是記憶、期待、渴望、恐懼這些東西吧。
6.愛無法被簡化,我仍然愿意用一句一句的詩,細細地織出我的思念;我仍然愿意回到畫布前,一筆一筆,用最安靜眷戀的心,重新創(chuàng)造出深藏在我心中你全部肉體與心靈上的完美。
7.在我的思念和眷戀中,你不曾缺席過。
8.在走過最悲苦的土地時,都因為有對你的愛戀,使我相信一切人世間的境遇都將如你的心地一般華美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