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春刀,明朝錦衣衛的佩刀,殺人武器。
錦衣衛,明朝的“特務組織”,殺人武器。
只是相比冰冷無情的刀劍,由人組成的錦衣衛卻是有感情的。
傳統的武俠故事常常有一個不問官場世事的俠客,佩一把劍,攜一壺酒,行走江湖,快意恩仇,而廟堂里的恩怨不過是一點點綴或者是線索,而這個故事是深嵌歷史的,時代的印記刻在每個人身上。我喜歡這樣的故事,人物的個性與成長都有跡可循,沒有所謂的好人與壞人,不過立場不同各有所求。
與傳統故事里的俠客劍走天涯,遇不平便拔刀相助不一樣,沈煉稱不上俠客,他是亂世中的螻蟻,就算是從修羅戰場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他也沒有太關注這個時代亂象究竟要歸于何處,只是想下班了擼個貓,安心賞個畫,過過亂世公務員的文青小日子。
然而,生于亂世,便注定了這份閑適只能是放在心底里當一個愿景。人人朝不保夕,危若累卵,當務之急便是要活下去。卷入云譎波詭的權力斗爭的漩渦不是他本意,他求的不多,要一條生路。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有著江湖豪情英雄氣概的人物,他有軟弱無力的時候,手下出逃求他放一條生路,他問那我們呢?錦衣衛奉命殺北齋他本也無心阻止,只是想知道他愛的那些畫出自一個什么樣的人手里罷了。
我喜歡這樣的人物,有自己的弱點與軟肋,有很多掙扎,很多無奈,但還是拼盡全力去守護自己想要守護的人。他沒有很大的抱負,只是想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這樣一個小人物卻比很多故事里俠肝義膽無所畏懼的的英雄更有血有肉一些。
關于感情線,我更偏愛第一部的周妙彤的,看多了才子佳人英雄美人,郎有情妾無意的設定倒是比較少見的。拋開對張震的偏愛,一個滅自己全家并且讓自己流落到教坊司這種地方的劊子手,若沒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對沈煉不待見反倒是常情。
沈煉對她情深義重,生死不棄,想來她也不是完全不動容,只是心有所屬,亂世里的生死相隨也未必要與風月有關。沈煉盡一切想贖她,或許也想贖自己吧。
第一部感情線著墨不多,卻是故事的導索。劉詩詩一身紅衣很驚艷,木蘭清冽的氣質似乎是從骨子里出來的,她的聲音也很特別,知道是原聲我又回去看了好多遍(捂臉)。
相較上一部,這一部修羅戰場的感情線明顯加重了許多,總感覺有些地方有些突兀。不過既然是故事,少了兒女情長也便少了許多亮點。裴綸說“你們沒睡過?你肯對她這樣?他肯對你這樣?”他是粗人,不信只是知己便可豁出性命相護。沈煉的感情深入淺出,這樣的時代里,赤忱的真心是羈絆卻也是出口,一句“我吹溫了的”,他鐵骨柔情便躍然于眼前了。
裴綸和第一部丁修定位差不多,有一些痞氣,骨子里卻又都是有些俠義的。雷佳音的裴綸身上完全看不出陳俊生的影子,但個人感覺還是丁修這個人物更鮮活一點,正邪反差更明顯且不突兀。作為整部電影的笑點擔當,丁修“得加錢”的梗玩了很久,也算調節了一下電影比較壓抑的氛圍。
陸文昭這個人物倒是一個亮點,開篇修羅場出來,幾萬條人命像割草一般就沒了,所以要換一種活法。所以他選擇做魏忠賢面前極盡諂媚的小人,背后謀他改換朝廷的大業。只是有時候面具戴的多了便進了骨血,摘下來便也有些難了。這個人物倒有些跟祁同偉相像的地方。
他開始不折手段,開始趕盡殺絕。他說人到這個年紀,情義這些東西也磨的差不多了,唯一的念想便是換一個清明的朝廷,人總要有些念想才能活下去??墒呛髞碜咧咧钕刖椭皇悄钕肓耍皇菫榱嘶钕氯?,初心卻已經不再了。他以為小節皆可以不拘,他是要謀大業的,可到頭來不過是一枚棋子,更是一枚棄子。
信王在高位,他有他的抱負理想,他是下棋的人,反倒是最不自由的。他要站在高處,便注定要踩著很多人的鮮血往上,包括北齋,包括陸文昭,包括很多很多人。他所在的位置以及責任逼得他不得不放下兒女情長,雖說有些心狠,卻是帝王該要有的決斷。
尸橫遍野的戰場是一個修羅場,沈煉從一個修羅場爬出來卻又進了另一個修羅場。政治權謀,威逼利用,同僚傾軋,諸多人的不折手段,卻尚未磨掉他的情義,這情義就愈加顯得可貴一些,大概他還是一個幸存者吧。
而你我可還是這個時代與生活的幸存者?
第一部的故事我覺得很驚喜,而這一部,大概是一開始有了比較高的期待,并沒有多少眼前一亮的感覺。不過雖然沒有傳統武俠的飛檐走壁,冷兵器的刀光劍影一招一式都感覺很用心,總的來說感覺也還是值得一看的,期待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