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怪事,時至今日每每想起仍覺得太過詭異。大概二十年前,我住在鄉下的爺爺家。那個村子旁有一個很大很大的人工水庫。整個村子的地勢就是建在斜坡上,斜向水庫,每一戶的房子地基都建的高高的。每遇臺風梅雨時節,村子就會成為孤島,只有從村子邊上繞過的那條路還在,不過也泥濘的走不了車。
聽奶奶講,這村子本是一片墳地,原來的住處是在這水庫中間,地勢比現在這兒還低,后來政府就把居民都遷走,征調附近村民挖了好多年,成了這水庫。關于墳地這事,是有考據的,二十年前爺爺家院子前還有一座孤墳,聽說已經斷了香火。沒有后人,也就沒人遷墳。時間久了,這墳頭越來越矮,到后來就徹底找不到了,大家都知道這個事,卻不記得到底在哪里了。水庫的邊上也經常有一些陶片被沖上岸,都是之前祖祖輩輩生活在水庫中央時留下的。
奶奶喜歡串門,不放心我在家里總會帶上我,可以說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奶奶那個年紀的人嘮嗑無非家長里短,紅白事。對于大部分內容,例如李二狗家媳婦生二胎被罰款,趙家漢子和尹家媳婦勾搭一起之類,我是不感興趣的。我有時候覺得這種串門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是農村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另外一個重要途徑是村里生產大隊的大喇叭。她們講到隱晦的地方總會壓低聲音咬耳朵講,隔墻有耳是血的教訓得來的。我就不止一次看到有人串門前,會先爬在別人家后窗聽聽動靜。這一來是怕打擾了人家生活,例如吃飯諸事;二來也是聽聽有沒有人先到了,若是關系不搭的,進去就就顯得尷尬了,走也不是 不走也不是。
總之,奶奶串門的時候,我在邊上是極無聊的,只能看狗和狗打架,若是自家的狗占了下風,我就撿石頭把別人家的狗趕跑。
我對她們聊天感興趣的是紅白事的內容。一個原因是能吃上肉,那時候經濟水平落后,家里養的豬養一年,最后賣掉,也沒能吃上幾塊肉。在農村,紅白事是大事,尤其是男人。這意味著可以吃菜喝酒而不被家里女人責備。當然,也是要交份子錢的。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看到,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大人小孩很多都是笑著的。除了嘴上這頭等的好事,另一個原因就是這白事喜事總帶著點封建迷信色彩,故事性濃厚,農村地區大多數鬼怪傳說都和嫁娶生子以及白事有關。就在二十年前,村里還極少火葬的。哪怕今天,白發人送黑發人也是不允許大興操辦,不允許火化的,孩童早夭的更是連棺材墳頭都沒有。我小時候聽到大多數的鬼故事都是來自這兒。
經常聽他們提起的故事就是原來住在水庫中間的那個村子時,村子正中間有口大水井,整個村子的用水基本上都在那兒。而且水從來沒有枯竭過,沒人到過井底,也沒人知道那口井什么時候就存在的。大家都說這水底住著一只黿。挖水庫的時候,也沒有挖到底。
水庫落成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受政府限制,沒人捕魚,水庫里的魚多到可以用手摸魚的地步。后來慢慢水庫周邊的村莊出現以捕魚為副業的人了,一些魚販的到來更是刺激了人們的神經,以至于捕魚越來越興盛,一度沒有魚可捕。
這其中做的最好的莊上榮姓一家,一度把持了這個莊子的水產品交易價格,這個村子的水域都得他先挑著下網,其他人才可以下網。傳說榮家的老大水性極好,當年曾潛過水去那水庫正中的水井探過。據說里面全是過人長的大魚,還有一條極大的怪物存在,他沒看清楚,但是后來一直有傳言有人在岸上看到水庫中有巨大的魚躍出水面。一度引起恐慌。
甚至有人承保了水庫,想要抓住這只怪物,禁止村民捕魚。為此水庫沿岸村莊不停的和這群人發生沖突,直至最后死了兩三個人,承保商不了了之,撤出投資。這場戰斗中出力最大的也是榮家,所以地位在村里越發顯赫。可是沒了約束的漁民不懂得持續發展的道理,一年四季捕魚,很快魚兒就要絕種了。
在一個陽光明媚夏日午后,大概兩點的樣子,正是很多漁民在捕魚的時候。突然狂風驟起,隨之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天空漆黑如夜。大概半個小時后,天氣再次放晴。就好像剛剛的一切都沒發生過。可是,許多人的命運就在那半小時內改變了。村子內一片慟哭。據聞水庫周邊幾個村子大概死了十幾快二十個人,甚至有一家兄弟兩一起喪命的。這意味著至少十幾個女人成了寡婦,十幾個家庭不完整了。很快傳言四起,有人說活下來的漁民看到天空有一條龍,瞪著雙眼。所有人都相信是他們把這水里的激怒了。榮家的老大也活下來了,據說他的漁船被打翻,他緊緊抓著船沿,被吹到水庫中的小島上,撿了一命。那小島真的是救了很多人的姓名,后來我爺爺也在一次暴風雨中和搭伙另一個村民被吹到小島上。其實稱不上島,只是一塊在水庫中露出水面的陸地,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水平面下,是一片沼澤。這次事件,再后來演變成陰謀論。據聞鎮里的干部明知當天有臺風卻因懷恨村民趕跑投資商而報復沒有播報。當時很多家屬圍堵了鎮上的政府大門,結果如何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后來,如一陣春風,電視、拖拉機、水泥路、流行音樂....吹進了農村。捕魚的人越來越少了,也知道天天掐著點打開電視看天氣預報盡管大部分都不準,年輕人都朝縣城跑,后來干脆背著包南下打工去了,奶奶串門的時間越來越少,串門也是去有電視的人家,并不是自家沒有電視,而是老一輩習慣節儉,喜歡蹭別人家的電視看。當然,農村人也都是會計較的人,你昨晚在我家看了兩集,我今晚也會去你家看兩集。
榮家仍然在捕魚,做這行的人不多了,只有老一輩還在干,年輕人都出去了,水庫里多了好多水產養殖戶的水箱,水箱里的魚不用喂飼料,聽說喝水就能長肉一年就七八斤,這比喂飼料十個月就能養成的豬成本還低。爺爺甚至重新打了一條船,不過每天捕魚賣的錢差不多只夠喝酒以及自己的下酒菜。這就夠了,不然閑在家還要被奶奶嘮叨。
再后來回去探親,村里最有錢的是當年一瘸一拐的陸瘸子,聽說他家的地里挖出了礦,他把地都賣了,自己承包個果園,改了聯排的五層小樓,自己一大家都住里面。其他村里出去打工的聽說混得不錯的都在上海的船廠,一個帶一個,那兒都是一伙一伙的,什么河南幫,安徽幫。不抱團的話容易被欺負。寄回來的錢也讓守在家里的女人蓋了三層的小洋樓。聽說很多女人也出去了,和男人一起進船廠。過年回來的時候,村子里興起賭博的風氣,聽說有人三天輸了好幾萬。聽說在船廠打工工資很高,聽說他們教育孩子讀書沒用,聽說當年和我一起玩耍的孩子沒人讀書了,聽說這些孩子都結婚了孩子留在家夫妻倆出去打工了,聽說年輕人不愿進船廠了工資雖然高但是太累了而且很危險,聽說外出打工的李四得了肺癌死了,老婆在村里人簇擁下去船廠鬧領了十萬塊,聽說榮家的孩子也出去打工了,聽說水庫又被承包了這回沒人鬧了。
過年春節回去時,奶奶說,現在家家樓房小轎車等著老了回家養老。奶奶責怪爺爺沒用,一輩子跟著他受苦受累。奶奶遞給我一個紅包,里面兩百塊錢。奶奶說前段時間賣了一頭牛。爺爺不捕魚開始養牛了。聽說莊上當年沒用的尹三現在成了養牛大戶,劉老頭的豬場一年也掙十幾萬,榮家承包的魚塘干得不錯一年也收入不菲。很多人開始回家了,莊上出去的年輕人開始回來了。大年初一,我去水庫邊逛悠,撿了一個陶片。水庫冬天都不結冰了。對面正在建度假村,大過年工人都回家,工地顯得很蕭條。剛準備回去,后面開來一輛轎車。真好,現在水泥路都修到水庫邊了。下來兩個人,一下子沒認出來,喊了我小名我才認出來,是小時候玩的不錯的小三,他家當年挺窮的,和奶奶家關系挺好,他就比我小幾天,所以我一直叫他小三,他卻也從來沒叫過我這個哥。小三邊上的是他媳婦,臉上看得出涂了很厚的粉,她盡量想把自己打扮的時髦一點,像大城市的上班族一樣。可是看起來總顯得別扭,我覺得不能說是東施效顰吧,是環境的原因吧。小三約我去他家玩,他媳婦一臉盛情。我不好推脫,只好跟著他上了車。他家如今也是洋房了,日子看來過得不錯,桌上昨日的年夜飯還剩下滿盆的雞鴨魚肉。小三喊他兒子起床,沒想到他兒子都已經六七歲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出門匆忙,也沒帶紅包,從錢包里掏了三四百塊錢塞到孩子口袋,小三媳婦趕忙想攔著,喋口說道使不得。一番叨讓還是收下了。小孩子睡眼惺忪的臉上露出了笑。
小三果然是有目的的,一番敘舊后,他委婉表達想讓我幫忙把他兒子安排在我現在工作的X城入學。我想開口拒絕來著,可是小三搶先說了,“要是不好辦就算了吧”。我當然知道,如果不辦,那我們這關系也就“算了”。其實,我還是挺欣慰的。至少,他們又對教育燃起了希望。他們以及他們的父輩在外漂泊了十幾年,看見了外面的世界,終究明白,教育對于他們的下一代的重要性。即使當代的知識分子分成旗幟鮮明的兩派爭辯著“讀書無用還是讀書有用”。其實,我覺得我們的爭論沒有意義。至少參與爭辯的雙方主力都是讀過書的,甚至很大一部分是高知識分子。為何不聽聽數億農村人他們自己的聲音?
十年前農工潮使農村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錢涌入鄉村,太多農村人覺得讀書無用。十年后,他們不再擔心溫飽,社會結構趨于穩定或者說固化,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相信教育。
其實,農村人接受教育,動機我覺得并不僅僅只是為了成為“城里人”,就像小三的媳婦對時尚的追逐,他們追求的其實是平等,是身份的平等。
前些日子給奶奶打電話,聽說榮老大去世了,沒什么病,村里人說是打了一輩子魚殺生太多。年齡也六十多了,也不算太短,風風光光下葬了。奶奶說下葬那天有個怪事。我們村子的墳都集中在高嶺上,風水最好的地方,那地方確實神奇,嶺上只要不下雨,小河道基本都是干的,可是墳地周圍的河道常年有水,水草極盛,沒人敢下去。榮老大下葬那天天氣本來好好的,棺材抬到一半就下雨了。天氣預報沒雨的,現在天氣預報基本上很準了。奶奶也是村里長輩了,而且兩家關系也挺好,雖然年紀大了還是跟著到了墳地。到那兒時,挖的墓坑已經積了大半池子水,雨勢小了些,但不見停。眾人多數都濕了身,沒帶工具也顧不得清理水,村里唯一幾個壯勞力再加上一些四五十歲的人費了些周折才把棺材放進去,棺材浸了水比較沉,浸沒了大半在水里。他家的老伴兒媳婦一眾婦孺又哭了起來,奶奶忙著勸。墓坑下去個人放了一碗水一碗米,水里有放著兩只蝦。奶奶說填土的時候她親眼看見那蝦從碗里蹦了出來,然后墓坑水里出現個鱉把它給吞了。真真是怪事,奶奶沒有聲張,然后回去了。
奶奶說,榮老大其實當年是他家人在那口老井邊上撿來的,還有人說看到過榮老大在一天大霧里走進水庫里,大家都知道榮老大愛吃蝦,大家都不知道為什么榮老大知道哪兒有魚,從來不空手。榮老大沒有兒子,他的兒子是老二家當年過繼給他的,只有老一輩關系親密的幾家人知道。
我想起來小時候有一次在水庫邊玩,一不小心滑進暗池里,腳插進淤泥出不來。恍惚間被一只手托起。還沒緩過神來,模模糊糊看見是榮老大,他似乎在對說著什么,他好像在說“你不屬于這兒,終歸是要走的,但我今天救你一命,你要記得報恩...”。
.......
小三說過幾天來我這兒見我,正好接他兒子回家過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