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I作畫在人工智能領域大放異彩,徹底火了。
Midjourney、DALL·E 2、Imagen和Stable Diffusion等四大代表性的AI作畫平臺都誕生于今年。
事實上,AI作畫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也有不少科技巨頭參與其中。而今年爆火出圈,可能與Stable Diffusion有很大關系。
不同于其他平臺,今年8月份Stable Diffusion正式發布,它對用戶免費、開源,上手也幾乎沒有門檻,引發了AI作畫的熱潮。
9月份,由AI作畫平臺Midjourney生成AI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了比賽一等獎,又在國內外掀起了對AI的大討論。
在資本市場,多家AI生成內容企業上個月宣布獲得過億美元融資。
比如Stable Diffusion背后公司的Stability AI宣布獲得1.01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達10億美元。AI內容創作平臺Jasper也宣布獲得1.25億美元首輪融資,估值達15億美元 。
那么,AI創作那么火,對于內容創作者,又能有怎樣的幫助呢?
一、AI作畫效果如何?實測國內外AI作畫平臺
AI作畫雖然火,但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小眾應用。它是如何生成的,操作難度大,效果如何,這些問題都擺在眼前。
另外對于自媒體來說,這些圖片能不能用,能不能免費使用更值得關注。
為了測試更加全面,筆者選取了國內外4個平臺測試,其中國內2個,國外2個,它們都是免費使用。
其中國外的平臺就包括大火的stable-diffusion,以及另一個平臺dreamstudio。
其實筆者也嘗試過Midjourney、DALL·E 2等平臺,但這些國外平臺有不少限制,使用起來比較麻煩。
國內的平臺選擇的是百度的文心一格,和另一個名為draft的平臺。
相比而言,中文平臺的便利那就不用多說了。在可玩性方面,國內平臺顯然更勝一籌。
筆者測試的這兩個國外平臺在可定制化方面只有最基礎的設置。一般是圖像的寬度、高度、匹配精度和生成圖像的步數。
而國內的平臺則提供了更多風格化的設置選項,可以進行多種風格圖片的生成。
比如文心可以提供多達13種風格,包括平面類、原畫類、傳統類等,每種風格生產的效果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筆者用關鍵詞“宇宙中扭曲的空間與黑洞”試了一組,風格分別為原畫概念插畫、傳統中國風、趣味梵高。結果如下:
另外百度文心還有高級自定義設置,能夠對生成參數進一步做出細化設置,比如畫面風格、修飾詞、藝術家風格等等。
另外一家國內平臺也有較為豐富的風格選擇,另外還可以選擇參考底圖。
AI作畫平臺的操作邏輯一般都是用戶給出文字內容,然后AI根據內容自動生成圖像。所以操作上還是比較簡單的。
為了有一定的樣本量,筆者選取了15組詞句,其中有單詞,也有詞組和句子。國外平臺使用英文測試。
總體來看,4個平臺輸出的圖片都還算正常,基本沒有那種特別奇怪的。但是具體的風格卻有很大不同。
能夠看出國外的兩個平臺更追求真實感,畫面風格偏寫實,色彩比較豐富。而百度文心一格和draft的藝術感和創造性更強,更偏設計。
從畫面和文字的相關性上看,國外那兩家以及百度文心基本都能完整展現文字主要元素。而draft的相關性則相比要低很多,不過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國外兩個平臺勝在真實感上,而國內平臺則有更加多變、風格的效果,可玩性較強。
如果站在自媒體的角度來看,國外的兩個平臺的作品可能更適合文章配圖。而國內的兩家的更偏藝術創作。
但寫實也僅僅是更有真實感而已,其還是拼湊而成的圖像,很難復刻真實世界的圖像。
另外就是,國內平臺有本土化優勢,對于外語水平不高的人比較友好。但實際上,一些國外平臺也很容易操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平臺的圖像生成都具有隨機性。即使是同樣的關鍵詞,重新生成的結果也會不同。
所以如果想要具有相同特征的系列作品,可能就要看運氣了。
如果對生成的圖不滿意,并不能實時修改,只能再次生成,但保不準下次的圖就完全另一個樣了。
或許是國內平臺更偏重創作,需要更多計算,所以出圖速度沒有國外的兩個平臺快。具體來說,百度文心和draft差不多在一分鐘以上,具體速度還要看實際情況。而國外兩個平臺基本都是10S以內出圖。
總體而言,幾個平臺使用下來,都挺簡單的,初期也不收費。但是一些平臺的免費額度是有限的,這點要注意。
至于效果,筆者個人認為還不錯。別管是寫實風格,還是各種藝術風格,都滿足最基礎的要求,關鍵看具體的用途。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也讓人困擾,那就是AI作畫的作品版權到底屬于誰?屬于平臺還是個人?自媒體人用在了內容中,會不會被找?
二、AI作畫作品屬于誰?版權風險難忽視
別看AI作畫操作起來還是比較容易,但是背后的算法其實比較復雜。
AI作畫簡單理解就是,機器通過對”語言描述”的理解自動生成圖像。也就是計算機經過大量分類、識別已有圖像,再根據關鍵詞匹配和“縫合”,最終生成一幅隨機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AI畫作。
也就是AI作畫的背后是對大量真實圖像的學習,需要龐大的圖像庫進行積累。而我們看到所謂的不同的風格,則是由于圖像庫的不同而產生的。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去看AI作畫的版權問題會比較全面。
用AI生成一張不存在的畫,按照人直覺去看,這張機器生成的圖應該沒有版權。因為大家都可以生成,并沒有獨創性,一切都是AI完成的。
事實上,目前主流的觀點的是用戶對自己生成的圖片可以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自由使用,可以復制、二次創作,也可以用作商業用途。
筆者測試的4個平臺,對于作品的版權問題,都有明確的聲明。
百度文心一格指出,用戶消耗電量(電量是一種消耗憑證,可以免費或付費獲得),使用平臺AI創作生成的圖片,經過審核支持下載,允許個人使用和合法合規范圍內商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