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琳?寶劍六 科學/理性 你的生活和工作是否充斥著大量的數據和嚴謹的理性呢,每天恪守自己的職責,踏實的做好每一項工作,完成每一個細節,的確,在這方面你是成功的。但是嚴謹的科學態度卻帶不來適合自己的群體以及情感的流動和內心的滋養,你的學習能力很強,也善于構思,你知道什么才是創新,但你需要一個平臺去表達,去分享去傳遞它們。一種微妙的平衡在開啟你的心智和視野,然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成為終點,你仍需拋棄安全感和對于平衡和諧的執著,面對心中的混亂。
這個階段我已經走過了絕望、被火焰翻攪的谷底,漸漸屈服于現實,在各方的限制下尋求一片寧靜。看似一片平和、科學、理性、高高在上的表象下,是冷漠、冷卻、空洞、全無創造力的真實。我深感生命熱情的缺失,和高我靈性的失聯,我仍是那個缺少自我主體,易被外界影響的人,無根、漂浮。我急切的要找到自己,工作只是謀生的工具,靠著意志力在堅持認真、積極。認真的工作幾天,完成急需的工作,給自己找一個借口去學自己喜歡的東西,論語、道德經、黃帝內經、奇跡課程、正見、零極限、思考非理性等等很多書都是上班時間看的。一面欣喜一面內疚,很煎熬,我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被自己譴責,很奇怪,真是內心里的“不配得”感在作怪。但究其原因又拎不清楚。昨天跟小裴學習,她提醒我,不管什么原因,直接清理,然后冥想。很感謝她,我必須正視自己的價值,必須正念的面對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切良性循環的起始。從現在起我覺得,無論什么事,相信第一直覺,相信最讓自己舒服的感覺,之后一切干擾想法和情緒都去清理,放下外在灌輸的道德觀、價值觀,放下要讓所有人喜歡讓所有人滿意的幻象,滿足自己。我有那么多的愛和資源要去分享,唯有放下評價、放下理性包裹的防御,去大膽的碰觸內在豐盈的情感,讓它合理流動。去挖掘內在的無意識,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不要怕被淹沒,如果發生,那就再多一次體驗,所有的清明都要從混沌和恐懼中穿越而來,戰勝它。我給自己勇氣,這是繞不開必須面對的時刻,迫切需要轉變的動力在驅動我。
圓盤4犀利的指出了我當前以及過去一直以來的限制,自我觀念的限制,我必須自強不息、必須依靠自己,苦修,不敢輕易接受他人的幫助和饋贈,因為我不知道是否能夠償還,因為深知那份力不從心,所以覺得不配得到。就是保健4的牌面上的四方城,我自己建造,把自己圍困在里面,明知力不從心,還強撐保持高傲和尊嚴,失去了和豐富內在自我的連接,也失去了外在大千世界給予的無條件的愛和豐沛資源。不論這些限制性信念是來自哪,我要做的就是斬斷它,清理它,打開界限,敞開,去擁抱內在自我去擁抱外在世界。再也不在外在給予時表現的很有壓力,退卻,我會高興的,滿懷喜悅的接受,并且理所當然,因為得到滋養的我會給出更高品質的回饋,或早或晚。
33歲我迎來了我的孩子,最可愛的小寶貝,全家人的寶貝,也是我的小福星。他給我帶來的很多的挑戰很多的轉變,感謝他,感恩。正因為如此,我關注兒童健康知識、關注兒童教育,更加注重自我提升,我會在自我修煉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對自己負責,是我愛他的方式。以前我總認為只有專家才能發聲,我總是不夠好,不那么透徹,不知道足夠多的知識,怎么向別人說出我的觀點,其實我喜歡在團體里去分享,去聆聽,但害怕被攻擊、害怕被拒絕、渴望掌聲渴望樹立高大的自我形象,這些信念隨之纏繞,把這點動力拉扯大四分五裂,只能沉默。昨晚我就做了決定,就只抓住最初的那個初心,我覺得這個好,有價值,特別想讓更多人了解它,我就去說,帶著這份喜悅和美好。今天我注冊了一個微信公眾號,育兒育己共修群,準備去分享一本很好的育兒書,從最簡單的讀書做起,就把它當成一個種子,慢慢的澆水施肥等待它長成小樹苗。沒有功利心,就像我的一部分,在每天成長,不急切,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