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在這個日子之前,我沒覺得我作為信家人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地方;參會之后,我突然覺得自己高大了許多;從哪說起呢;
兩年前我以為在北京就我一個姓信的,別人稱呼我“小信”,阿信,信子,五花八門,我覺得這些稱呼都是我專屬稱呼,因為不可能是在叫別人;這次大會后,再聽見這樣的稱呼真該看看周圍有沒有別的信氏家人了;
話說兩年前的一天在路上偶遇一個妹妹竟然也姓信,叫信春燕,我以為我倆是失散了多年的姐妹;還約好回去問問雙方父母我倆是不是一母同胞;名字就差一個字;感覺好難得,人生頭一次能遇到第二個姓信的;周六會上才發現有那么多家人叫信春x;
突然有一天春燕妹妹把我拉進一個中華信氏京津冀群,才發現原來身邊有這么多信氏家人;
進了群就對大家開始好奇,每天都關注大家的一言一行,感覺是那么親切;但是苦于每天時間有限,只能利用碎片時間關注一下群里的動態;這樣自然就錯失了很多次家人們團聚的機會;
上周信娟姐姐突然問我妹妹這次參會嗎?我才意識到有場盛大的信氏聚會要來了;就趕緊在群里接龍報名參加了;
還要感謝凌云妹妹主動聯系我讓我負責這次聚會的文藝節目編排;但是苦于時間限制可設計的空間有限,就把大量的時間定在了發言上;
這次每個人的發言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峻平哥提到了商會的建立;大部分家人都提到了在家族平臺上共贏的理念;
要屬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發言當然是黎明家人在“中華信氏宗親網”上線的啟動講解;
一是這個網站背后付出的艱辛是家人們難以想象的;能有如此高質量的網站展現在大家面前,是跟他的高要求分不開的;關鍵是完全有黎明家人獨立完成;佩服的五體投地;
二是這個網站可以讓更多的像我一樣的信氏家人找到自己的族譜,找到自己的根;當我看到弘揚信氏文化,傳承家族精神這幾個字,自豪感油然而生;也開始關注自己姓氏的來源;原來我們信氏也是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的;
是啊,我們信氏起源于古代戰國信陵君,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信氏后代能傳承這么久太值得我們驕傲了;
三是這次講解啟動我的一連串的想法;是否可以把網站配上英文?讓全球華人了解信氏文化?組織信氏家人到國外演出?我能為網站推廣,講解做點什么呢?等等;
接下來就是怎么弘揚信氏文化,我想從我做起,積極推廣網站,當我注冊后,發現我可以開始創建我的族譜,也可以發布我的尋親,我被驚到了;立即想做的事就是先讓北京的家人們一起注冊開始創建電子族譜;以前看到電視劇經常有華僑尋根問祖,不明白,這次突然明白尋根問祖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為何信氏家人都是這么為人正氣,禮賢下士,原來是有歷史淵源的;
有了這個網站,信氏文化一定會傳承等更好;特別是有了這個網站,信氏家人可以開展更多的慈善扶貧,濟困,獎學等活動,圓滿了更多家人的愛心;
以前我作為信家女子,不覺得家譜跟我有什么關系,通過這次網站啟動,讓我了解了更多的信氏文化和起源,隨著對家族文化的加深,我也愿意幫助信家創建自家的家譜,讓后代更容易了解時代風貌;
深深的感謝網站的創始人黎明家人,為家族文化的弘揚出了大力,希望影響更多的家人;我愿意為未來的家族盛會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親愛的家人們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