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大江東去,橫江塔影;年年歲歲,奔流不息?;仨箪F籠罩下的古城安慶,端莊秀美的振風塔尖、雄偉壯麗的大橋雙塔,和各種高層建筑的頂端,在朦朦白霧中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仿佛人間仙境,美輪美奐!
這座古樸美麗的濱江小城。曾與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并譽為“長江五虎”。自從失去省城桂冠后,才蛻去往日的繁煙鉛華,逐步沒落消沉。但深入骨髓的貴族氣質、天生麗質的古城遺風,千年古城百年省會的大家風范,依然讓人心存敬畏,仰慕三分。
氣笛長嗚,駛上對岸的渡船,迎著清風與朝霞,滿載歡歌笑語,徐徐離開8號碼頭,向江南進發。
“你們去哪?”
船上十幾名騎行愛好者,嘰嘰喳喳,興奮不已,主動與我們搭訕。
“東流古鎮。”我回答道。
“就你們夫妻倆嗎?”
“是的,我們不跟群走,怕跟不上你們?!?/p>
謙虛禮貌的回答中,透出一種特立獨行的氣質。
“難怪在騎行途中,經常遇到一男一女結伴而行,原來就是你們倆?。俊?/p>
“啊,嗯……”
我和妻的騎行活動從不跟群,卻在無意中造就了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線。其實,主要還是怕妻跟不上群。我可以等,但拖累隊友就于心不安了。而且,夫妻組團,隨心所欲,走哪算哪,想啥吃啥,圖的就是那份自由自在,那份怡然自得。
長江對岸的東至縣,由此前的東流縣和至德縣合并而成,曾經是安慶市的下轄縣。后經區劃調整,現隸屬于池州市。原東流縣的縣城東流古鎮,臨江而建,取大江東流之意而得名。北宋黃庭堅《丙申泊東流》詩云:“滄江百折來,及此時東流”。
云開霧散,烈日當空。206國道的油路,在高溫炙烤下,散發出刺鼻的異味。我們一路飛馳,直達東流。
11時許,途經東流派出所。我們隨即停車,進所休息、方便。值班人員接待熱情,我便很不客氣地,把值班室僅有的一瓶開水,全部倒入自帶的騎行水壺里!
“不好意思,水倒完了……”
我尷尬地抱以微笑致歉。
“沒事沒事,你們倒滿帶夠了嗎?不夠再燒……”
畢競是同行,賓至如歸。
謝別值班干警,開啟手機導航,一會就到了鎮北的天然塔。
“天然塔”,座落在鎮北的回龍山上。是著名的“東流雙塔”之一。它默默佇立于長江南岸已達數百年了。塔身五層六方,磚石木瓦的結構,古樸端莊,厚重典雅。每層門開六扇,內設樓梯。拾級而上,登塔俯瞰:只見大江東去,氣勢如虹。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塔旁佛廟,香客云集,正在做著法事。忙碌的居士,準備著齋食,對我們的到來,十分友好和善:
“里面有開水啊,自己隨意加,進塔可登頂觀江……”
由于體力消耗太大,妻不想進塔登頂了,只繞塔一周走走看看??赡芤蚰昃檬?,局部殘墻斷磚,斑駁破損,雜草凌空。我們拍照留影,便欲離開去往東流老街。
“走拉?吃飯再走???”
眾居士太客氣了!回首致謝時,妻失去平衡,車歪了一下,好險!
“小心,慢點!”身后的居士關切地囑咐道。
“好的,謝謝你們,再見!”我立即下車,再次揮手致謝!
妻馬上扳回正道:“沒事,走吧,繼續……”
東流老街,青石板的幽巷,一、兩層的磚木鋪子,清爽宜人。我們推著自行車,停在一個緊閉大門,無人居住的木門石檻前,乘涼補水。吃著隨車自帶的面包和零食,仔細觀摩著古街舊巷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一門一窗……
這時,附近的老居民圍了過來,噓長問短,請我們進屋休息,熱情好客,親和友善。由于我們初來乍到,也不好冒然進屋打攪,他們便關切地拿出凳子,讓我們就座休息,可見此地民風純樸,令我和妻十分感動。
因時間倉促,參觀拍照,送還凳子后,我們又匆匆趕往下一個景點:“東流雙塔”的南塔——秀峰塔。
秀峰塔與天然塔南北呼應,矗立于東流鎮南牛頭山上(現已建成為市民文化公園),與陶公祠相毗鄰。南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略晚于北塔。塔5層6方,高10余丈,磚石砌成,形似巨筆朝天。建塔初忠是為“增補文樞,更增秀氣。”
由于正值酷暑,夏日炎炎,烈日當空,又恰逢正午高溫,公園內幾近無人。我和妻推車上山,獨享那份清靜悠閑。先是在一株樹蔭下,后轉移到塔的東南側陰涼處,鋪好防潮墊,讓妻午休片刻,我負責“站崗放哨”
“丫頭,該出發了吧?還要趕最后一班渡船呢?!?/p>
我提醒妻,起來活動活動,準備返程。
“最后一班船是幾點?”
“好象是下午五點半吧?趕不上就只能夜宿大渡口了!”
妻看看手機:“還不到兩點呢,急啥!”
妻不以為然,很不情愿地爬起來,伸著懶腰……
我迅速卷起防潮墊,收拾垃圾,整理裝具,出發。
路過陶公祠,駐足憑吊。只見大門緊閉,甚是失望:“陶令不知何處去,東流訪客空此游。”
陶公祠是為紀念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而建,是東流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點之一。相傳,陶公時任澎澤縣令僅八十余日,恰逢府督來縣,須束帶揖見。陶嘆曰:“吾豈能為五斗米折腰!”乃自解印綬而去,辭官歸鄉,隱居東流,讀書種菊。留下不少生性傳說。
由于東至地處山區,道路起伏不平,長坡陡坡一個接一個,體力消耗巨大。加上妻的新座騎尚在磨合期,不時發出異響,數次停車檢查:一會加點油,一會加點氣,時間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留走了……
到達升金湖路口,在一個路邊小超市停車休息,順便買兩支“綠色心情”冰棒降降溫吧。
“不,我要巧樂滋!”
妻加速追上來,嘟嘟著嘴憤憤不平:“就你最小氣,舍不得給我花錢,總買最便宜的冰棒……”
呵呵,妻的意見還不小呢。“好、好、好,就依你,老板:一支綠色心情,一支巧樂滋?!?/p>
冰棒還沒吃完呢,便拿出手機一看:“??!不得了,五點了!這里距碼頭還有十公里的路程呢。丫頭,快……”
我立即把冰棒塞嘴里,跨馬上車:“丫頭,我先去買船票,不等你了哈?!?/p>
沒等妻回答,便以百米沖刺的勁頭,一路加速,一路狂奔。心無旁騖,只想著趕上最后一班船。
5點24分,我氣喘吁吁,揮汗如雨,終于趕到了輪渡碼頭。
一問,售票員說最后一班船是晚上6點半。
“??!”
我一屁股癱坐在臺階上,差點沒暈過去。
5點29分,妻也到了。我告訴她6點和6點半各還有一班船。
妻說:“你這個大笨蛋!本來就沒有必要拚死拚活地趕最后一班船!就算你趕上了,買好了船票,我到不了還不是走不成嗎?莫非你是存心想要甩掉我呀……哎喲,媽呀,累死我了?!?/p>
哈哈哈,上船!回家啰……
李國平
201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