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約從去年5、6月份開始,突然有了強烈的個人成長焦慮。
為什么會焦慮,怎么這個時候焦慮呢,我想大概是有這幾個方面吧:
第一,居安思危。工作很穩定,但是不知道這樣的穩定能持續多久,不知道這樣的穩定被打破后自己是否還有競爭力。
第二,人近中年。30+的年齡,依然沒有太大的工作成就,不想就這樣得過且過,總要在還可以奮斗的年齡奮斗一把。
第三,對比傷害。互聯網上,各路大神飛速崛起,對比起來自己太弱智,老婆也在飛速努力成長,更不應該落后。
02
有焦慮,就得有所行動。
我做了以下幾件事:
1、每天堅持寫文章,自我反思,自我反省。
2、加入知識型IP訓練營,想通過群體的成長促進個人的成長。
3、在知識型IP營里,沒有鑒別的報名了一堆線上課程學習。
幾個行動中,好像做的最好的是寫文章,先不說文章的質量,至少一直有堅持,并且做到努力認真的在思考。
加入IP營,只是增長了自己的見識和無效消耗了一堆時間,并沒有為自己帶來多大的提高。
而報名的一堆微課,其實根本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學習。
03
行動起來固然是好的,但是行動的結果最終是要在個人提升上,而沒有個人的實質提升,做再多最多只是感動自己,告訴自己我多么努力,多么愛學習,造成這樣的一種緩解知識焦慮的假象迷惑自己罷了。
那為何感覺自我提升不明顯呢?
除了目標不夠清晰,行動支持力不夠以外,我想一定還有其它的原因。因為個人不算是一個不知上進無所事事的人,但為何每天接觸這么多知識仍然感覺自己并沒有提升呢?
聽了趙周老師的課,猛然間意識到,我是缺乏知識管理,我的知識有積累,但沒有歸納,沒有體系,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所有的知識都是凌亂的一盤散沙,形成不了一個總體,最后導致無法完整的總結提升。
04
所以,當下我的重點更應該放在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上,在自己的已有認知上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再將體系進行充實,形成自己的完整知識體系。
比如關注什么方面就將什么方面的信息收集起來,做好整理和分類,當素材收集起來后鞏固提高,最終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管理體系。
個人技能方面是這樣,工作成長方面是這樣,生活方面也如是,只有搭建整體的框架,才能形成完整的輸出。
所以,當下目標慢慢摸索建立好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