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子孫》 讀書隨筆記
第二站雅不賴 20180118
很多人不愛讀書,是因為實用主義傷害了他們的心靈。他們不知道人格的重要,不知道讀書能幫助一個人樹立好的人格。不讀書沒有智慧,沒有智慧更不會讀書,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性魔咒—的方法之一,就是多讀好書。因為,無論你相信還是不相信,想要活得幸福,想要實現夢想,都需要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是非??蓱z的。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實現夢想,他們可能會打碎一些非常美好、非常寶貴、關乎整個命運的東西,去追逐一些他們所認為的目標。這種本末倒置會讓他們陷入痛苦,甚至絕境,承受一種可怕的惡果,比如人格的墮落。但即使如此,他們也不一定能學會反省。這就是不讀書、遠離精神追求的恐怖。
——摘自《匈奴的子孫》 雪漠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繼續今晚繼續走在雅不賴的路上,且是繼續昨晚讀書隨筆記的話題。文化的自覺與讀書分不開的。昨晚,學而優的陳總陳老師在朋友圈里點評我的隨筆記時說到,還是要讀書。對。她說的非常對。也正好是引出了今天晚上關于讀書的這個話題。
在讀書這方面,若談自評的話,我個人認為自己還是一個正面教材的。在此分享給一些與我有著共同經歷的朋友和暫時還不愛讀書的朋友。那些在書堆里泡大的老司機就來笑笑我吧。
在很小的時候,我還是必須喜歡看書的,家里的書也很多。那本老版的《中國少兒百科全書》就曾經是讀小學時期的最愛。三年級之前,還很喜歡看兒童版的四大名著,因為還小,字認不全,所以只能看注音版的書。
但,讀了初中后,這種閱讀的習慣就呈了遞減趨勢。覺得聽音樂 ,打游戲,上網與同學一起壓馬路才是最有趣的事情。呵呵,我相信說到這里,很多人在問,這是我認識的凡哥嗎?是的,這是我曾經在某一段時間的狀態。但是,慢慢的覺得這樣的生活也很沒有意思。有一種無明的空虛感。玩也玩了,樂也樂了,還能有什么呢?我還是那個樣子,沒有任何的改變和進步。也許,我這個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著一種不安分的東西存在著。只到了那個點,它自己就會爆發。
后來,讀了高中,人也慢慢的生性了許多。少了一些叛逆,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我接觸了雪漠老師的作品?!段业撵`魂依怙》、《大漠祭》等書也都是在高中時候讀完的。我還記得那時候雪漠老師的《大漠祭》還是上海的一個出版社的,十年多后的今天再來看《大漠祭》已經重新第五次出版了。這本書的出版過程,也是我成長的過程吧。
在大學的時候,我對煲劇不感興趣。也會經常泡圖書館,但我看的最多的書不是中外經典名著。更多的看的是飲食與烹飪。呵呵,說真的,倘若問我生活中做什么閑事最快樂和幸福的話,我想說,那就是在廚房的時候。那簡直就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后來,大學畢業了,我走進了一個文化與讀書的圈子。生活與工作都是這些,慢慢的,環境把我熏陶了。我從最開始讀一些閑書到了現在讀中西方古今外經典的的哲學,文學,歷史等人類經典的集合。許多數十年沒見過我的朋友,說我現在是一個文化人。說是文化人,我談不上,擔不起。我更多的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文化土匪。呵呵。人也好,土匪也好。至少是要對文化與讀書有著一份敬畏的。
談到這里,我想說說我的母親。雖然,我在叛逆期不太愛看書。但,母親卻是經??磿K豢撮e書,她看的大多數都是經典。雖然已時隔多年,但,床頭有盞臺燈,母親在看書的那個場面卻深刻的印在腦海中了。
現在的人愛看書的不多。要不然社會和政府哪里會不停的倡導要閱讀呢?就是因為閱讀的人不多,讀書的人不多,所以才要倡導的。我們這個時代與過往不太一樣。在父輩,祖輩那個時候,不讀書,不學習,或許與他人的差距不會很大。但是,今天的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文化與人類的進步與我們每個人的閱讀習慣,學習能力是分不開的。
簡單的說,想要進步,就要讀書?;蛟S,開始需要強迫著自己,但,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打開那扇窗戶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懂得什么叫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了。
借用自己曾經在廣州二中對學生們說的一句話,為什么要讀書?因為讀書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寫于2018年1月18日
附加:今晚就像寫流水賬一樣噼里啪啦說了自己曾經不太光榮的歷史,但是,那是真實的經歷。所以,我相信每一位朋友都是潛力股,定然都是比我優秀的。我都可以,你們定然更沒問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