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是一種人生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被各種壞習慣拖累,深陷泥潭,無法自拔。回想生活,有多少個早晨決定早起,卻在鬧鐘響了一遍又一遍之后賴床不起;有多少次決定減肥,高喊著“胖子沒前途”,卻仍然在該控制飲食的時候放任自流,吃的津津有味;多少次決定一會兒去學習,可時間過了一天又一天,卻從未行動。我們都想養成好習慣,可這惱人的惡習就像是女巫的魔法,將我們牢牢控制,無法掙脫。
如何才能改掉壞習慣?也許,古川武士的《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煩惱。
《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的作者古川武士,是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的董事長,他認為“習慣培養”對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至關重要,他獨創了習慣培養的理論和思想,向日本的個人和企業進行大量的咨詢培訓服務,總結了一套非常接地氣的習慣培養的方法。古川武士除寫有《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之外,還寫了《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找到想做的事,擁有無悔人生》以及《煩惱都是自己想出來的》等書,受到大家廣泛關注。
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兩個重點問題:1、我們為什么改不掉壞習慣?2、如何通過習慣終結術實現人生的良性循環?
一、我們為什么改不掉壞習慣?
1 習慣引力法則
古川無數說,我們無法改掉壞習慣是因為大腦的生存本能導致。大腦喜歡維持現狀,討厭事物發生變化,當遇到新事物時,就會出現排斥現象。對大腦來說,并不存在好、壞習慣之分,只要是變化的事物,都會竭盡全力的阻止發生。因此我們在形成新習慣時,總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
?2意識與無意識的平衡
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兩部分:一部分是意識,一部分是無意識,如果把它們比做冰山,意識就是露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無意識則是水面之下那個龐大的冰山群體。意識想要改變,而無意識則堅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維持常態,拒絕發生任何改變。
3欲望和理性的斗爭
在減肥初期,我們深知壞習慣給身體和心靈帶來的危害,理智占據主要位置,即使有欲望,也得到一定的壓制,此時,好習慣可以進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欲望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以壓倒性的優勢奪回主動權,重新掌控理智,此時,壞習慣就無法改掉了。
二、如何通過習慣終結術實現人生的良性循環?
古川武士說,要想擺脫壞習慣,建立起積極的良性循環,習慣終結術起到關鍵作用。
習慣終結術包括兩個部分:準備階段和行動階段,認識每個階段的特點,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壞習慣就會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悄悄消失。
一 ?準備階段
1確定行動的層次
在改掉一個壞習慣前,首先要明確行動的層次,是要徹底戒掉它,還是只想減少量或者時間。對于不同的習慣要有不同的要求,像“抽煙”、“賭博”這樣的壞習慣徹底改掉他,會有更明顯的效果。
2? 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
我們在改掉壞習慣時,總會經歷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誘惑,練就強大的內心,可以讓堅持更有力量。
在增強心靈力量時,首先要做到合理飲食,保證休息,及時鍛煉,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其次要讓自己找到行動的核心動機,可以從“危機感”“快感”“期待感”三個方面進行思考,如:我為什么要改掉壞習慣?如果我不改的話會有什么糟糕的后果?我改了之后會有什么好處,幾年后,我仍然堅持著好習慣,又會出現什么美好的場景。通過這三個方面的思考,提高自己的目的性,讓行動得以堅持下去。
3 尋找可以減輕痛苦的“替代”物品。
在改掉壞習慣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出現焦慮、煩躁、難以忍受等痛苦的反應,為了保證自己的壞習慣能夠改掉,可以準備一套替代方案,當自己難以忍受時,可以通過做其他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適當減輕自己的痛苦。
(二)行動階段。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壞習慣的戒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經歷不同的時期,而我們只有清楚了解每個階段的特點,并找準應對策略,才能成功打贏這場“戰爭”。
在我們戒掉壞習慣的過程中會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禁欲期,動力缺乏期,穩定期和倦怠期。
1? 禁欲期
禁欲期是在行動開始的1-3周,這三周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時期,也是與欲望作斗爭最激烈的時期,很多失敗的案例都敗在了這個時期。在禁欲期,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營造一個沒有誘惑的環境。其次讓自己的行動可視化,可將自己的各種計劃寫在本子上,完成的打對勾,沒有完成的打叉,也可以通過手機進行記錄。第三給自己設置一個破罐破摔的上限。當遇到意外情況發生時,我們要正視這樣的現象,給自己放低要求,制定最低標準。
2 動力缺乏期
這個時期一般是在第4-7周,表現為動力不強,失去干勁,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最終導致行為的終結。在這個時期要及時給自己打雞血,通過對禁欲期行為的回顧總結,制定出自己的一個必勝模式,如在醒目的地方寫下勵志名言;通過想象描繪自己養成好習慣后的美好世界;利用計時器讓自己心無旁騖的做事情;給自己好的獎勵與懲罰;向周圍的人宣誓來督促自己等方式重新找回自己的燃燒的斗志。
3 穩定期
一般在8-10周左右,在這個階段要注意將眼光放長遠,要在對前七周進行回顧總結,查缺補漏的同時,提高實踐率,嚴格遵循計劃,按部就班的實施。
4倦怠期
倦怠期一般出現在11-13周左右,這個時期我們會對所做的事情出現原地踏步的現象,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增加一些變化和刺激。如減肥時更換減肥食譜,運動時改變運動的方式;戒煙時將替代物由吃東西改為喝咖啡,通過這些小小的改變,幫助我們將行動進行到底!
美國學者艾德勒說過這樣一句話:所有實用性書籍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它所關心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能靠實際行動。古川武士向我們分享了自己實踐多年且行之有效的習慣培養的理論和方法,讓我們在戰勝壞習慣的路上又近了一步,然而,放下這本書,如果只是讀過,而從未付諸行動,那任何的分享都會像遙遠天空中點綴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人們都渴望成功的道路上有捷徑可尋,然而離成功最近的一條路永遠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奮斗與實踐。與其盲目的向前沖,不如沿著成功人的足跡,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努力跑起來,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