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1-
我從小在學習方面就很上心、很用功,是鄰里親戚過年過節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也因為總被表揚,所以學習就更用功,生怕考不出好成績失去被人夸贊的機會。
我媽是一名教師,所以你可以想象同時擔任母親和教師身份的她,對于學習有多看重。所幸,我沒讓她多操心,甚至有時候別人夸我學習好,以后一定有出息,我能從我媽臉上看出一絲刻意掩蓋的自豪。
然而,我弟就沒有我幸運了。我弟不愛學習,屬于一上課就打瞌睡的那種學生。我媽對他學習方面嚴格的要求,讓他對學習更是無比厭惡。而我媽卻又經常拿我當做標桿要求我弟,使得我弟常常在她的嘮叨和指責下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地說:“我姐倒是大學畢業,現在在北京還不是混得一般,租房子都得跟別人合租嗎?”我媽氣結,從此很少再拿我當做教育我弟的案例。
而我呢,雖然也知道教育的意義不止是為了獲得高收入,但是跟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講教育的意義他未免聽得進去。所以,我只能跟他講:“現在社會對于學歷很看重,很多工作都有門檻,雖然現在大學畢業生滿地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也不少,可是沒有上過大學的人也不見得比上過大學的強吧?”
可是我弟在氣頭上,我媽用我作為案例教育他,他自然對我充滿敵意,沒有好氣地甩一句:“小學生當老板的到處都是,招的員工都是大學生”。我無語。畢竟還是要說到教育除了謀生技能的其它作用。
? ? ? ? ? ? ? ? ? ? ? ? ? ? ? ? ? -2-
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1.獲取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這是教育最基本、最實用的價值。在這個注重實用價值的社會,我們對待教育顯得尤其急功近利。我們對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哲學家滿懷敬仰,我們說對哲學感興趣,但是在大學選專業的時候,我們卻避開哲學選擇好就業、工資高的理工科。矛盾的是,即便追求教育的實用性,很多人卻認為大學教育并不實用。為什么呢?一是大學教的知識跟不上工作的需求,有的大學教材多年不更新,多年前的案例到現在還在講。二是大學課程理論性太強,實操性太差,參加工作了發現什么都不會做。
其實,有多少人在大學里系統地學了自己的專業呢?根據二八定律,只有20%的人會努力學習,其余80%的人中一部分去上課是為了簽到不掛科,一部分甚至連掛不掛科都不在乎。甚至在那20%努力學習的人中,80%的人工作受挫后也開始否認教育的價值,原因參考上面兩點。但即便教育不那么實用,企業單位還是愿意招聘大學生、研究生,為什么呢?說明教育對培養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是有用的。
2.思維方式
我到現在還清晰地記得,高中的一堂數學課上,我的數學老師說:“昨天我看到一句話,覺得特別有道理:教育是什么呢?教育就是把你學的所有的知識都忘完之后剩下的東西”。接著,他有食指和中指關節敲擊著黑板上畫的幾何圖形說:“我現在教給你們的這些知識,什么輔助線啊、什么異面直線啊,以后在你們的工作中可能都用不到,老板不會讓你們去做幾何證明題。但是,為什么還要學呢?是為了培養你們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他深深地注視著我們,停頓了幾秒鐘,接著說:“我相信,很多年以后,你可能忘了我教給你的知識,但是我今天說的這段話你一定會記得,這種數學思維也一定會對你的生活和人生有幫助”。
多年以后的今天,如他所言,我真的忘了他教我的數學知識,也真的清楚地記得他的這段話。可是對這段話的理解卻更深刻了。
我們所學的每個學科都蘊含著哲學思想,都培養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思考能力。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邏輯的產物。你能想象一個邏輯混亂的人,語言和行為很有調理嗎?你能想象一個語言和行為都混亂的人,卻取得很大的成功嗎?不成功,再加上邏輯混亂,又歸罪于教育,認為教育沒用。其實不是教育沒用,是從教育中獲取的不夠。
3.認識自己和世界,提高自身道德和修養
在人類認識之初,所有的學科都包含在哲學中。隨著人類知識的不斷深入和細分,才漸漸出現了其它學科,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意識科學。但是哲學與其它學科依然緊密相關。為什么每個學科的最高學位都叫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學博士)呢?因為知識學習到最深層次就進入到哲學層次,都歸結于哲學。如愛因斯坦和牛頓,他們的物理學研究達到最高峰之后便進入到了哲學思考層面。所以,教育進入到最高層次也是哲學層次。有人說哲學是最沒用的學科,多么無知和狂妄啊!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哲學思維和邏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并為我們提供在這世界上思考和生活的方法。
所以,教育的高級目標是為了幫助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意識到世界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認識到自己和世界的關系,思考如何在這世界上生活,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同時認識到自己知識和能力的局限性,發展了自我意識,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評價自己、修正自己,從而提升自己,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也讓自己和世界處在更和諧的關系。另一方面,教育也培養道德,教會我們懂得禮義廉恥,提升修養,在社會關系中與他人和諧相處,與世界和諧相處。這一點中國古代教育遠好于現代教育,所以現在我們又開始弘揚孔學,開始重視道德教育。
當我們對教育的認識,從獲取知識的層次升級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以及提高修養的層次后,我們接著就要進入教育的終極目的。
4.自我教育
我們從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煉出思維邏輯,用于指導自己的行為;在學習知識、邏輯思考的過程中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增強自我意識,提升道德修養。接著,我們就要用這一整套的體系,來進行自我教育:運用從教育中獲得的學習能力,自學新的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提煉思維邏輯,思維邏輯又反過來指導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并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思維邏輯;在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思維邏輯,并有意識地加深認識世界和自己,監督自己、審視自己,不斷在知識和道德修養方面提升自己;道德修養又反過來提高知識和增強邏輯。最后,四個方面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算達到了教育的最終目的,才會發現教育深遠的意義,才不會說教育沒用。因為,我不相信,一個會自我教育的人不會成功。他一定會成功,并且不止會在世俗生活上成功,也會在靈魂生活和精神世界上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