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到了"似乎是所有同齡人開始相親的理由。我也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是非常排斥相親的。覺得都什么年代了,怎么還興相親呢。
最開始因為失戀,我母上大人也不敢給我安排相親。有一次她問我,姑娘啊,你真的打算單身一輩子么? 我脫口而出,對啊,一個人有什么不好?彼時,剛經歷失戀,心里也沒有辦法接受新的人,也沒有力氣去重新認識一個人。
三個月的時間里,母上大人旁敲側擊的講到,我的某某同學都二胎了,某某阿姨想要給你做媒,你覺得怎么樣?為了不讓她難過,我總是很認真的告訴她,相親可以,但是對方要有身高,要有顏值,要有體面的工作,要有車,要有房。其實我也知道,自己的條件也沒有多好,所以符合條件的男生也看不上我。到了我這個年紀,好男人都被挑走了。可我總要給我母上大人一點說辭,好推掉哪些無聊的相親。
和我有同樣困擾的s小姐,事業風生水起,卻也免不了老套的開始相親。她很有主見,有的時候我覺得她應該不喜歡男人。可是她卻愿意去相親,她說,對于她個人而言,是非常愿意單身的,沒有什么不好。可是,她單著,并不是她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倘若她單著,被戳脊梁骨的是她的父母。村上愛嚼舌根的大爺大媽說的總是某某某的女兒一把年紀了還不嫁人,而不是說s小姐一把年紀了還不嫁人。
倘若,是否結婚是否談對象,是一個人的事,該多好。但現實是,你沒有辦法逃離這樣的現實。
所以,我也開始相親了。把之前的條件放低些。學歷相當,身高175左右。其他的都無所謂。學歷,是因為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始終沒有共同語言。身高,因為我個不高,為了下一代考慮。至于房,車,存款,并不是很在意。
接下來,我就開始了頻繁的相親了。
給我弟弟介紹對象的媒人,知道我弟弟還有一個姐姐,就把我寫在了她的小本本上。我的第一個相親對象,就是她介紹的。去之前得到的信息是,小伙子長得白凈,在鎮上有一套拆遷房,是學校的老師。 我母上大人陪我去的,我去的稍晚一點,母親先去的,所以等我到了,她已經清楚,媒人說的沒一句靠譜,小伙子邋里邋遢,頭發像頂了一個鳥窩,工作也不是學校的老師。母親已經失望,相親也就10分鐘就結束了。象征性的加了微信,然后再見,也沒有聯系過。
第二個媒人,是個老頭。相親對象是隔壁鎮上的一個小伙子,條件尚可,年長一歲。相親期間,有點羞澀,不大說話。加完微信之后,偶爾聊一聊。
其實于我而言,第一眼很重要,和一個人短暫相處之后,大概就能知道,這個人會不會和我的未來有關。
在母上大人的要求下,聊了幾天,未見面,最后,是我約了男生出來散步。當天已經知道是不可能了。倘若一個男生喜歡你,怎么會是女生主動約出來呢,他應該巴不得馬上能見到你,而不是一周以后由女生開口。
第三個媒人,仍然是第一個阿姨(我的名字還在她的小本本上)。小伙子很有禮貌,不是本地人,但是行為舉止都深得母上大人歡心。然后母上大人就開始吹噓她的女兒,也就是我,如何如何的優秀。
和小伙子出去看過一次電影,吃過一次飯。說實話,我特別勉強,他不是我的菜。他約我周末出去游泳,我沒有直接答應,也沒有拒絕。在周末來臨的時候,他突然給我發信息說,我們不合適。當時,我的內心大吼了一聲,awesome ,我立馬回復,我也這么覺得,不能更贊同了,但是我媽喜歡你,覺得你不錯。然后我們從之前的尬聊變成相見恨晚的推心置腹。互相說好,我跟我媽說,他沒看上我,他對他媽媽講,我沒看上他。
后來我把我們出去吃飯看電影的錢微信轉賬給他。作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沒有必要讓男生掏錢,除非你是我男朋友。但是,他沒有收。現在,我們仍然是朋友。看到朋友圈他曬的女朋友,覺得,嗯,挺好。
第四個小伙子,是第二個大爺介紹的。說起這個大爺,我真的要吐槽了,他統共給我介紹了兩個人,男生都沒有給我打過電話,大爺倒是打得勤快,總是問,有沒有出去約會過啊,小伙子還不錯的啊,你要是喜歡,可以主動約啊。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每次接大爺的電話,我都告訴自己,他是老人家,要尊重。掛掉電話后,默默說一句bullshit
言歸正傳,第四個相親對象。后來聽皇阿瑪說,曾經還和我表姑想過親。這個小伙子,長得很俊,棱角分明,是那種第一次見就不會忘記的人。總體而言,是個積極向上的人。但是!對方心里住著一個林黛玉!總是給我發一些他寫的詩。我自詡內心住著一個男人,是個女漢子,這位仁兄大概心里住著一個叫黛玉的女人。每天發一點酸臭的詩句,并不覺得浪漫,反而讓人很反感。倘若沒有這些詩句,這個小伙子還是很不錯的,至少三觀很正,運動健身,有孝心。但是詩句....... Oh come on 饒了我吧
第五個相親對象,在去不去相親這件事上,我和我媽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爭吵。對方是一個年長我五歲的外地人,說是外地,其實也還好,一個小時的路程可以到,跨過一個省而已,這位大哥而立之年,沒有房沒有車,初中文化,普工。我的天啊,我媽怎么會答應讓我去見面。我特別強烈的表達,這位大哥,沒有見面的必要。學歷相差太大,沒有辦法交流,沒有共同需要,倘若他有點魄力,30歲了也不會一無所有。我媽就給我一句話,他能做上門女婿。
冷戰了兩個星期,恰巧,弟弟訂婚,我媽找了我姑父當說客。姑父是場面上的人,我也不好像對我媽那樣撒潑打滾。最后還是去了。有種被押去的感覺。我跟姑父說,其實這個人見與不見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在我心里畫了叉,見了又如何。所以結果可想而知。
為了緩和和母上大人的關系,我主動的去見了我大姨給我介紹的對象,只是我媽當時在氣頭上,只讓我爸陪我去的。見面后,我知道,就是這個人了。也是我現在的先生。
其實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我媽不按常理出牌。別人家的媽媽都是希望女兒嫁個好人家,男方家的條件要怎么怎么好。而我的母上大人,給我介紹的盡是些條件差的呢。 母上大人解釋道,男生家里條件一般,你在他們家就不會受欺負,如果條件比我們家好,你過去了,以后肯定會有矛盾。說的好像也很有道理。
總結一下,媒人說的話,不可盡信,他們的小本本上的名字太多了,所以都是隨便配對,總會有成功的,所以一般都是走量,讓你多相親幾個,總會有看中的。你的那些條件是可以刪除掉一些人,但是等到遇見對的人,條件都不是條件了。我們已經不能找到喜歡的人了,為什么不找個符合條件的。(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愛情太短,路太長。最后,不管是自由戀愛也好,相親也好,希望大家都能夠嫁給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