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最大的矛盾不是日益增漲的物質需求與生活費之間的矛盾,而是寢室矛盾。
——東叔
01
小西所在的宿舍整體而言算是和諧的,從未有過當面的撕逼。
但背地也是暗潮洶涌,或有爆發的一天,或隨著畢業逼近偃旗息鼓,其因則是小楠每天制造的聲音。
每當提到小楠,小西的唾沫星子都集中在吐槽她制造的各種“砰砰砰、咣當咣當、哐當哐當、噠噠噠”的聲響不斷。
起初室友們體諒她是不拘小節的姑娘,做事大手大腳,所以常以玩笑話或多或少的給予提醒,直到后來發現,你把人家的話放心尖上,人家對你從來不以為然。
無數次前腳提醒進出門輕點聲音開關門,無數次后腳依舊砰砰砰,有多少次從睡夢中突然驚醒逼近神經衰弱,就有多少次強忍撕人、期盼畢業。?
很多矛盾的產生并不在于彼此有多大的血海深仇,而是生活中一件件的芝麻小事,正是這些芝麻小事構建了彼此相處的聯結。
人與人的相知要靠緣分,但人與人的交往不求緣分,不求交心,只求不鬧心。
好的輸出,才能換來好的回饋。
02?
很多人以為,在大學,碰到的第一個挑戰是學業的壓力,非也,實際是群體生活。
也許有些人,曾經是住校生,早早經歷過群體生活,但可能更多的人沒有長期經歷過群體生活,而群體生活便是大學生活中的一個小山坡,處理得當,則可以在上面滑滑梯,處理不當,將會長成一座布滿荊棘的高山。?
宿舍生活是群體生活的縮影,其質量也是衡量大學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標準。好的宿舍生活是一個溫馨的小家,壞的宿舍生活則是四個人五個群,表面和諧,暗地撕逼,再壞點則是見面即撕。?
請記住,當走出了家門,你就不再是小公主。良好的宿舍環境需要彼此的相互尊重與配合。
在宿舍里,首要做好這件事——聲音輕一點,沒人討厭你。
03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則很暖心的宿舍日常。
小北某日在宿舍午睡,那天遲遲睡不著,便躺在床上閉目養神。
小東向來是宿舍里最早出門的人,大家從來意識不到他具體什么時候離開,也從來沒被他的早起吵醒過。
那天小北發現,小東在鬧鈴聲剛響起的前幾秒就迅速按掉,起床后也一直輕手輕腳,小心翼翼,豪不夸張地說“像賊一樣”,離開時因為擔心關門聲吵到舍友,便先將鑰匙插在門孔里,輕輕轉一圈,關上門后,再將鑰匙轉回去,鎖上門,輕輕拔出鑰匙。?
小北突然發現了小東一直以來隱藏的溫柔,感覺心熱熱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像小東一樣。細節見人品,也是一點點的細節才能細水長流,溫潤人心。
在不知情間,我們不知道接受了別人多少默默的溫柔與照顧,所以我們也要用給予來回饋。
很多時候我們會苦于不知如何向別人表達關愛或伸出援手,殊不知,有時不打擾,其實是對別人最好的饋贈。
04
在家被爸媽當小公主寵著,在學校有老師同學包容忍耐,但從象牙之塔走出去后,沒有人會一直寵著你,環境更不會遷就你。?
很多人說90后一代越來越自我,做任何事情都很隨性;也越來越自私,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從不把別人放在心上。
有人講這是因為他們被寵壞了,不具備責任感,也有人會說這是獨生子女的通病。?
聽到這些話,我替獨生子女扎心,更替90后扎心。
正因為缺點總愛被人拿放大鏡看,所以才有了管中窺豹的“獨生子女劣勢論”、“90后劣勢論”。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表現正能量的品質和行為,撕下不好的標簽。獨生子女和90后拒絕背鍋。?
懂得尊重他人,學會承擔責任,是撕下那些不好標簽的有利武器,更是獲得他人尊重的基礎。長點心吧,從不把他人放在心上,一心只有自己,那于他人而言你也不存在什么意義。
社會不會處處遷就你,不長點心,終究有一天會被拖入社會的黑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