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近幾年網上不斷爆出奇特的鬧洞房事件,網友憤懣異常,言論一致地抗議鬧洞房!
為什么網友對待應該幸福歡愉的鬧洞房的態度如此極端呢?特此,任游子舉三個鬧洞房的例子:
1:山東某農村,鬧洞房時,將公公和兒媳強行拉扯在一起熱吻,新郎暴怒,正要阻止時,卻被鬧洞房的人用皮鞭狠抽。
2、甘肅地區,晚上鬧洞房期間,幾位男子將新娘固定在床上,邊脫其衣服邊亂摸……
3、河南某個鎮上,鬧洞房高潮時,讓新郎和新娘躺在被窩里,將各自身上衣服脫光,兩人現場進行夫妻活動。中途時,將被子抽掉,眾人哄堂大笑,新郎新娘尷尬不已。
如果想直觀地看到鬧洞房的場景,請前往各大視頻網站,比比皆是,慘不忍睹。
結婚本來是一件幸福美滿的事情,而鬧洞房卻如此惡俗不堪,給新郎新娘兩家人蒙上了羞恥尷尬的陰影。
鬧洞房作為中國習俗,為什么會形成以上難堪的行為?鬧洞房的習俗來歷是什么?
有兩種說法。
1、鬧洞房源于驅邪避災。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大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伙迎親隊伍之后,他看出這是魔鬼在伺機作惡,于是就跟蹤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進洞房。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里面藏著魔鬼。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魔鬼就不敢行兇作惡了。”于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里嬉戲說笑,用笑聲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魔鬼終于逃走了。
2、古代中國人結婚時,通常是盲婚啞嫁,不僅缺少婚前交往,甚至素未謀面。特別是新娘,缺乏男女交往和作為主人家招呼客人的經驗,新人往往陷入不知道怎么跨越僵持尷尬氣氛而親近對方的困惑。鬧洞房有著一個迫使新郎新娘相互配合的過程和必須親近依賴對方才能過關的感覺,而這些不得已、半推半就,實際上幫助了他們自己更快進入夫妻的角色。
由此可見,鬧洞房起初就蒙上了辟邪和色情的色彩。
鬧洞房不僅以它的來歷有關,而且充分體現著國人的典型文化。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含蓄內斂。這種文化直接導致國人面對情感、性時,克制自我,壓抑天性。曾國藩就是典型代表。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日記云:
至海秋家赴飲,渠女子是日納采。座間聞人得別敬,心為之動。昨夜夢人得利,甚覺艷羨,醒后痛自懲責,謂好利之心,至形諸夢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聞言,尚怦然欲動,真可謂下流矣!
性作為人類基本需求,而曾國藩在儒家文化、程朱理學的熏陶下,卻要克制自我,壓抑性需求,與人類的天性作斗爭。
在21世紀的當下,部分國人是現代人的硬件(身體),古代的軟件(思想)。
他們避談色情,壓抑自我需求。殊不知,越壓抑,越渴望。
淫穢色情的鬧洞房就是國人這種矛盾心理的側面體現。
根據以上論述,鬧洞房已經不合時宜,并且成為現代中國文化的糟粕。
為了杜絕鬧洞房惡俗悲劇的再次發生,任游子號召有善心、高素質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