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我原意做。
我很小的時候,腦袋里想象過兩個畫面:
一是站在講堂,說著流利的英文給外國學生講課,似乎很喜歡那種光環。其實只有我清楚,那是為了彌補自身羞澀的本能,迫切想要沖破它,戰勝它,克服它,而勾勒出的形式。
二是做一位寫故事的人。
我現在的專業是漢語國際教育,小時候想象的第一種畫面實現了。我體驗了給留學生上課的感覺,雖然是用漢語講授,雖然我的英語很不好,但是我知道,過不了很久,我會克服語言關,真正站在講堂上,用另一種語言講述有關文化方面、自己梳理出的知識。這不再是我為彌補羞澀做出的選擇,它已成為我想要做的事情。這事情不局限于形式,只要是屬于它的機會,我都會發現,若是有機會,我也會勇敢站出來去迎接它。這是時間和經歷賜予我的,這是遇見的每一個人,自己每一次選擇賜予自己的,這是當我回頭去看身后的自己時,內心的柔軟告訴我的,你看,你已走出了一段距離。
我想做的第二件事情與第一件事情不同。若是下定義,第一件事情是需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不做會至死遺憾。
不知這個用詞會不會嚇到大家,希望不會。我想你們內心一定有過渴望,這渴望關乎著原始的快樂。說實在的,這么說的話,我真是非常不好意思:我是真的喜歡寫作。這里沒有用“書寫”,因為我認為兩個詞的意思不一樣。“書寫”是一種行為,想寫的時候就可以寫,大多數人都可以寫。“寫作”是書寫上的思考與整理,它要將想法、意義輸出,它需要讀者。
在“想”和“要”之間,我會選擇很久。我要持續書寫,因為我想成為作家(我的理解,作家就是書寫被認可為寫作的人)。但是,我要持續寫作,不一定是為了成為作家。被人認可也是一種機緣,有無認可,我都會繼續去做,這是我對寫作的情感。因為我的目的,是為了有天可以把書寫變成寫作,讓自己的文字具有自己歡喜的意義,最好的是,有人因為我的文字感到喜悅,在他們左右動搖的時候,知道有個人曾經做出了這樣的選擇與堅持,他們會說,哦,你看,這樣不也很好嘛。
我很羨慕具有文字表達天賦的人,天賦確實是存在的,有天賦又輕松喜悅去實踐的人,是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他們通過文字就可以帶人去理解這個世界,去感受同一事物帶來的不同視角的感受,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因為他們有了新的思考方式,發現了新的視角,那些透過文字傳達的內在讓我感覺溫暖,脫離孤獨。
為什么要在這里說這樣的事情呢^-^^-^
我想和你一起走一走,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一起去捕捉快樂的樣子,一起找到自我的真相。當我說出心里話,因為我已經不懼怕它被人知曉了。
送上昨天讀到的一首詩,它來自于佩索阿 詩選《我的心略大于真個宇宙》
Whenever you been,whenever you are,in your hand,in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