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新認識了MVP
以前很不能理解為什么新鋪設好的瀝青路,會重新打鉆、挖坑、圍欄,雖說創造了就業,創造了雞(G)地(D)屁(P),(有人說,這一段路有多少GDP,是沒多少,但推廣到全國,每年新修的路總里程可想而知,)這不是浪費各種成本?這不是凱恩斯的新型“挖坑理論”嗎?納稅人的錢就這么沒了。傷心……
這一切認知都被最近一次領導分享的內容刷新。什么是MVP,聽的最多的當然是在互聯網行業,拿大家熟悉的圖片。
其實在傳統行業,MVP也是通用的,想想修路為什么是先鋪一次瀝青,再挖坑做水汽工程,是沒有規劃好嗎?還是真的創造就業?還是其它原因?其實施工方也是以用戶為中心來實施的。為不影響過路過橋,減少路人繼續艱難行駛在鋪設前的坑洼路上,先鋪一次瀝青,讓用戶可以先行駛平整的路,再來做相應的水汽施工。如果按傳統等所有都完成再鋪路的話,用戶怨聲載道會非常的持久,而現在用戶可以“常規使用”。
二,【墻】的新解
以前對QQ郵箱登錄窗口的文案不以為意——‘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但結合最近部門例會上領導分享的【順阿戰爭】觀點,有了新的理解。GWF保衛某些領域不被“傷害”時,同時也側面促進了國內互聯網BATJD等大廠的發展。如果真的開放,他們還能活的今天這么好嗎?
有人說,歪國仁水土不服,不適合在國內經商,想想為什么會水土不服呢?至少小蚊子目前還沒有想明白,等待你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三,給微信團隊提建議
你是否有也遇到過,需要在發送微信里發送圖片,而且需要提前編輯、標注,添加表情、文字、美化等,有沒有遇到過一些體驗不好的功能點?可以在評論里和我一起說(吐)說(槽)。
我用的比較多的是圖片編輯中的添加文字功能,想不明白,為什么默認是白色字體,最后寫上的標注字放在原圖上根本看不見,除非原圖是黑底。我想微信產品經理肯定也有遇到過這類問題?他為什么不做成默認紅色筆呢?小蚊子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是你,你會和我一樣,提這個優化建議嗎?
還有一個建議,和下節有關。
四,截屏分享功能
現在很多APP都有截屏后彈窗分享功能,為什么微信沒有做呢?你是否也期待微信有這個功能?
目前微信截屏后,需要找到對應的聯系人,點【+號】后快速提示是否發送前一張截屏。
如果微信有截屏立即分享功能,可以減少退出當前聊天、找人、選擇圖片、編輯圖片等至少3個步驟操作環節和時間,這不是很好嗎,你認為這個建議怎樣。
五,效率VS安全
效率和安全就像魚和熊掌,是‘互斥’的。你想快,你的安全是否可靠?你想安全,用戶的體驗流程是否滿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對安全的要求不一。就算是同一家企業,在企業的各個階段對安全的重視也不一樣,當你還是創業初期,講什么安全呢?先得讓流程跑起來,讓用戶用起來才是王道。只有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才開始考慮UX,安全……
雖這么說,但我們還是需要養成安全意識。你產品的登錄界面、下單界面、查詢界面……都是你需要注意的安全點。
六,兵貴神速
互聯網思維里的快,在資訊APP的消息通知里也是淋漓盡致。同樣是一件事,如何快速反應?
比拼的更多是后臺的技術實力。
想想為什么是頭條先發呢?這里的推送先后順序是頭條>UC>微博。為什么微博是最后一個,難道是用戶先在頭條上發狀態時間比在微博上發狀態更早更快?我想不是吧?
應該是用戶先在微博上發了,而后被頭條用爬蟲程序先爬到了,再經過機器自動快速發布,這后面用到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哪個不是技術的力量。
往期
——————我是不正經的分割線—————
作者簡介:小蚊子,跳羚科技ERP后臺產品一枚。當過運維,做過實施,關注產品設計&用戶體驗,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贊、留言、或者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