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物館參觀出來,陽光微醺,照在人身上癢酥酥的。同學們三五成群,鳥兒般嘰嘰喳喳地商量著中午吃啥。我挽著同學的手,她興奮地說要不我們去吃自助火鍋吧。我心里咯噔一下,仿佛可以看見我悲慘的午飯。桌子上的油垢能刮下炒菜,周圍人大聲地扯著雞毛蒜皮的聲音像一把機關槍突突突地射著我的耳膜,空氣中劣質辣油混合著不新鮮的生物的腥氣,這些都讓我感到隔應。可我還是接受了,但我的語氣很生硬。
事情有了轉機,另外兩個同學問我們吃啥,我們回答了他們,他們十分高興,說賽格有個特別好吃的自助火鍋。我一聽賽格就欣然接受了,但我敏銳的捕捉到了其他人的表情變化,瞳孔放大,嘴唇稍張,似乎想拒絕。西安冬季的風扔是泠冽刺骨的,它就這樣刮過,刮過在場的每個人,在每個人的臉上和心里留下冰冷的痕跡。我們站在博物館大門口,外面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似乎是在提醒著我們這是個花花綠綠的世界。時間像凝固了一般,我們靜靜的站著,每個人都沒有張口,我也不敢看同學的表情,低著頭,空氣中彌漫著尷尬的氣息,我開始有點后悔了,我明知同學的家境不是特別好,卻扔私心想去好的環境吃飯。
那好吧,讓我驚訝的是同學竟然答應了,我的內心有些抽動,喉頭有些哽咽,鼻子里仿佛塞了一千顆玻璃球,痛得無法呼吸。一路上另外同學有說有笑,而我內心卻愧疚不已,挽著同學的手有些支不住氣力,微微下垂。我沒有說話,同學也沒有說話,尷尬無言。
到了餐廳,果然沒有猜錯,消費水平對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高。一元一串的簽在我看來有點小貴但還能接受,可對別人就不一定了。她們吃得小心翼翼,精打細算著價錢,雖然也在說話,但我明顯感到話語里的猶豫,與故意轉移注意力的尷尬。餐廳的暖氣很足,小火鍋氤氳的熱氣也熏白了我的眼鏡,黃糯的燈光打在人的身上,本該是讓人暖烘烘的,可不知為什么我的內心有點慌張,我不敢吃太多,怕戳到同學心中柔軟的地方。這頓飯吃的真是難受。
坐在回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我的家境不錯,我總是想追求我力所能及的最好事物,可我卻不能夠忽略別人的感受。過去我總是驕傲的,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也不關心別人的難處。來到西安,獨自一人離家在外求學,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社會的人情冷暖,我開始妥協,試著融入大家,我不會再強求別人,也不會再別人拒絕后埋怨他人。
謹以此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