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明
五歲的男孩博博不像其他小孩一樣活蹦亂跳的在這個愛玩的年紀盡情的放開天性玩耍,他更像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孩。
建剛是博博的父親,沈婷是博博的母親。他們是一對90后夫妻,是本村同齡人中結婚最早的一對,說是結婚,其實沒有結婚證,因為年齡不夠。我想這是農村人普遍都有的情況。
年輕人愛玩,愛享受,早早的過上了性生活。建剛和沈婷也是如此,兩個人是一個村子里的,沈婷比建剛大一歲。兩人也可以說是青梅竹馬長大的,沈婷家里窮,還沒有蓋起自己家的新房,所以租房住在村子的南面。
沈婷家租住的房子沒有西院墻,建剛是沈婷的西鄰居,兩家中間沒有院墻。人在屋里干什么從院子里都可以看的到,早期的農村好多人家的院子都是這樣的。
從小就在一起玩的建剛和沈婷在小時候就有了戀愛,是沈婷追的建剛。沈婷看建剛人比較實在,能干活所以就追求了他。建剛也對沈婷有一些感情,但是說不上愛。時間一長兩人感情越來越深厚,沈婷跟建剛說了喜歡他,想做他女朋友。建剛也覺得該有個女朋友了,況且兩個人也算是聊的來,也就答應了。
起初建剛在北京的一家汽車配件工廠做鉗工,跟著他堂哥來的,也算是一個手藝。比起他們同村的那些在電子廠打工的人這算是優勢。
后來建剛工作的單位搬到了廊坊市郊區,沈婷也就跟著過來了。花二百塊租了房子,同居在了一起。這這邊物價比建剛的老家的物價還要低,租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向陽的屋子,比他們家的房子還要大一點,一長排,他們租的房子在中間。廁所在門前不遠處的西面。
建剛是屬于那種特別深情的人,平時說話不多,往往越是沉默寡言的人反而更是深情地讓人動容。相比整日甜言蜜語的人,甜言蜜語更像是隱形的口蜜腹劍,會讓人不知不覺地被殺死在生活的牢籠之中。
感情不能當飯吃,猶如菜不能當飯吃一樣。有菜和飯的結合才算得上是生活,蛋炒飯雖然味道不錯,吃一次單純的蛋炒飯也許會覺得不錯,可是能每天都這樣嗎?就想過日子的人一樣,家里有個女人才會像家一樣。
男女兩口子生活在一起,首先需要的是物質的基礎,衣食住行,那個不需要物質的保障。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雖是古老的諺語,也道明了其中的意思。
沈婷給建剛生了一個兒子,生孩子的時候,沈婷19歲。整個生孩子的過程,疼的沈婷像是整個身體都被針扎一樣的痛并伴隨著骨頭開裂的聲音。都說女人生孩子的疼痛程度是這個世界上最痛的一種。建剛看到老婆痛苦的表情,淚眼婆娑的握起了老婆的手。
生孩子的產房是可以允許兩名家屬進去陪產的。建剛從兒子在老婆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心里思忖著:我以后會全心全意對沈婷好的,她為了我生孩子痛苦成這樣,我會好好受罪養活她娘倆的。
其實沈婷生孩子,并不是在計劃之中的。年輕人享受著魚水之歡的時候,大概是不會去想孩子出生以后的問題的,等到肚子大了以后,沒得辦法,也舍不得打掉孩子,索性就倉促結婚。跟誰過不是過呀,況且建剛對她也不錯。
這樣對他們的孩子博博來說,是一個悲哀。
孩子長的很快,轉眼間就已經五歲了,正是遭人喜歡的時候。為了帶孩子方便,生下孩子后她并沒有再去廊坊跟著老公生活在一起,在外面怎么也不如在家帶博博方便。好出門子不如賴在家,對于孩子更是如此。尤其對于從小出生在農村,沒見過什么世面的沈婷。
坐月子的時候,并沒有雇伺候月子的月嫂。月嫂的工資比建剛的工資都要快多一倍了,索性建剛跟沈婷說,讓我媽媽伺候你月子吧,有那錢還不如給你們娘家花了。再說媽媽是家里人,總好過外人看孩子吧。事情也就作罷。
剛開始從醫院回來的時候,婆婆滿是高興,兒子有了兒子,自己有了孫子,剛剛四十出頭的婆婆,早早的當了奶奶,心里自然是高興的,忙前忙后,吃飯穿衣,還有給娘倆送屎倒尿的活全部都是婆婆在干。
不想好日子過了還不到一個禮拜,婆婆便顯示出了惡毒的本色。沈婷因為奶水不夠,從網上給孩子買了罐裝的優質奶粉,500元人民幣,本沒有告知婆婆,誰知見鄰居大嬸老張串門來看孩子的時候,說哎呀!這孩子真有福氣,喝的還是這么好的奶粉,瞅瞅著活潑愛動的小身板,真是可愛。這奶粉可要500元人民幣呀,500元夠我們一家買一冬天的菜吃啦!
鄰居老張大嬸平時是做伺候月子的工作的,認識這種優質奶粉的牌子。被旁邊蹲在地上給孩子洗尿布的婆婆聽到了,這下糟了。當天中午吃飯后,便打了電話給兒子,訴說著“不孝的兒媳”。
“喂,建剛呀!你快管管你那媳婦吧!了不得啦。”
“媽,婷婷咋啦?”
“你老婆從網上買了罐奶粉,花了五百塊錢呢,才那么小一罐,我看還沒出月子了肯定就讓娃兒給造光了。這日子可咋過呀?”
“媽,那是婷婷的事,你就別操這個心了。再說了,婷婷買好奶粉也是為了你孫子好,媽說是不是?我還能給孩子掙錢呢,能給孩子創造好一點的條件,當然給孩子好點的條件啦!”
“兒子呀!你還是年輕,不懂事。咱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給你娶了媳婦,又配了東面的三間正房,欠了一屁股債,現在應該省吃儉用好還親戚朋友的錢呀!照這樣下去,這個家非要被你老婆敗掉才好。”
“媽,從我們結婚后,您就一直說,讓我們過自己的,自己養活自己,我們現在就是自己養活自己。您就別添亂了行嗎?我剛吃了午飯,現在十二點五十一分了,我們下午一點又要上班了,我馬上又要去了,您如果沒有別的事情的話,我掛了呀?時間緊著呢?從食堂走到車間得五六分鐘呢,還得是在排隊人少的情況下。現在這個點,人肯定多,我趕緊走呀!掛了呀?”
“昂!掛吧!娶了媳婦忘了娘,我可真沒白拉扯你長這么大。最后再跟你說一句,調教好你媳婦,不然這個家遲早完蛋。”
建剛根本沒有聽清楚最后他媽說了什么,心想肯定還是她那一老套的說辭,什么節儉啦!你媳婦厲害的,俺們連句話也不敢跟人家說之類的話。索性也懶得聽了,便匆匆掛了電話,又匆匆的朝車間的方向飛奔而去。
要快一點,再快一點,要不然就遲到了。遲到是要被扣錢的,一次扣五十,這是他小半天的工資呀。他可舍不得。終于還是沒有遲到,回到了工作的崗位上。
給兒子打完電話以后,婆婆也不給兒媳洗尿布,也不端屎端尿了。
其原因是沈婷買了500元的某名牌優質奶粉,此事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婆婆恨鐵不成鋼,怪怨兒媳不節儉,不懂得過日子。還說這要擱在我們父輩生活的那會,你會被批斗死的。
建剛索性兩頭都不得罪,一邊是親媽,一邊是老婆,向著誰都不太好,我就做個誰都不偏不倚的中間人吧!
殊不知向來中間人最為難當,猶如抗戰時期的漢奸,最起碼得有將軍的頭腦,既能審時度勢,又能決勝千里,平衡著兩方面的關系不說,時刻處在危險的泥沼當中,一不小心就會被拖死在這泥潭里面。
往后的日子自然也不能好過。沈婷拖著坐了半個月子的身體,除了洗衣做飯,更要給自己和孩子端屎尿。婆婆不伺候了,也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了。沈婷的媽媽每天還是會抽空過來,幫忙照看一會孩子和干點雜活。
這畢竟也是很小的幫助,不是沈婷媽媽不端筐,而是沈婷家里也是不堪重負。沈婷的下面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八歲,一個六歲,也是正需要媽媽的時候。每天接送上下學,還有日常起居,沈婷爸爸在田地里整日忙碌著,自是無暇顧及。沈婷媽媽還要抽時間干些院子里的農活。
婆婆平日里也不和沈婷說話了。說是婷婷這孩子太厲害,惹不起。日子過的辛苦,但也總算熬了過來,終于出了月子,沈婷和孩子搬到了母親家和母親生活。
千家的輝煌燈火都不如自家的油燈一盞。回到自己家,媽媽給做著可口的飯菜,時不時也會幫自己干點活,沈婷的心里很是溫暖。也沒有再提起和婆婆的事情。
媽媽會時不時的問起沈婷,建剛對你好嗎?他家里人對你好嗎?沈婷也只是回答:媽,挺好的。你就放心吧。剛子對我很好,每個月4000塊的工資他只給自己留五百,剩余的都給我打回來。有時候我都會心疼他。一個大男人500塊怎么夠他日常的開銷。又要處人際關系,還得自己生活,他還抽煙喝酒。
沈婷沒見過啥大世面,道理還是懂的很多。媽媽也就作罷。其實身外同一個村里的人,誰還不知道誰那點性格?身上幾個虱子都是極有可能的,媽媽知道這孩子從小善良,懂事。嘴上說著過的挺好,其實很難的。結婚時答應給的共六萬元大包干的錢,也只是給了一半而已。
至于轎車嘛!更無從談起了,現在那個女孩子結婚人家不要轎車呀,男孩子都喜歡車,有錢的一般都會買的,就算買不起好車,國產的車也是一個選擇。沈婷對此無怨無悔的跟著建剛生活著。
孩子大些了,便帶著去了建剛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逢年過節,少不了回家探親,工廠里也是有假期的。看見建剛的男同學們把車停在了建剛家門口七米寬的巷子里。剛從媽媽家回自己家,也就是建剛的家的時候,沈婷心里不免也些酸楚,看著雖然都是家里出錢給買的車的村里的同學們。心里也會不舒服,當初答應三年給買的8萬元的轎車,連個車轱轆都沒見著,建剛雖是有了駕駛本,就像是有了鍋的水,就是沒有那燃燒的旺火一樣顯得冰冷。
在和生了孩子的女同學們在一起的時候,自然是少不了家長里短的話題。訴說這屬于她們的喜怒哀樂。
你男人對你不好啦!沒結婚前像燕子想飛那里飛那里,結婚后像籠子里養的肉鴿,任人宰割!
我男人沒結婚前對我百般呵護,以前我想吃什么,他立馬給我去超市買,現在想吃啥,自己去吧!誰待管你?
她男人挺好的,你看人家還是像沒結婚以前對她一樣好,無微不至,人家家里也有錢,把以前那輛捷達車給他姐開了,又換了輛全新的斯柯達轎車。
……這群從小一起長大的姑娘們,訴說這自己的疾苦與歡樂,沈婷當然也參與到了其中。本不是那么看中物質的沈婷,隨著時間的流淌,也慢慢變得市儈,這并不是說只是物質上的在乎,更多的是臉面上的事。誰不想被人說嫁的好呀!
近些年來,農村彩禮日益高漲,自己彩禮沒給完不說,車又沒有。自己還受著婆家的氣,老公嘛!人倒是還行,重情義,可是情義并不能當飯吃。又想起自己和婆婆吵架的時候,建剛雖然不參與什么話也不說。心里其實也是向著婆婆的,這種情況,建剛沒發張嘴說。
私底下,建剛還是會跟婆婆說,媽,婷婷不懂事,您就不要生她的氣了,大人不計小人過等等之類的話。這話當然不讓沈婷聽見,要不然,晚上睡覺的時候,她又要在嘴邊叨叨個不停了。
剛結婚幾年,沈婷是不大會講那些東家長西家短之類的話的,大環境的影響沒辦法,人終究是環境的產物。有一次,婆婆和兒子的對話被沈婷聽到。
夜幕降臨,沈婷像是怨婦一樣的和建剛說起了此事,越說心里越越火,聲音越來越大,兩人撕扯著嗓子喊著,沈婷的嗓子都喊啞了。
住他們隔壁的婆婆和公公聽到后前去勸架。夫妻兩口吵架勸架這種事,最怕別人的參與,婆婆的話像是火上澆油,讓火勢燃燒地愈來愈往!本來兩人可能沒啥事,也就是吵吵嘴,出出氣!公公是個本分人,一直說:剛子你多照顧照顧你媳婦,怎么能惹婷婷生氣呢。
咋啦?咋啦?說你還不行啦?你可厲害死呀?從你嫁給俺們建剛,我受你的氣就不說啦!俺兒子受你的氣,還不讓我和俺兒子說說了。惹著你啥了?我這婆婆對你賴啦咋里?
俺兒子啥時候受過你這樣的氣?? 婆婆撒潑似的咆哮著的話,像極了建剛奶奶。建剛的奶奶是出了名的厲害,守著三個兒子長大,把三個兒子受成了兩個光棍。建剛的大爺、大二爺都是光棍,大部分原因都是建剛奶奶的嘴造成的。
建剛爺爺家那時候挺好過的,爺爺是地主的兒子。娶親時整個村子來賀喜,比過年都要熱鬧的多。無奈,奶奶那張嘴,期間有不少人給兩個大爺說親,一說到彩禮,建剛奶奶就說:俺們沒錢,沒錢!不停的哭窮。
她的哭窮,害了大爺和二大爺一輩子,老三最小,不能也讓老三打光棍了,所以派人終于給說了一門親,老三也58歲了,35歲才娶的鄰村的建剛的媽媽。
沈婷實在沒有力氣再跟婆婆吵了,嗓子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沙啞,囁嚅著才說出幾句話。
媽!過日子的是我和你兒子,不是你,你和你兒子說那些話,我也就不說了,你還管我倆吵架?你啥還想管里。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你和建剛奶奶一樣的惡毒。要不是我嫁到你兒子,你兒子肯定像建剛兩個大爺一樣,被守成光棍了。沈婷用低沉的沙啞嗓子說著。
當天的事情以婆婆讓公公有力的雙手拉到婆婆那個屋里而收場。
博博在父母不停的吵架中間還有婆婆時不時的和媽媽吵架的中間。性格變得極其的內向,本以為是孩子說話遲,可是這都五歲了,還是不會完整的說一句話。有時候冷不丁的會叫一聲爸爸或者媽媽。
等到建剛和沈婷有一天發現的時候,帶孩子去了北京的大醫院去給孩子看病的時候,被醫生告知,你們怎么不早來呀?咋當的爸媽?檢查過后,被確診為孤獨癥。醫生說,孩子平時不怎么說話,而且會見了什么東西都想用腳不停地踢,對吧?而且還挺活潑的平時。
建剛和沈婷兩個人焦急地點著頭,又追問著醫生該怎么治療的辦法,醫生開了一堆藥后說了一些話。
這話讓兩人終生難忘。
孩子嘛!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沒有吵架,沒有憤怒藥物的治療只是起一個緩解的作用!我沒猜錯的話,你們在家里肯定老是吵架,吵架的時候,面目猙獰,像是鬼片里的大魔王!把孩子嚇著了。現在你們必須要改變一下了,要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或許等孩子再大點,會越來越好,要不然的話會變成一個傻子,我是醫生,行醫這么多年,不會說謊話的。你們必須要重視了。聽明白了嗎?
開好藥后,兩人并沒有太在意醫生說的話,以為醫生不過嚇唬我們罷了,只不過想多收取些醫藥費才會把病情說的如此嚴重。
然后就從北京的醫院回家了。回家以后,給孩子吃了醫生開的藥以后,慢慢地不再那么狂躁了,腳踢東西的時候也很少了。而且會說爸爸我要吃東東,媽媽我要喝奶奶之類的話。
好景不長,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三個月,期間他們還是天天會吵架。沈婷會說些我怎么會嫁給你這個無能的男人之類的話,建剛會說些人們都是這樣過日子的哇!有啥無能不無能的呢?況且我還有點手藝呢?比他們在電子廠強多了吧之類的話。
三個月后博博變得一天一個字也不說了,比以前更狂躁的看見東西就踢。活潑是更加活潑了,活潑的像是瘋了的狗。
建剛拿著醫生給開的藥的盒子,又去了北京的那家醫院,找到了給博博看病的醫生。說明情況以后,醫生說:你們到底還是沒有聽我的話呀!這種病,其實也不是不能治療,可是你們沒有按照我說的意思去照顧孩子。我聽了你跟我說的情況,就不想瞞你咯,孤獨癥晚期了,治不了了。孩子傻了!早就跟你們這些家長說過,偏不聽。到時候,孩子出事了,就都又來找我。我也沒有辦法了。另請高明吧。孩子長期在那種環境下,不傻才怪!
醫生的話讓建剛的后脊骨發涼!出了醫生辦公室的門口,癱坐在了門口的靠椅上。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
建剛還是不大信這位醫生的話,便從老家帶著博博又來到了北京,北京城的各大醫院都跑了個遍,得到的答案無出其右,有過之而無不及!
建剛心里那個悔呀!為什么當初自己和沈婷就不能好好相處呢?我們過不好也就算了,還連累了兒子。現在剛把結婚那會欠的錢還的差不多了,現在給博博看病的錢還是又跟親戚借來的。心如死灰,北京是全國醫療條件最好的城市,北京看不了的病,別處更看不了了。建剛心里明白,這孩子算是傻了。
回家后,沈婷也知曉了此事。小兩口也不再吵架,沉默良久之后,緊緊相擁在了一起。
抽泣的聲音大過了他們平常吵架的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