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茶心
王維的詩歌描寫唐朝的盛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在繁華似錦,皇權滔天的唐朝宮廷,有威勢日重的皇后,與高宗并稱二圣。高宗生病,武后臨朝,皇權在握,一舉一動之間,凌厲逼人,臣子的生死也只在她的嘴一張一合之間。
狄仁杰之神都龍王的故事就發生在那個傳奇的時代。雖然皇權滔天,我們看到的權貴們,上位者想的是如何掌控朝廷,如何維持威權,滿足欲望,生命對他們而言如草芥螻蟻。但電影中的小人物,卻閃爍著人性的美善光芒。
狄仁杰:堅毅縝密,憐惜生命
狄仁杰在并州舉發貪污遭誣陷入獄,在獄中悟出“真理必須追究,正義更需強求”,因此決定去大理寺,因為大理寺掌律法,他可以用律法來對抗惡行和強權。因此,狄仁杰是一個很了解自己的,很執著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一個人。
在追尋龍王事件的真相中,他能夠識別霍義的狼子野心,憐惜那些被做成蠱毒的女子。他敢于冒險,在武后的威勢下,敢于讓朝廷命官喝下解蠱毒的童子尿以證真相,即使差點殺頭也不辯解。他也敢于御前進諫,為尉遲真金贏得更多的查案時間。
而對美貌妖嬈的銀睿姬,也不像尉遲和強盜那樣,對銀睿姬充滿了邪念和占有欲。他能夠理解銀睿姬,不去回報地幫助并守護銀睿姬。在銀睿姬刺傷他后,不為自己的傷勢擔心,反而為逃走的怪物的安危擔憂。
因此,銀睿姬在反復思量之下,才決定信任他,告訴他元鎮的故事,拿出定情的簪子和元鎮寫的“雀舌”線索求他幫忙。至此,狄仁杰才能夠牽引出案件的線索,案情也逐漸浮出水面。
在銀睿姬被皇后抓了以后,他巧妙地用打賭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為賭注,為銀睿姬贏得生存的機會。最后,打賭贏了后,偷偷送走銀睿姬,給她盤纏,讓她和心上人離開,為他們的幸福保駕護航。
狄仁杰那時候還不是大名鼎鼎的大人物,只是一個剛到洛陽的小人物。但他性格堅毅,心思縝密。他愿意用聰明才智,去追尋撲朔迷離的真相。他對人真誠,對生命充滿了敬畏和守護之心。這就是小人物的魅力,不虛偽,不造作,真誠。
其他人物:自在暢快,真誠純潔
銀睿姬是轟動洛陽的花魁,不愛珠寶權貴愛才子,在選擇愛人時選擇了寫詩寫得好的才子元鎮。在元鎮失蹤后,還能夠對愛忠誠,一直念念不忘。后來,元鎮變成可怕的怪物,不僅面貌丑陋,還性情大變。她卻為他流淚,不離不棄。好幾次在怪物元鎮失常的時候,抱著他說她會一直愛著他,信任他,讓人動容。銀睿姬對朋友也有俠氣。在狄仁杰被砍頭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進宮,呼喊刀下留人。
元鎮是茶坊少東家,卻愛上妓家銀睿姬。在被霍義盯上的時候,不懼威脅,不肯交出雀舌茶的配方。后來被下蠱關押,卻有勇有謀,放出怪物從島上逃跑。他對愛忠誠,即使變成怪物,卻還心心念念銀睿姬,拿著定情簪子冒著危險回來找她。而且即使常常行為失常,也不忍她被別人傷害,想保護他。
沙陀忠醫術高明,卻不得重用。他敢于相信狄仁杰,并幫助他逃跑。在斷案過程中,一直是狄仁杰最忠心的協作者,一起對付敵人,一起剿滅海怪。在狄仁杰擔心自己不會水的時候,能體會狄仁杰的擔憂,說只要記住自己教他的方法就不用愁了。
沙陀忠的師傅王溥性格單純,醫術高明,對醫術有強烈的追求。他拿徒弟們試藥,讓徒弟們苦不堪言。也拿自己做實驗,跟猴子互換手臂,伸著一只毛手到處嚇人。他看到奇異的中蠱人興奮極了,要成為第一個開顱的人。查出雀舌茶中含有蠱,興奮得兩眼發光。后來為毒殺怪物,配藥也是不遺余力。
相反,那些大人物,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復雜的人性和無邊的欲望。朝廷權貴因為銀睿姬愛上元鎮,不肯獻身滿足他們的欲望,逼她成為龍王的祭品。尉遲真金不能信任狄仁杰,把他抓入牢房。在狄仁杰被賞識后,非常不爽,擔心狄仁杰會置他于死地。
武后呢,恩威并重,威勢凌人,動不動就是“提頭來見”,“斬”。在開頭的時候,為了讓朝廷對她掌權的怨氣轉移,不惜出兵扶余國,造成船毀人亡的懸案。對銀睿姬,一方面出于女人對貌美者的嫉妒,告訴銀睿姬沒有男人會把她當朋友的,一方面出于自己的猜疑,想讓無辜的的銀睿姬死。上位者的陰暗心理暴露無遺。
因此,不管影片情節和故事如何,我只看到了這些蕓蕓眾生中的小人物,個個有鮮活的個性,活的自在暢快,真誠純潔,閃爍著人性的美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