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 ? ? ? ? ? ? ? ? ? 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啟如春色嗾人狂。
其一贊秋色,其二詠秋色。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妝容,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fēng)骨見長。
其一大意: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以為秋天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fā)我的詩性到碧霄了。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shí)質(zhì)是志士矢志,對現(xiàn)實(shí)失望,對前途悲觀,因此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卻不同意他們悲觀失望的情感。詩人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飛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而上,矯健凌厲,奮發(fā)有為,大展宏圖。這只鶴是獨(dú)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qiáng)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的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xiàn)。人果有志氣,便有奮斗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
其二寫秋天景色,如實(shí)勾勒其本色,明鏡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閑淡的情韻,冷然如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風(fēng)度,令人敬肅。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凈,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
2017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