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平常的一天,天氣清涼微冷,空氣渾濁。
早上六點半起床,洗漱好去食堂吃早餐,坐公交車,和Boss聊天。
見面后坐公交車來到圖書館,路途中我還為兩個人指路,熱心腸的人會增加幸運值人品值么?
自從復試之后整個人都已經閑下來了,期間去了一些一些地方徒步、參觀,各種放松,做家教什么的,可我整個人還是好閑(心情relaxed+ anything boring)。
從泰國回來后要認真執行的Plan:
1.辦理游泳卡,每周至少三天要去游泳;
2.好好學習英語;
3.認真完成畢業設計;
4.學習怎樣查閱文獻,培養閱讀文獻的能力;
5.每周讀一本好書,看一部電影;
6.健康飲食,早睡早起;
7.珍惜大學最后的時光,寬容善良對待他人。
? ? ? ? 想說一說好心腸的問題——聽到有人說:“他心腸好。”,你是否理解的是這個人很善良呢?何謂善良?本人比較崇尚的人本善論,我認為人自他出生的那一天開始都是善良的,家庭環境成長環境和接受的教育經歷的事情讓人看到了社會的惡與善。
? ? ? ? 沒有絕對的正義、公平,當然也沒有絕對的惡。在你做出選擇的節點是,你的欲望激發了心中的惡,你可能做出非正義或不道德的事情,或者作出不令人愉快的事情;當這件事情對你的個人成長幫助不大或者它成功與否對你來說無關緊要你就可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再或者你的心中存有正義感,你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品質,你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 ? ? ? 那么我們遇到的那些不道德的事情呢?無法控制或理解他人的行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與大多數人乏乏之交相比,把自己的思想與價值觀傳染給他人需要長時間的接觸交流及互相欣賞。遇到令你厭煩的事情時,與其讓自己情緒爆炸不如轉換話題或做其他令你感到愉悅的事情。若令人厭煩的事情或人頻繁出現在你的身邊,自己好好想想怎樣避免轉換,消極對待與積極對待兩種不同方式的結果是什么,哪種結果對你更有益。
? ? ? ? 總感覺時間不夠用?生活習慣健康時時間就不會不夠用了,因為你總在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如果工作兢兢業業完成,那么放松時間即便短暫卻仍然令人精神愉快。(話題已經跑偏)
? ? ? ? (把話題拉回來)\(// //)\做一個心腸好的人不能有太強的妒忌心,某某人總是見不得別人過得好,這種心理狀態實在太可怕了。也可能因為兩個人之間構建的情感關系并不是真摯純粹的,又或者這個人的思想品質一般,不懂得互利共贏或者用真心換真心的道理,可這些和個人走的大路相比又算得上什么呢?私以為君子不會汲汲鉆營于挖苦誹謗他人,而是用自己高尚的品質與個人魅力結交相同志趣有共同話題的人,共成長同進步。
? ? ? ?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可與言者無二三。”與其抱怨生活,懷疑他人,否認自己,倒不如踏踏實實努力,用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生活,勤奮努力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Bingo!!!
做畢業設計,查看文獻,這是我目前最為重要的工作。
中午從食堂吃完飯,仔細再書架中尋找有關胡適先生的自傳文集等書籍,很幸運找到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胡適自述》。
這本書我并不陌生,曾經閑暇來圖書館借書時借過這本書(不是同一個出版社的)。但那段時間課業比較緊張,沒翻幾頁就抽空把書還回去了,這次下決心借走讀完再還。
? ? ? ? 初讀前幾十頁了解到胡適先生的父親在他三歲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是母親含辛茹苦照顧他長大。待胡適14歲后去上海求學,期間僅回家三次。是的,和最親愛的母親朝夕相處時間只有兒時和年少時。讀到這里我想到了自己,母親在我七歲時就工作了,我的童年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最多,當然不是說母親工作時見不到她,兒時童年上學下學都是爺爺奶奶接送。周六日補習英語課外班時姑姑和媽媽輪流送我和哥哥。現在弟弟上小學,除了日常學校讀書外,還要補習英語、奧數、作文、書法、彩鉛畫、跆拳道六個課外班。媽媽在周六日休息時接送弟弟,若加班則姨媽或我閑暇時接送。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和他們聊天時大多在回憶過去,回憶小時候的趣事或經歷,我不愿意回憶,或者說偶爾偷偷自己在心理想一想。對我而言未來的設想與向往占得更多吧,回憶少得可憐。雖然知道應該多留一些時間和親人相處,但是不甘愿的蒼白現實把一個人的靈魂擊打得蒼白無力。
? ? ? ? 胡適的文字大多是白話文,讀起來易懂,有些像白居易的詩詞一樣,適合普通老百姓讀。我本是理科生,高中時還自詡文藝青年一枚,可以讀一些夾雜文言文的晦澀文章。大學時學的工科,每天電路高數計算機學的頭暈轉向,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的時間更是少得可憐。不知道自己都做什么了,但時間就是這樣過去了。也許不應該這么說,在學校圖書館自習學習的內容出英語外大多是理工科知識,這些積淀潛移默化地融入你自己的骨血中,強化你的邏輯思維與框架。若讓我侃侃而談你本科期間到底學到了什么又說不出二三。畢業季就是彷徨季,讀過胡適先生《在不健全的中國,如何不墮落》中內心頗有感觸,文章提到畢業面臨人生的選擇,若繼續求學之路暫且不說,走其余幾條路的人都不能沒有墮落的危險:
“第一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求知識的欲望。你們到了實際社會里,往往所用非所學,往往所學全無用處,往往可以完全用不著學問,而一樣可以胡亂混飯吃,混官做。在這種環境里,即使向來抱有求知識學問的決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懶,把求知的欲望漸漸冷淡下去。況且學問是要有相當的設備的;書籍,試驗室,師友的切磋指導,閑暇的功夫,都不是一個平常要糊口養家的人所能容易辦到的。沒有做學問的環境,又誰能怪我們拋棄學問呢?”
“第二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少年人初次與冷酷的社會接觸,容易感覺理想與事實相去太遠,容易發生悲觀和失望。多年懷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熱誠,奮斗的勇氣,到此時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個人在那強烈的社會爐火里,往往經不起長時期的考煉就镕化了,一點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滅了。抱著改造社會的夢想而來,往往是棄兵曳甲而走,或者做了惡勢力的俘虜。你在那俘虜牢獄里,回想那少年氣壯時代的種種理想主義,好像都成了自誤誤人的迷夢!從此以后,你就甘心放棄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現成社會的順民了。”
“要防御這兩方面的墮落,一面要保持我們求知識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們對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個人的觀察和經驗,有三種防身的藥房是值得一試的。”
“第一個方子只有一句話:‘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 ?”
“第二個方子也只有一句話:‘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 ? ”
“第三個方子也只有一句話:‘不總得有點信心。’ ??”
“朋友們,在你最悲觀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堅強的信心的時候。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
? ? ? ? 引用了很多胡適先生的原文,憑我的語言表述能力是無法轉述或表達這些道理的,建議大家親自看一看這篇文章,或許讀完之后你就會對自己對生活有一些新的看法。感謝胡適先生帶給我的精神盛宴,成長路上您總是我的靈魂指路人。
? ? ? ? 好了,繼續做畢業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