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發展,讓我們獲得知識、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即使是在最偏僻的農村,接收到的信息也能最發展的城市相提并論。
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呢?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時,點開不同的網頁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有些答案甚至是矛盾的。比如下面這個是摘取自某百科的詞條,看這營養價值,富含豐富的各種礦物元素,豐富的維生素,還是天然荷爾蒙發動機,這么牛逼怎么沒見誰吃了后上天呢?
于是我爬上墻頭去一窺究竟,原來這尼瑪就是南美洲的“蘿卜”。再去淘寶看看,進口的幾百上千一斤,國產的也要幾十到幾百不等,想想蘿卜的價格吧,這玩意兒利潤高得驚人,這不比搶劫來錢慢吧。
瑪卡
這還是堪稱中國最大的百科全書,很多大學生在寫論文時還會引用它的詞條,平常一有問題就會查百度,沒想到結果也不能盡信。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錯誤信息呢?
一、墻
為了保護國民的思想不被萬惡的美帝腐蝕,我們學習了古時人們修長城抵御匈奴的做法,筑起一道道無形的“墻”把我們保護起來。然后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某些人為了賺錢,就喪心病狂編造一些虛假的“事實”來欺騙我們,借此來營銷自己的產品。“瑪卡”的功效就是由此而來,開家微店,發展幾家代理,然后開始向朋友推薦瑪卡,一傳十,十傳百,瑪卡的功效就傳開了。其實就是蘿卜干+偉哥!!!
二、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這年頭,已經是人人都可以寫篇文章發表觀點,每天寫的文章用A4紙打出來能繞地球多少圈我不知道,但一定不少。我們已經淹沒在了信息的海洋中,而這其中不乏有一些劣質的信息,特別是養生類的知識,反正這東西又找不到依據,而讀者卻很樂于閱讀、分享,于是有些人便為了流量,不計后果的亂寫一通。
比如去年火遍朋友圈的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發展到后面,大家傳播的卻是這樣的信息,而后又爆出這次事件是大眾的營銷手段,一經聯想,不得不感嘆,互聯網都被玩壞了。
三、標題黨盛行
不知道你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好的標題是文章傳播成功的一半”。比如《豹紋短裙、絲襪、長筒黑靴、鋼管》,其實就是猴哥;《七男大戰一女》其實就是《葫蘆娃》,它的確很有用,很大的提高了訪問量。但試問整日苦心鉆研標題的人哪還會創造內容?
而這類的文章卻排在了前面,真正的好文也就很難被看到了。
四、知識太片面
網絡上的知識,相對來說都是很細碎、很零散,經常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學習,最后會發現腦中的知識不僅很混亂,而且實際使用中往往也會出現很多的錯誤。因為實際過程中可能性太多,而你又沒有完全掌握,結果當然就是這樣。
所以,要想學到正確系統的知識,還是多通過出版的書籍。至少那些是經過很多人認可的,而不是頭腦一熱寫出來的東西,錯誤的機率更低。
在這個浮夸的年代,認真搞創作的人真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