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目的
了解蝸牛讀書“寫書評”的功能,分析業務邏輯,運營效果,并且判斷此功能是否要借鑒到微信讀書上。
思維導圖分析“用戶-場景-需求”
為什么要做“寫書評”功能
根據以上“用戶-需求-場景”可總結
對于領讀者:
1.個人品牌建設:吸引更多粉絲,加強和粉絲互動;
2.個人輸出沉淀,提高個人能力;
3.盈利:獲得稿費、打賞或者廣告收入。
對于普通用戶:
1.分享:記錄分享感悟,找到精神共鳴;
2.節約時間:通過書評迅速找到好書;
3.獲得免費閱讀時長;
4.獲得優秀書評的稿費。
對于平臺:
1.通過分享書評,書籍和平臺獲得更多的曝光,推廣和宣傳作用;
2.促進UGC內容的沉淀和建設,促活和提高用戶黏性;
3.提高UGC內容質量和產品的整體調性,建設良好的口碑;
4.與市面上的閱讀產品做出差異化,形成自己的獨特性;
5.優化好平臺生態,便于日后商業模式的形成。
此功能的業務邏輯
1.普通用戶與領讀人在平臺通過看書,寫書評的功能進行連接。
2.領讀者向普通用戶輸出高質量文章和推薦優質書籍;普通用戶對領讀人書評進行評論、分享、點贊。
3.平臺向普通用戶贈送免費時長,推薦好書,提供分享交流的平臺,并且對優秀的書評進行獎勵;對領讀者進行個人品牌沉淀和推廣,提高影響力。領讀人和普通用戶的個人輸出和兩者之間的互動,為平臺提供了高質量的原創UGC內容。
4.領讀人、普通用戶、平臺,三者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系統,最主要的作用是構建了平臺高質量的原創UGC生態,提高了社區的活躍度和用戶的粘性,也為后期的商業布局打下了生態基礎。
數據表現
(艾瑞數據)
1.網易蝸牛讀書近一年來下載量呈穩步上升趨勢,現已達九百多萬,月活四十多萬;可以看出此產品在快速成長期;
2.書評功能上線后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口碑,是網易蝸牛讀書區別于其他同類型產品的優勢,也是社區高質量UGC原創內容的保證,而領讀人是優質書評的主要來源,也是社區冷啟動的種子用戶,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慢慢沉淀,引導用戶習慣的功能,目前暫時沒有產生實際的收益。
對微信讀書的借鑒意義?
1.從開發難度來說,開發難度不大,技術上可實現;
2.從運營成本來說,引進領讀人,官方活動,鼓勵普通用戶寫書評,三者需要建立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提高UGC內容質量,促進社區活躍度,需要付出極大的運營成本,是一個回報周期比較長的功能。
3.從產品定位來說,網易蝸牛讀書精細化定位高質量的暢讀,精選好書,以購買時間的全新理念,慢慢引導用戶形成閱讀習慣,且鼓勵用戶沉淀自我,有深度的閱讀和思考;微信讀書,書籍類型廣泛,引入聽書等形式,定位偏娛樂化,且微信自身有強大的流量基礎和天然的社交優勢。
結論
不需要借鑒網易蝸牛讀書的書評功能,理由如下:
1.運營成本極高,對普通用戶的門檻也較高,且投入回報的周期很長;
2.產品定位不同,微信讀書有天然的流量入口和社交優勢,本身流量巨大,活躍度高。且基于微信好友之間的讀書時長比較,更容易激發功利性或帶動性的讀書,從而提升活躍度。
功能點調研思路:
一、調研目的;(是否要借鑒)
二、誰會用?關鍵的參與者都是誰?(用戶-場景-滿足的需求)
三、為什么要開發?(對平臺有什么好處?)
四、怎么使用的?(使用流程、業務邏輯)
五、數據表現(如:覆蓋率、發布率、成交量等)
六、對自身產品的借鑒意義;
七、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