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有兩個寶:雙手與大腦。讀過《腦科學與課堂》,讓我對學習與大腦之間的關系有了一點點的認識。現摘錄幾個值得我思考的問題。
? ? ? 1、學習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何讓資質平平的孩子也能在飽滿的學習情緒中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 ? ? 2、如何讓老師們在教育領域走出類似于:“聽莫扎特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我們中有些是左腦型,有些是右腦型的人”“錯過了關鍵期,學習發展就會停滯”等這些神經如何?
? ? ? ? 3、如何讓老師們重視孩子學習的物理環境,把程序感和美感帶到教室。
? ? ? ? 4、如何為學生提供豐富、新奇和具有創造性的方式,幫助他們提高對學習內容的記憶?……
? ? ? 這些教育教學中的困惑與弊端都將在《腦科學與課堂》這本書中得以解決。在文中,作者瑪麗亞·哈迪曼教授講述了以腦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即:腦—目標,簡稱BTT模式。 BTT模式起源于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是基層學校的“草根”項目。它既不是一門功課,也不是一個市場產品。它綜合了神經、認知科學的研究以及基于研究的有效方法,把認知神經科學的發現應用到教學中去,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學地指導教師如何進行有效地教學。
? ? ? ? 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說:“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應該培養出能發明新鮮事物的男人和女人,而不是僅僅重復前人所為,他們具有創造性,善于發明和發現,同時,他們具有批判性和懷疑精神,不會全盤接受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