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時間不多了”,最近,這個老人總是喃喃地念叨這句話。他早就須發(fā)斑白,戴個老花鏡,卻總是手握鉛筆,在一堆畫稿面前一坐就是一天,幾十年如此。
一個人住,平時幾乎沒有人來訪。日子單調(diào)到早喝咖啡午喝茶,他有時候會和窗外停落的鳥聊天,還給鳥取了個名字:小灰灰。
他是一代動畫大師宮崎駿。
10月24日,77歲的他,憑著對動畫的死磕精神,被洛杉磯影評人協(xié)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出生于一個有著家族企業(yè)的家庭。父親是宮崎家族經(jīng)營的“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
二戰(zhàn)期間,當宮崎駿知道,作為飛機零部件制造廠廠長的父親,原來也同其他飛機配件加工商一樣,賄賂軍方,發(fā)戰(zhàn)爭財時,他幼小的心里,就對成人的世界產(chǎn)生了懷疑和排斥。
外加因為次子身份,他無需繼承家業(yè)。身體羸弱的他,毅然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漫畫事業(yè),從此,開啟了一代動畫大師的成長之路。
不是長子,身體不好,看似人生的挫折,卻成就了一代動漫宗師。
但動漫的路也不好走,宮崎駿22歲進入東映動畫公司, 直到38歲,才有了自己的處女作影片《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雖然影片質(zhì)量大受好評,票房卻“慘不忍睹”。這也導致他再也接不到片約。就當大家都以為他會一蹶不振時,他卻和平時無二,不斷精進,死摳每一個細節(jié)。
“刷刷刷”的畫筆聲,從早上9點一直響到深夜1點,只剩下蟋蟀此起彼伏的鳴叫聲,昏暗的燈光下,一個單薄的身影伏筆,就那樣安靜地畫著,仿佛全世界只有他自己。
當一個人能夠?qū)⒁患伦龅綐O致的時候,他便離成功不遠了。終于,《風之谷》問世,他的動畫事業(yè)開始起飛。
那年,他43歲。
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在日本創(chuàng)下電影史上本土最大規(guī)模紀錄,拿下155億日元票房約1300萬觀影者。
這部電影有很多震撼的畫面,最夸張的一個鏡頭:一群水母從海里浮上來,持續(xù)了整整12秒!里面的每一個小生物,都是先單獨繪制,再把零散的部分拼起來。
一只螃蟹的蠕動就耗費了幾十頁畫紙。
僅僅這一幕,就用了1613幅原畫畫稿!平均下來1秒24幅畫!而整幅作品,總共用了17萬張畫稿!當時受邀采訪,宮崎駿拿出的畫稿是一箱箱的。?
動漫創(chuàng)作初期,他已是63歲高齡了。雖然一心撲在作品上,身體仍大不如以前。早上精神百倍來到工作室畫稿,到中午就已疲憊不堪,每天的工作量只有壯年時候的1/5。
如果碰上陰天,還會有一系列的并發(fā)癥,頭重腳輕,無法工作。而且由于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使得腰有常年積病,到后期,不得不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去做按摩。“我畢竟已經(jīng)到這把年紀了。”宮崎駿嘆息道。
正是這樣看似細微的小動作豐富了宮崎駿筆下的人物,才強調(diào)了這個人物到底是誰。也正是這樣死磕的精神和對動漫的執(zhí)著,才創(chuàng)作了這么多經(jīng)久不衰的作品。
《起風了》是宮崎駿于2013年上映的“封山之作”,也是他的第6次復出。
其中關(guān)東大地震的描繪鏡頭非常震撼,有個描述當時受驚的人群,“時長僅4秒種的鏡頭制作卻耗費了一年零三個月。” 在這短短的四秒鐘里,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出了細致的情節(jié)和反應。
宮崎駿的眼里,?“群眾不是主人公,但也不是無能的人物,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所以要著力的描述他們。”
對于動畫的設(shè)計制作,他從不妥協(xié),即使全部重做,都在所不惜。
“我不想做爛片,想別出心裁。我喜歡的電影不是因為喜歡它的故事情節(jié),而是看到某一個鏡頭的瞬間,會贊嘆這太棒了,我認為這才是電影。”
在動畫CG技術(shù)相當發(fā)達,迪士尼、皮克斯等動畫公司大規(guī)模應用CG技術(shù)制作動畫的時候,宮崎駿依然堅持著手繪畫本。
66歲時,手部握力已經(jīng)比原來降了一半的他幾乎已握不穩(wěn)筆,只能從一直使用的HB換成了非常軟的5B鉛筆畫圖,即使這樣他還是堅持做下去,“5B太硬時,我甚至會用6B”。?
他堅持手繪,作品被認可,但仍然經(jīng)常受到質(zhì)疑。
宮崎駿是這樣解釋的:正因為大家都使用電腦,反而是手繪方式存活的機會,就是說手繪反而別具特色。
比如以前盛產(chǎn)木屐的地方,現(xiàn)在全倒閉了,但肯定有一兩家殘留下來。世代承傳的老鋪,最終總會有生意可做。
而這就是他做了50年的事業(yè)。
一個人堅持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堅持一輩子,更難的是在大環(huán)境相悖的時候,依然堅持下去,即使被質(zhì)疑。
在某種意義上,宮崎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一直堅持自我,堅持關(guān)于動畫的夢想。宮崎駿說過:“協(xié)商對我來說不是工作,對著桌子畫畫才是工作。”
“說話不算話”來形容宮崎駿最合適不過。
當時《起風了》紅極一時,事業(yè)有所起色的他,開始了想做的動漫。兩年后《天空之城》上映,當時票房并不出色,使得宮崎駿內(nèi)心遭遇落差。45歲的他,第一次對外宣布隱退。
時隔兩年,又攜《龍貓》強勢回歸。1992年拍了《紅豬》,感覺心力交瘁,決定引退,并聲稱: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都已經(jīng)完成。
5年之后,宮崎駿又攜《幽靈公主》復出,創(chuàng)下了近200億日元的票房紀錄,還拿了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屢次揚言隱退,但創(chuàng)作熱情依然旺盛,不斷推出新作,這也使得他的作品受到更多的關(guān)注。他自嘲道:“我自身分裂嚴重,一邊叫著要洗手不干,一邊卻又投入到新的影片創(chuàng)作中。”
靈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動漫風格也不是一夜之間。
他把保羅·格里莫稱之為偶像,非常喜歡他的《國王與小鳥》,這部歷時34年完成,被稱為法國“國寶級”的動畫電影。
為了真正理解和深度思考,他曾把每一個鏡頭都打出來反復研究,“是這部電影改變了我的命運,它好比是我動畫電影圈里的親生父母。如果沒有它我都不想進這個行業(yè)。“
宮崎駿后期創(chuàng)作的諸多影片敘事風格和表現(xiàn)形式都借鑒了此片的拍攝技法。
細數(shù)下來,宮崎駿曾7次宣布隱退,但也7次“食言”復出。或許,像宮崎駿這樣一個對動畫充滿創(chuàng)作熱情的人,從骨子里來說,是永遠也不會“隱退”的。
當洛杉磯影評人協(xié)會宣布,宮崎駿獲得終身成就獎時,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他的動畫將觀眾們帶到了迷人的、不可磨滅的、充滿想象力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里,有龍貓,有無臉男,有溫暖,也有惡意。但無論如何,生在這里是幸福的。
正如宮崎駿告訴我們的那樣,?來到這世上真是太好了!
因為,這個世界里,藏著長不大的我們,和我們心里,那個夢想成為英雄的小孩。
作者簡介:靜雯,砍柴書院寫作訓練營學員。一個有趣又無聊的95后。不甘平凡,喜歡一切有挑戰(zhàn)的事情。喜歡陽光,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