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分類大全

普洱茶的分類大全

2018-3-28關注老于了解更多?茶葉知

識? 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

普洱茶的分類大全:

一、依制法分類

二、依存放方式分類

三、依外形分類

四、依產地山頭分類——臨滄、普洱、西雙版納。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依制法分類

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發酵,茶性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會轉溫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種制法。

熟茶:以科學加上人為發酵法使茶性溫和,讓茶水達到軟水好喝。以1973年后為分界點。

生茶所沖泡出來的水是黃綠色,隨時間陳化顏色會發生變化,熟茶沖泡出來才是金紅色。

(二)依存放方式分類

干倉普洱:指存放于通風、干燥及清潔的倉庫,使茶葉自然發酵,陳化10~20年為佳。

濕倉普洱:通常放置于較潮濕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發酵速度。由于茶葉內含物破壞較多,常有泥味或霉味,濕倉普洱陳化速度雖較干倉普洱快,但容易產生霉變,對人體健康不利,所以我們不主張銷售及飲用濕倉普洱。

還有按地區來的:北京倉、云南倉、昆明倉、港臺倉、馬來西亞倉、廣東倉。。。。。。

(三)依外型分類

1、餅茶:扁平圓盤狀,其中七子餅每塊凈重357克,就是老的計量單位:七兩,每七個為一筒,表示七七四十九,代表多子多孫的

含義,故名七子餅。

2、沱茶:形狀跟飯碗一般大小,每個凈重 100克、 250克,現 在還有迷你小沱茶每個凈重 2克— 5克。

3、磚茶:長方形或正方形, 250克— 1000克居多,制成這種形 狀主要是為了便于運送。

4、金瓜貢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從 100克到數百斤均 有。

5、千兩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緊壓條型,每條茶條重量都比較 重(最小的條茶都有 100斤左右) ,故名:千兩茶

6、散茶:制茶過程中未經過緊壓成型,茶葉狀為散條型的普洱 茶為散茶, 分為用整張茶葉制成的索條粗壯肥大的葉片茶, 也有用芽 尖部分制成的細小條狀的芽尖茶。

7、普洱茶的中級,上級品大都以沱茶及餅茶居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依產地山頭分類——臨滄、普洱、西雙版納

普洱古茶山以瀾滄江為界劃分為江內 (即瀾滄江以東) 古六大茶 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即現在通常說的“易武 茶產地” ;江外(即瀾滄江以西)新六大茶山:南糯、南嶠、勐宋、 景邁、布朗、巴達。

古六大茶山現今還有不同說法:攸樂、 革登、 倚邦、 莽枝、 蠻磚、 漫撒是歷史上所稱的“六大茶山” ,現在改為:易武、攸樂、革登、 倚邦、 蠻磚、 漫撒。 原因是道光年間 (1821— 1850) 隨著蠻枝、 架布、 熠空等茶山的逐漸衰退,易武茶山崛起,遂取而代之。

臨滄區:

(1)、勐庫:云南省臨滄雙江地區。云南大葉種野生茶。特有勐 庫種。勐庫古樹茶還有一大特點:持嫩性強, 芽葉肥壯重實。一芽四 葉還很柔嫩,不象某些良種茶一芽二葉就顯老相(硬葉硬梗) 。茶質 肥厚度大, 香型特殊、 勁揚,不如六大茶山茶區湯質滑柔,舌面甘韻 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稍高。

(2)、冰島:冰島(當地人也稱“丙島” )冰島村距離勐庫鎮約四 十公里,是雙江縣著名的古代產茶村,以盛產冰島大葉種茶而聞名, 是該縣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樹的地方之一。 冰島茶種是著名的勐庫大葉 種的主要組成部分, 冰島村是勐庫茶種的主要發源地。 勐庫大葉喬木 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葉背隆起,葉脈明顯。毛茶外 形粗老,黑條白芽。春茶湯色金黃透亮,香氣柔和,掛杯持久而不事 張揚,以花果香為主。生津快速,口腔內回甘部位較深。十分耐泡。 (3)、昔歸:臨滄邦東鄉邦東村芒綠山 (忙麓山) 。 湯色明亮清澈、 香高氣揚、滋味微澀甘甜,喉韻沉香鮮爽、茶氣醇厚、回甘生津。茶 氣強烈卻又湯感柔順, 水路細膩并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 且口腔 留香持久。此茶年產量極低, 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極 少有售,彌足珍貴。

(4)、忙肺:云南省永德縣,永德縣市世界茶樹的發源地之一, 至今還生長著中華木蘭以及大面積的野生型、 過渡型、 栽培型的古樹 茶, 除名氣外不輸任何名山茶。 難怪多年來一直受臺灣普洱茶人重視。 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葉群體種的百年古樹茶為原料, 湯色清澈明亮,滋味厚重,刺激性強,香氣馥郁高揚,口感飽滿協調,甘醇順滑 帶微澀、舌底生津明顯,喉韻甘潤持久。

(5)、壩糯:勐庫古茶山以冰島為界分東、西半山,所產之茶各 具特色。 壩糯大寨是勐庫東半山茶的代表, 也是現存古茶樹最多的寨 子。品茗云南大葉種野生茶。此茶湯質充滿陽剛之氣,高香、勁揚、 味剛,口感豐富飽滿,甘甜質厚,茶氣強而有力,氣足韻長。不輸易 武正山。

(6)、勐庫大雪山:大雪山野生古茶樹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發 現的海拔最高、 密度最大的大葉茶種群落。 生長群落地處雙江縣大雪 山中部, 海拔高度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 此茶采摘極難、產 量極低,彌足珍貴。該茶屬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葉質肥厚寬大, 香型特殊、野香中帶蘭香,勁揚質厚,微苦回甘轉甜,沉雄霸道。舌 面甘韻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強。

(7)、懂過:懂過茶山位于勐庫茶山的西半山,海拔一千七百五 十米森林覆蓋指數高,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懂過的古樹茶葉形略小, 是否有勐庫大雪山野生茶變種而成, 有待考證。 屬云南大葉種野生茶。 此茶香高味濃, 苦底較重, 回甘快而持久, 甘甜協調不若冰島、 壩糯, 而質量氣強則過之。在勐庫大葉茶中,風格自成一派。

(8)、白鶯山:位于臨滄云縣漫灣鎮大丙山(主峰海拔 2834米) 中部, 隔江與無量山相望, 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樹群落, 位于海拔 1800米至 2300米之間,南北縱距 6000米,東西橫距 1.6千米,目前仍保 留自生, 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樹 180多萬株, 分布在 12400面山地和村落。 白鶯山古茶樹種類多樣,變異繁多,不僅是茶樹種質資源的 寶庫, 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樹成為栽培作物的不同階段, 是茶的起源的 歷史見證,是開展茶樹起源與演化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9)、鳳慶香 竹箐:專家考證,香竹箐 1號大茶樹有明顯的人工栽培的跡象, 位于 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香竹箐, 是世界上現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 茶樹,有專家推測樹齡超過 3200多年。

(10)、永德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分布于永德大 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總面積 10.05萬畝,平 均樹高 5米左右, 樹干基圍最大的一棵達 215厘米, 樹干最高的一棵 達 25米。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普洱(原思茅) :

(1)、景邁:瀾滄縣惠民鄉,惠民鄉與勐海縣勐滿鄉相鄰。現存 有千年萬畝古茶園,芒景(布朗族寨)和景邁(傣族寨)是云南所有 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的, 十分壯觀。 主要分布在景邁、 芒景、 芒洪、 翁居、翁洼等村寨。古茶園為布朗族所種,居住已有 1300多年。老 茶樹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腳, 成為茶區另一特色產品。 景邁 茶茶菁顏色青綠,條索較短, 以輕發酵甜香著稱之茶區, 上顎中后段 的清甜略帶花香為其特色,與舌面中段甘韻表現佳,湯質滑、較薄。 入口即甜, 杯底留香, 回甘快且持久。 與勐海茶的苦底相比,景邁茶 屬澀底茶,景邁古樹茶入口澀味化的很快, 回甘也很快, 臺地茶入口 澀感掛在舌面 , 久久不能化去回甘也很慢,苦味有但不強,是澀味較 為明顯;春茶有十分明顯的花香蘭香 , 秋茶卻蜜香濃郁。

(2)、景谷:古稱“勐臥”,意為“有鹽井之地”景谷縣,地處無量山脈西南側,歷史悠久,是唯一發現茶樹起源始祖寬葉木蘭化石的地方,至今約3540萬年。全縣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園3萬畝,野生茶群落面積6.2萬畝,主要分布在正興鎮黃草壩、通達,益智鄉曼竜、蘇家山,鳳山鄉順南光山,景谷鄉文山、文東等地,其中又以景谷鄉(小景谷)古茶園面積為最多,品質也列于前茅。小景谷各村基本都有古茶園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氣最大的是苦竹山(也叫金竹山千家寨)和文山頂兩處古茶園片區。景谷茶的芽、葉肥厚壯實,均有白豪覆蓋,泡之湯色略顯黃綠、清亮透明、清香持久、飲之生津、回甘持久、回味悠長。只是湯味顯薄,不耐泡。

(3)、困鹿山:寧洱縣鳳陽鄉,地處無量山系南段。困鹿山古茶園在清代曾是清宮貢茶的指定生產地,故又稱“困鹿山皇家古茶園”。困鹿山古茶樹群落地跨鳳陽、把邊兩鄉,總面積1萬畝,其中鳳陽鄉寬宏村的困鹿山境內有1939畝,屬半栽培型茶樹群落與闊葉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是目前寧洱縣境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茶樹群落。著名影星張國立出資認養了三號古茶樹。困鹿山古茶園有兩大特點。一是與村寨共生,構成茶樹在村中,村在茶園中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園野生古茶林相連。困鹿山喬木茶的特點是:條索好,顯毫,一年的茶湯色黃綠,香不強但持久,有蒼老強勁的感覺,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澀不強,能化生津,湯飽滿,缺山野氣韻。

(4)、鎮沅千家寨:千家寨茶山位于鎮沅縣九甲鄉和平村原始森林,屬哀牢山系,野生茶樹群落萬余畝,集中連片的4200畝。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號古茶樹,系目前發現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樹。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茶青揉不成條是其早年特色。上顎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質較淡薄

(5)、景東:“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姜、椒、桂和烹而飲之”,這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見諸于史籍最早最確切最可靠的記載。唐南詔國銀生城所在地即現在的景東,銀生府管轄范圍即當今普洱、版納、臨滄等普洱茶產地。普洱茶已名揚天下,景東無量山、哀牢山是茶起源的搖籃,是普洱茶的古老故鄉,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之一。目前所謂下關茶區為晚期順寧及景谷茶區,也就是現今思茅區域、保山與臨滄區域北部,涵蓋保山、昌寧、云縣、景東、景谷、墨江、鎮沅、思茅等縣市。(即無量山、哀牢山區域的普洱茶區,該茶區屬普洱茶的邊緣茶區,后續另作專題版塊,本篇不再祥述)此茶區的配合點為高緯度與高海拔,氣溫低、雨量較少,質重、水甜柔、香氣較沉、帶微苦、微酸,是此茶區荼菁的特色

圖片發自簡書App

(6)、邦崴:位于讕滄富東鄉邦崴村。屬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樹齡在1000余年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發現,徹底改變了茶葉原產地的傳統學說,改寫了人類種茶的歷史。邦崴茶條索不長,葉質厚,內質飽滿,口感刺激性強而集中,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偏苦為其特色,時有輕發酵香甜味,香型層次明顯。

(7)、江城:三江環繞,故名“江城”。江城縣,與越南、老撾國境相連歷史上,江城茶葉生產經過了一個萌芽、興盛、衰落又到發展的過程。以牛洛河茶廠等為龍頭,現代茶園面積達到12.8萬畝(未含大樹茶),出口歐洲,暢銷國內。大葉種野生野放茶特色:因氣候地理條件,江城野生茶菁一般較為香柔甜滑,然口感偏淡,類似近年易武茶。這也是近年易武野生茶時有以江城茶及勐宋茶拼配的主因。

(8)、佛殿山:位于西盟縣,西盟縣境內存活有古茶樹共五大群落總面積2.85萬畝,佛殿山野生古茶樹群落最大有9000畝。佛殿山擁有野生古生物茶樹群落19.5平方公里(28500)畝,自古以來被譽為普洱府的八大茶山之一。該地茶具有回甘持久,經久耐泡的特點。

(9)、營盤山:位于思茅區城區東南郊十余公里。營盤山萬畝有機茶園2.4萬畝,被建設成為觀光旅游的“中華普洱茶博覽苑”。營盤山茶園是云南省內最大的連片萬畝生態茶園,總面積達二萬畝。

(10)、板山:位于寧洱縣勐先鄉原始林帶。清代較早的貢茶產地,在板山金竹林箐、茶山箐及白草地一帶發現大量栽培型茶樹群落。屬茶園小喬木,茶特點是:苦澀易化,生津快。

(11)、秧塔:云南景谷秧塔大白茶種植歷史始于清道光二十年,在清代制成【白龍須貢茶】(把把茶的前身)向朝廷納貢、首創“二度漿”(分兩次輕揉捻)的做工方式,以減低大葉種茶的苦澀度。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名聲遠揚乃茶中佳品。云南大葉種茶,芽葉披滿茸毛,成茶肥碩重實,白毫顯露、條索白、獨有橄欖清香回甘,茶湯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

(12)、景谷苦竹山:位于云南省景谷鄉(小景谷)。小景谷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產地之一。現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樹群落絕大多數直徑有碗口粗細,樹齡約200年以上。云南大葉種茶。此茶香高揚、水甜柔,甘醇順滑回甘綿長與易武茶品相近。

(13)、馬鄧茶山:鎮沅縣者東鄉馬鄧村位于哀牢山西坡,海拔1780米,馬鄧先民種茶歷史悠久,史料記載已有800多年。現存栽培型古茶樹約有500多畝,均為喬木型古茶樹,當地農民歷來都在采摘利用馬鄧茶,歷史上馬鄧茶是用馬鄧特有的古茶樹品種的原料加工曬青茶,是鎮沅的歷史名茶,云南大葉種茶。茶葉質量順滑,香型獨特,帶野生茶的甜香,上顎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后段與兩頰甘韻明顯。喉韻甘潤綿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西雙版納:

(1)、古六大茶山:

⑴革登山:屬喬木中小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呈淡清香,湯色深桔黃。

⑵莽枝山:屬喬木中小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較淡,湯色深桔黃。現今已沒落,茶山圖片難尋。

⑶倚邦山:屬喬木小葉種,回甘快、生津較好,香氣幽香如瀾,湯色深桔黃。歷史上著名的清宮貢茶多出自此山。

⑷蠻磚山: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好,香氣呈梅子香,湯色深黃。在歷史上有喝蠻磚看倚邦一說。

⑸曼撒山(易武山):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香氣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著一股幽瀾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強烈生津好,易武正山歷史上就是聞名中外的茶山。

⑹悠樂山:屬喬木大葉種,苦澀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氣一般,湯色淡桔黃。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產茶量已漸少,產茶重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圖片發自簡書App

(2)、新六大茶山:

⑴南糯山: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回甘、生津好,湯色桔黃、透亮。透著蜜香、瀾香,谷花茶淡香如荷。歷史上是聞名遐邇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著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樹。

⑵布朗山: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獨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⑶巴達山:屬喬木大葉種,這里生長著成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賀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長著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樹。此山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

⑷南嶠(勐遮)茶山: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湯色深桔黃,香氣一般,茶葉等級低。

⑸勐宋茶山(勐海區域):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

⑹惠明景邁山:屬喬木大葉種,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里,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苦澀重、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這里的喬木茶樹上還生長著一種寄生物俗稱“螃蟹腳”,可消炎怯痰、對治療胃病和糖尿病較有效。(說明:景邁茶山屬普洱區,因劃歸新六大茶山,故排在版納區內)

喜歡生活,熱愛生活!喜歡品香茗 ! 熱愛茶知識 ! 宏揚茶文化 ! 品天下香茗。交四海朋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460評論 6 538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6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46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6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8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82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1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9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4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9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91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6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4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90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26評論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53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