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每日記錄

20170531 寫實驗室采購方案

平靜,腦子靈活,不停換思路和搜索方式;
出現了比預期更難、耗時更久的情況;
心理建設
能做這么多不錯啦,比以前好太多;
中程出的問題,重點關注下這段。

20170601 寫預算

臨時出的活,短時間要完成;心理排斥,要花大把時間。
解決方法
把目標盡可能細化,建立初級、中級、高級目標,先實現個小目標;
扣耳機,給自己營造個無負擔環境;
問題描述

  • 先做不重要的事 重要而緊急的事擺著,不去做,先做零散不重要的事,如收拾電腦、整理手機、查快遞、其它清單上不重要的事,以為不會占用多久,實際一耽誤就是一上午。
    小事有串連性,看新聞,點開一個網頁,下個網頁就在眼前,立馬就被吸引走。
    如何避免一開始做不重要的事;
  • 中途意識到時,如何把自己拽出來。
  • 內心絕望 覺得事情還剩下好多,自己肯定完不成。
20170602 改預算

沒大拖延,有這么近的deadline在,還有大boss監工
能看到自己的拖延,既然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一月兩月能改的事,那就看著自己拖延吧,提前心里有一個預期,把時間盡可能安排的更長,熬夜也可以算進去。

心得體會

  • 當有人看著的時候,我做事特別用心。
  • 問題能不能解決,有沒有思路,并不都是一開始就會有的;做的過程中可能有好想法,或者折衷的辦法。
  • 有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心里反而不緊張。越有底,越不慌。
  • 任務細分很管用 把任務做得盡可能小,肯定能做到,這招很管用。細節可以再調整得更好。

問題描述
事情沒完成的時候,不想跟人說話,不想做別的事
可以歸結為不自信,覺得沒完成時,自己不一定能完成,因此不敢放松,也就無精力做其它事。
再往前走,次數多了,心里有底氣了,就可以談笑風生了。

20170607 回家第一天,細節小事

今天中午到家的,拖延偉業還要做。
-每天都寫這個,不管好或壞,長或短,有意義或無意義,堅持看書思考實踐。
-書每天看一節,定個小目標,書每天都看,一節起步,有體會就好,不
貪多,慢慢養成習慣。

20170608 騎自行車回來

下午去南陽,騎自行車回來;走錯路,不敢休息,很累;內心反抗。
-遇事內心的反抗,讓自己無力處理 內心反抗重,“為毛會走這種路,高德好坑” 讓自己心思不在趕路和合理分配體力,以及更好的應對手機沒電。后半程,路越來越熟悉,太累只能想趕路的事時,反而狀態更好,只是體力前半程消耗過多,無法加速了。
-累的無力多想時,狀態反而好 不多想,只專注于要做的事。專注力,還需再練習。
-太累過后,會引起反彈 晚上回來,只想趴著玩手機,什么都不想干,輕輕松松回原先的路。
-起步不超過5分鐘原則 事情劃分后,第一步不超過5分鐘,很有用;否則弄成整體,一下就會被嚇到,進而排斥反抗,啥啥都不想做。

20170609 心到手到

總會有拽自己的力量,小事心到手到 不知什么力量,是不好意思?說不清楚,日常小事,想到哪兒做不到哪兒。嘗試著改變,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其它不管。

20170611 允許拖延

拖延的事,不是一天能解決的,嘗試過程中,允許不完美,允許不完滿。這個過程,有所得有所悟就好。
拖延帶來的焦慮,小事放自己一馬 在小事上,目標和時間規劃是有問題的。現在,幾分鐘做某件事本身,也是目標。實際上,只要做完就成,甚至,不做完也成。放自己一馬,當自己努力時,允許有松散的時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