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同事阿雅家里鬧翻天了。
一大早阿雅就頂著哭花妝的臉到辦公室,大家湊過去問緣由。阿雅是個爽直的人,在辦公室就把事情的原本告訴大家了。
阿雅老公是外地人,單位不錯,人也長得有特點,夫妻二人雖談不上舉案齊眉,卻也能相安無事,家里大事小事夫妻都有商有量的,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前不久阿雅生了個大胖小子,阿雅的婆婆來照顧她的月子,婆媳之間的矛盾就出來了。
阿雅在月子里要吃清淡的,婆婆偏把菜做得重油重辣。
阿雅要喝雞湯,婆婆又做紅燒雞塊,還說燉了湯的雞不好吃,倒了又可惜。
好吧,這些都忍了。
不能忍得是,阿雅叫老公幫忙洗一下自己的衣服,婆婆一百個不同意,好呀,你當好媽媽,你幫忙洗唄,她又說自己洗衣粉過敏。
阿雅說:自從婆婆來了以后,她們家就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更可氣的是:老公母子倆結成了統一戰線,把阿雅當成了外人了。好好地日子硬是被婆婆攪得雞飛狗跳的。婆媳三觀不和呀。
高爾基說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而阿雅的婆婆只能讓兒子變成未斷奶的軟腳蝦。
真正聰明的婆婆會協調大家庭的關系,會做“和事佬”,當兒子和媳婦發生矛盾時應懂得照顧媳婦的感情。疼兒媳才是疼兒子的最高境界。
事實上,大多數婆婆把兒媳當成敵人,撬走她兒子心的敵人。
這是中國式婆婆的心理模式很奇怪,見不得兒子媳婦好,這個問題也是心理學家一直致力于攻克解決并探究的心理學難題,為啥就是有一些人看不得別人高興呢,尤其,看不得自己兒子和另外一個女人的幸福呢,難道婆婆們想不明白,她也是這個家里的女主人?
02
跟媽相處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直言不諱無需拐彎抹角。和婆婆行嗎。說話要過腦子,做事要看顏色,當然,遇到一個好一些的婆婆,可能真的會類似于和親媽相處,不過,趕上一個“事兒媽”,這輩子就有了熬了。
《歡樂頌》里五美就有三美遇到難纏的婆婆。
應勤的媽媽嫌棄小邱配不上她兒子,初次見面就橫挑鼻子豎挑眼,待到兒子應勤硬要娶小邱時,雙方家長見面商談婚禮事宜,應勤媽壓根就沒給小邱家好心情。盡管兩人經歷波折最后終于修成正果,想想攤上一個這樣的婆婆,小邱的未來恐怕要上演婆媳過招三十六計了。
再說安迪,有顏有錢,堪稱美女中的極品,嘻皮雅士包奕凡死纏爛打終于贏得美人歸。這邊剛搞定安迪,那邊包太太又不閑著,婆媳關系還未確立,包太太就對安迪各種懷疑,各種調查,有一回還直接沖到安迪接待貴賓的宴席上鬧,最后差點鬧得安迪和小包總二人分道揚鑣。
好在包奕凡雙商極高,最后合理的處理了他兩個生命中最重要女人的關系。安迪幸運,遇上了包奕凡。如果換成其他未斷奶的男子,那還不得唯母命是從啊。
樊勝美就沒那么幸運了,長得美在王柏川媽媽的心里是狐貍精的標志,和王柏川談戀愛是像圖王柏川的錢財,還未見面就警告樊勝美識趣點離開他兒子。這種婆婆在電視劇里經常出現,在實際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有些婆婆在和兒媳產生矛盾的時候,都有意無意向兒子暗示這樣一種思想,擺明了就是老媽和媳婦任你選一個,這時候的兒子,除非大逆不道,誰敢大著膽子選媳婦。但是,這種思想是最自私,最卑鄙的,同是女人,作為兒媳的一方,在婆婆眼里,有時像抹布一般被挑來選去,還以“可以再找一個比你好的”為要挾,實在令人氣憤。
03
有人說,你如果把婆婆當成媽,你就輸了。
婆婆就是婆婆,你如果愛你的丈夫就尊敬她,畢竟她是長輩,但作為兒媳,是不能在婆婆面前隨心所欲的。
我的閨蜜戀兒很喜歡穿衣打扮,每次逛街回來,婆婆就會關心她所買衣服的價錢,戀兒很聰明,總是“乖巧”地將衣服的價錢縮到原價的十分之一。講真,戀兒也是孝順媳婦,每次自己逛完街回來總不忘給婆婆捎點東西回來。好在她婆婆沒什么文化,一句話就糊弄過去了。
但她婆婆也有精明的時候,有一次戀兒買了一套三千多的護膚品,婆婆又問價錢,戀兒說去了幾百塊子錢。于是戀兒婆婆把護膚品難道化妝品店去問,知道價錢后找戀兒大吵了一架,害得戀兒以后每次買東西都偷偷藏在我家,等她婆婆出去后才敢拿回家。攤上這種摳門的婆婆,戀兒開玩笑說生無可戀了。
兒媳終究是外人,你大手大腳消費,在婆婆眼里就是敗她兒子的家。
媳婦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果不是因為一個男人,她不可能對陌生的難伺候的婆婆低眉順眼,所以,同一個家庭里的女人,如果婆婆已經在先天優勢上控制住了一個年輕的女人,那么在金錢方面,對媳婦和兒子都寬容一點吧,那是他們的,可能也是你的——他們孝敬的,如果除了孝敬之外的,那是他們的,不要老盯著她的口袋,和做婆婆的你無關的,真的。
04
婆婆雖然是丈夫的媽,但和兒媳的關系從來就沒有完全融洽的,自古以來婆媳為天敵,因為這是兩個女人在搶同一個男人的愛,以至于為了展示自己在這個男人心中的位置,婆媳往往會存在許多問題。
據一項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兒媳稱她們的婆婆“溺愛兒子,常常吃醋”,另有相同比例的婆婆則抱怨由于兒媳的出現,她們被冷落了。婆婆與媳婦同樣愛著一個男人,一個是兒子,一個是丈夫,于是必然出現爭奪男人的局面,彼此都感受到“愛”的競爭與威脅,一個怕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一個認為是自己最親密的人,理所當然應該愛自己多一些,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婆婆與媳婦暗地里玩起爭風吃醋的游戲,矛盾就總也不斷。
其實“母愛”和“情愛”原本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愛,但作為同是女人的妻子和母親,卻往往混淆這個問題。對她們而言,這種沖突并不是愛的本質的類別差異,而是“愛的對象”被掠奪的問題,這才會產生“妻子和母親同時掉進河里,是先救哪個?的千古無解難題。
再者,婆媳二人出生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認知自然不同,特別是對于婚姻家庭的一些觀念有時有著根本性的沖突,比如有的婆婆在娶了媳婦以后,認為在家中的地位已躍了一級,從此以后家中的苦差事應有人代勞,而家中的大小事也應理所當然的由長輩說了算。但作為現代女性的媳婦來說,心中根本沒有所謂“權威”思想。兩個不同時代、不同生活方式和觀念而相互并不了解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婆媳問題也就難免會產生。
兩代人代溝問題。婆媳之間由于天然的差別,始終存在代溝問題。雙方不是出生在同一年代,對任何事物的看法不同,做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很難達成一致的共識。婆婆與媳婦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有著天然的沖突,處理不好就必然矛盾重重,加之婆婆畢竟不是媳婦的媽,很多媳婦想說的話未必敢說,比方說帶寶寶的問題,媽媽做的不對,媳婦說幾句,甚至是呻幾句罵幾句,做媽媽的可能都不介意;但若婆婆做得不對,媳婦不能說,不能罵,也不能呻,因為隨便是哪種導火線,都會擦出火花;同樣,媳婦不是婆婆的女兒,婆婆有什么知心的話,也不可能對媳婦說,畢竟是嫁過來的,是因為兒子的關系,婆媳才有了一定的關系,難于做到推心置腹嗎?如此婆媳實難相處。
為了家的和諧,婆婆們還兒子媳婦一片獨立的天空,媳婦也要明白:婆婆再難講話,請盡量用你的善良和人格魅力來征服她。家事別論理,記住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