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時候我問自己親情是什么?卻始終沒有答案。
有人說親情是剪不斷的關系,從你帶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上開始,他便成了你債主,你為他付出幾十年,幾十年后的將來也不一定能從他的身上收到相應的回報,但你仍無悔的付出,這便是親情。
“親情”是兩個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漢字,長大后的我們或許到為人父母的那一刻才會有答案吧,那就讓時間解釋這一切吧。
多少次說愛你的對象不是養(yǎng)大自己的爸媽,而是談了半年戀愛的小女友、小男友,從嘴里說出那句“我愛你”、“想你了”變得竟如此乏味,卻從未說出口。
試問我們說過幾次類似的話呢?事實是,有人可能兩三個月都來不及打一通電話吧。
02
最近有些想家了,總想著明天放假了能輕松的拎著行李回家。
想念那一兩句的嘮叨,那一兩口美味的飯菜,想再體味兒時依偎在媽媽的腿上,她幫我扇扇子的涼爽與感觸。如此簡單的事情自從長大以后,就變得不那么容易了。而立之年的我們,這一代80后距家越來越遠了,有時遠的或許兩年三年都回不了一趟家,哪怕是春節(jié),有的最多也只能一年一次,那種兒時的涼爽與感觸又能記起多少呢?
雖然至今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依舊堅持著每周或者更長的時間給家里打電話嘮嗑的習慣,雖然電話那頭說著我們熟悉的家里話,嘮叨些微乎其微的小事情,我們一直報喜不報憂、應和著電話那頭的嘮叨。
今年有沒有找對象啊?工作還順利嗎?有沒有按時吃飯?晚上十點前記得睡覺,別熬夜;網(wǎng)上買的衣服已經(jīng)收到了,很合身,以后別再買了;你爸的身體沒事了……等等。
而最好的回應是聽著,安靜的聽著就好。盡量把時間留給家里人,留給手把手把我養(yǎng)大的媽媽,讓她多說一些,我少說一些。因為這樣,我可以更多的聽她的聲音。
十一月份的天氣越發(fā)冷了,趁久違的好天氣去海邊散散步,的確,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的藍,風聲映襯著海浪格外的活波。一個人坐在岸邊的草坪上,望著遠處陽光下嬉戲的孩子們,宛然勾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
曾經(jīng),我也是這樣天真的玩耍,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太天真了,我用泥巴捏小人、房子,覺得泥巴能實現(xiàn)一切的望,如若放到現(xiàn)在,我還能那樣天真的玩耍嗎?
坐在草坪上,看著嬉戲的孩子們跑來跑去,而我卻忘卻了十一月的寒冷陷入了沉思。我在想:今天他們在父母的陪伴下盡情的玩耍,數(shù)年后,他們是否也能像今天一般,陪伴他們的爸媽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或許你會說,時間呢,就像一首歌“時間都去哪了,我也好好......”長大后的我們都需要為小家,為夢想去奮斗、去找拼,社會是現(xiàn)實的,只有努力我們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養(yǎng)家。的確,離家的我們除了短暫的回家外做什么都變得無能為力,和童年時爸媽陪伴我們的時間來比,真是少的可憐。
有時我們也只能這樣,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假期到來卻又讓它白白流逝,無能力力,因為有時我們距離太遠了。離家的孩子哪有不想家的呢?常回家看看。
03
想起一個簡單卻溫情的故事,看過之后卻又莫名感傷。
老人年齡大了,坐在院子里乘涼,來了一頭牛。老人就問兒子,這是什么?兒子說:爸爸,這是牛。話音剛落,老人又問:兒子,這是什么?兒子說:爸爸,牛。過了一會,老人又問:兒子,這是什么呢?兒子說:爸,牛。僅僅用了二字回答,老人又問:兒子,你快給我說說這是什么?兒子說:給你說了,這是牛。
說到這里,我們都以為老人總算明白了吧,沒想到,老人又問:兒子,這倒底是什么?兒子說:你怎么這么笨,牛,懂了吧。這一次兒子回答多了些,但卻讓我覺得......有些......
故事到這里,你有什么感想呢?當我們呱呱墜地時,呀呀學語時,爸媽是如何教我們的,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恨不得把他們的所有都掏出來。而長大后的我們,又對他們做了什么呢 ?
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但終不能忘記”大家“,忘記那位在我們還沒有回家,就等在門口給我們開門的爸媽。
天氣暖洋洋的,陽光投射到草坪上,折射出一道道幻動的剪影。
不遠處的海面變得平靜了些,數(shù)只船兒飄在海面上,因為有海水的力量,它們得以停歇,這何嘗不是兒時爸媽對我們所做的呢,像海一樣。
孩子們依舊在嬉戲,很開心。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很久沒有“玩耍”的我也去踩了踩那片草地,回味兒時沒有嘗過的趣味。
手機響起了“時間都去哪了”這首歌,我掏出手機,接通了媽媽打來的電話,我發(fā)現(xiàn)我一個月沒有給她打電話了……
”我想你了,想家”,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END
小七啊東
服裝設計的小作者
自稱Seven,擅長描寫細微的小情節(jié),鼓搗平淡的心情文
用他的話說,他在陪你一起讀青春,所以就關注吧